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救生装备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日军是以藐视人命而著称,这种藐视不论敌我,所以日本飞行员在失事后的生还率也远低于盟军。不过和航空技术发展水平同步,日本人还是为飞行人员配备了一定的救生装备,本文将对此作一简单介绍。

日本海军的早期航空装备是由外国引入,没有独立进行改进和调整的能力,因此迟至上世纪20年代中期日本海军才开始对飞行事故中的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研究对应的改进措施。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其各类救生用品均为本国生产。

然而“救生”一词即意味着有被俘可能,这与日本社会和军队僵硬的俘虏观念冲突,其结果就是这些技术水平本来就略显落后的救生装备在需要的时候甚至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不但损失了人命还白白浪费了人工和资材。

在日本海军飞机装备中并无救生装备一类,日本研究者在与保安装置和坐席装置中找出与发挥机体性能无关,但可确保乘员生命安全的部分进行了概要分类。

1、防撞击措施

根据军医统计资料,从1913年到1925年之间,霞浦和横须贺海军航空队发生的航空事故中,约45%的负伤者是头部和面部受伤,而头、面部受伤死亡者又占事故死亡总数的58%。起因是发生事故时,乘员因惯性撞击仪表板、横档、座舱边缘等处。

解决建议是在驾驶员头部正面的设备不要突出仪表板,可能撞击的单独设备、构件和座舱边缘等处用皮革等软质材料包裹。但这个建议最终没有被采纳,新型飞机主要通过扩大座舱尺寸以留出一定缓冲空间来解决。

20年代还制造了一种防撞击的飞行帽,在前额和中脊设置防撞条。这种防撞帽产量当时只占总量的十分之一,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早已不见使用。

20年代中期戴防撞帽的日本海军飞行员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随着零式战斗机服役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老式飞机采用的望远式瞄准具,目镜部分可以不凸出仪表板,而新式的反射式瞄准具,则一定会凸出仪表板。虽然上面设置了缓冲垫,但猛撞上去还是会死人的,因此要求零式战斗机驾驶员在迫降时要把双腿收起,脚蹬在仪表板上。二战中期以后,反射式瞄准具开始普遍装备日本海、陆军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攻击机,这种方法可能也随之推广。

零式战斗机仪表板上凸出的瞄准具和机枪

2、安全带

座椅上的安全带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约束人体防止撞击,第二是防止人直接掉出飞机。三座以上的飞机,包括水上飞机、陆攻机和鱼雷攻击机,座椅上都只有固定腰部的腰带。而中级教练机和战斗机由于特技飞行需要,除腰带外还配备了肩带,主要是防止机动中身体前倾无法向后拉杆。双座俯冲轰炸机同样需要急剧机动,因此驾驶员座椅配备了腰带和肩带,后座只配腰带(老枪注:日本防卫省防务研究所的说法是整个太平洋战争中多座机安全带配置都没有出现变化,但在天山舰载攻击机实机照片上发现座椅有肩带,不知道是记录有误还是部队自行改装)。

零式战斗机座椅

天山攻击机座椅

在双座机和多座机飞行中会出现乘员解开安全带作业的情况,比如九七式舰攻和九九式舰爆的后座电信员,在使用机枪时必须收起座椅以留出操作空间,此时当然无法使用安全带。解决办法是利用八九式降落伞的系带,不连接伞包,而是挂在机内金属固定件上,称为机上作业带。

最初设计的九〇式安全带包括Y字形的二型肩带和一型腰带,通过金属连接件扣合。三十年代中期发生过几起典型事故,1933年3月,大村基地的九〇式舰战,在特技飞行中直接坠落。调查发现安全带长期使用后软化,从扣件中滑出,驾驶员身体因重力前倾,无法拉回操纵杆。1935年1月则是九〇式舰战在龙骧号航母上练习触地——复飞时,驾驶员为准备起飞失败海上迫降,解脱安全带时双手离杆,飞机机首急剧向上失速坠毁。因此1935年开发了三型和四型安全带,结构与老型号相同,但改进了扣件,单手即可调整长度或者解脱。

然而就在当年9月,龙骧号上的一架九〇式舰战在水上迫降。机体由于浮囊及时打开还能漂浮,但把驾驶舱扣在下面。驾驶员试图解脱肩带时,因为整个人倒吊在安全带上,金属扣件受力锁死,不得不从椅背上拆连接件。等他拆完肩带,来不及拆腰带就溺死了。一月后大村基地的同型机在飞行中起火,驾驶员在倒飞状态下同样无法解脱安全带,最终冒险迫降。地面测试也发现,快速解脱扣件在正常情况下很好用,但受力过大时会锁死,非常不利于紧急状况下逃生。但是航空本部技术部认为三型和四型安全带已趋完美,没有改进的必要。相对应基层部队则出现了新式安全带还不如老式安全带保险的说法。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飞机的安全带及使用方法一直沿用。零式战斗机驾驶员在训练中会系紧安全带,但在实战中为了时刻观察后方,肩带和腰带都是放松的,人斜坐在座位上操纵,着陆时会重新上紧。而类似J2M雷电式局地战斗机,由于起降时前方视野不好,一旦着陆会立刻松开安全带调整姿势观察。因此在安全让位于作战需要的情况下,能单手调整的三型和四型安全带确实是正确的选择。

J2M因为前方视野差需要调整姿态观察

3、降落伞

说起来最容易被人想到的航空救生装备就是降落伞,但是日军空勤人员的降落伞也最为无用,这倒不是说它技术上无法实现救生目的,而是他们往往不使用这个东西。

在大正时代,日本海军只为气球和飞艇乘员配备了降落伞。直到1928年5月,藤仓工业才开始向海军提供八九式降落伞。恰好当年6月出现了两架十式舰载战斗机空中相撞,乘员因为没有降落伞而双双坠亡的事故,因此很快就开始装备背负式的八九式一型降落伞,其后是二型和三型。但要到1931年6月才在海军飞机中全面普及。

日本海军飞行人员常用的是二型和三型降落伞。二型伞一般供驾驶员使用,叠好的伞包放在座位上作为坐垫,驾驶员坐下后再用扣件将其连接到束带上;或者上机前将伞包挂在后腰上,坐下时伞包作为靠垫。太平洋战争中这两种情况都有。三型伞则是供一般乘员使用,上机时伞包拿在手里,放在座位旁边的收纳位上。

常见的零式机伞包放置位置

零式最后期型座椅伞包放置位置

三十年代发生了一些驾驶员随机坠毁,其他乘员跳伞生还的事故,很多海军驾驶员表示宁愿换用三型伞。调查发现老式机型因为座舱狭窄,无法将伞包放入座位,于是只能踩在脚下,结果发生事故时出现伞包和带子钩挂无法离机的情况。航空本部技术部认为这并非降落伞本身的问题,因此并未对此进行改良。

1937年后,新的九七式降落伞装备部队,驾驶员和其他乘员同样分别使用二型和三型。这种降落伞的开伞时间从八九式的3.5秒缩短到2.5秒,因此最低使用高度也从原来的300米降为200米。

九七式降落伞束带部分

日本海军飞机发生事故时驾驶员生还率低于其他乘员,这是因为驾驶员往往会犹豫一下是否还能挽救飞机,就此错过跳伞时机,而迫降的成功率并不高。而在实战中,空勤人员为避免跳伞被俘,往往整个机组都不带降落伞。一些军官甚至直接以命令的形式要求下属不得携带降落伞,飞机被打中就“自爆”(老枪注:珍珠港事件中,赤城号的航空队出发时就作了这个要求)。战争中后期形式对日本不利后,由于空勤人员补充困难,指挥系统开始要求尽量不要自爆。如果在敌我交战地区飞行,要求带上降落伞;而在本方基地附近迎战的战斗机,也要求带上降落伞。但类似于向冲绳出击这种任务,仍然是不带降落伞的。

4、救生衣

日本海军飞行人员所用的救生衣采用植物纤维浮体,套在飞行服外面。早期使用时有的乘员不系裆部系带,结果因落水后双肩无法用力,在手臂受伤或者疲惫的情况下背部浮体的浮力将脸部压入水中而溺死。救生衣的面料一直使用茶色,这在搜索中很不显眼,因此配备了小型反光镜用于联络。同时救生衣入水后会自动释放油类,可在水面形成明显的反光色带。

与降落伞不同,救生衣被明文要求在海上飞行时必须穿着,所以很多不带降落伞的乘员也是穿着救生衣出击的。这种救生衣在整个大战期间都没有什么变化。

1945年身着救生衣和九七式束带的神风队员

5、充气浮囊

充气浮囊安装在海军飞机的翼身结合部和机身后部,用橡胶布制成,在水上迫降时提供额外浮力,防止飞机立即沉没。这个装置一般和引擎附近灭火用的二氧化碳气瓶相连,由驾驶员在接触水面前打开开关充气。

从逻辑上看这套系统用于实战是有问题的,因为它和消防系统共用一套气源,战斗中迫降的飞机很可能已经启动过气瓶灭火,那么当然就没有多余的气体吹胀浮囊了。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的主要机种所用的浮囊已经有所进步,比如九七式舰载攻击机的浮囊就采用铝制管道连接,平时一直保持通风状态,驾驶员关闭座舱阀门后,浮囊即被迅速充满(老枪注:九七式的浮囊可能是和座舱通风系统连通的,开关在驾驶员左手操纵台上)。零式战斗机的浮囊充气原理与此相同,但其左右机翼设置了密封结构提供浮力代替浮囊,因此只需在机身设置一个浮囊。

九七式舰攻浮囊安装位置

迫降后借助浮囊漂浮的九七式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认为设置浮囊后机体不能快速沉没,有被敌方回收泄密的可能。在保密第一的考虑下,战争中定型的新机即不再设置浮囊。

6、救生筏与救生圈

日本海军航空兵所用的救生筏是三人或五人的充气橡皮艇,战争末期出现了单人的。救生筏上有风箱、桨、必要的消耗品和信号装置,有的还配备了气瓶,为了搜寻方便涂成红白两色。而救生圈是挂在脖子上的U型袋,可以用嘴吹起来。

U型救生圈实物,可见吹气管

日本官方目前也搞不清楚救生筏和救生圈从何时起开始装备,从1939年版的《航空教范 第一篇(前编)》中可以看出,当时已普遍装备了救生筏。1939年前生产的救生筏都是三人的,双座和三座机在后座后面存放一个,大型机则在机身中部存放两个。1939年后开始生产五人救生筏,和三人型混用。救生圈只能确定在开战前已经装备,但具体情况不详。

日本舰载战斗机没有装备救生筏。1942年《十七试舰战计划补足要求事项》中要求将“小型救生具置于驾驶席下”,似乎当时单人救生筏已接近实用。1944年版《飞行长主管基准兵器簿》中注明“甲战”和“乙战”各携带一个救生筏和一个救生圈,但直到当年年底的《试制紫电改使用说明书》目录中才出现了救生筏,并且标明是补遗。因此单人救生筏要到1945年1月后才开始在战斗机上装备,而这个阶段战场已逼近日本本土,战斗机海上飞行的时间大为减少,因此也没有发挥出多大作用。

单人救生筏

救生筏的使用

而零式战斗机自始至终没有装备救生筏,虽然最后一批六二型装备了可容纳救生筏的座椅,但最终只是用木板堵住作为普通座椅使用。

零式最后期型拟在椅背安装救生筏,但最终只放了木板


大概情况就是这样。日本研究者最后自己都感叹,救生问题的关键是思想上的,如果故障或者中弹之后的第一选项就是“自爆”,那么配备什么救生用品都是白搭。日本海军就这样很简单地将自己战前积累的熟练飞行员挥霍一空,到了后期他们只能动员未成年人进行神风攻击的时候,倒也完全不需要考虑救生问题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