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艺齐全:二战中的海军如何对付敌国战列舰
1906年,随着水面舰艇之间交火距离的不断扩大,一种划时代的战斗舰艇在英国下水。这艘战舰正是著名的'无畏号'。谁都不会否认这艘船的开创意义,世界上最初的'单一口径巨炮搭载战舰',配备单一口径的主炮,以其强大的远程火力让所有的旧式战列舰都显得过时。她开启近代战列舰的发展道路,也让海战迎接来'巨舰大炮'的时代。
然而,随着时光飞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列舰在新海战形态面前开始逐渐式微。巨舰大炮在海空一体的新模式里不再具有决定性的主导地位,作为曾经海面的支配者,其巨大的吨位和厚实的装甲依然能给后来居上者带来不少压力。那么在海战又一个新老交替的时代,要如何才能消灭这样一头即将消逝的巨兽呢?
鱼雷
航空鱼雷使仅仅几吨重的飞机 能对几万吨重的战列舰造成重大威胁
鱼雷是一种自带推进装置的水中兵器。抛开早期的雏形,世界上第一款具有实战意义的'白头'鱼雷在1886年问世。它的诞生意味着小型舰艇也能对大型军舰产生威胁。鱼雷能对战列舰的船体造成穿破孔,使海水灌入造成舰体倾斜甚至最终的倾覆。同时爆炸和海水的灌入还可能影响到机械锅炉,炮塔和弹药库等,如果命中舰尾则能使螺旋桨和操舵装置的损坏,这些损伤最终也会影响到战列舰的战斗能力和航行能力。
水雷
俄罗斯的塞瓦斯托波尔市请来炸弹专家们引爆二战
水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兵器,其和鱼雷类似,也是通过在水中引爆给对方舰艇造成杀伤。和鱼雷不同的是,水雷作为一种防御性武器,发挥作用的方式相对被动,技术含量和成本相对较低,往往可以大规模布设。当水雷成功引爆后,也能和鱼雷一样对战列舰造成进水,影响其航行能力和战斗能力。同时非接触爆炸引起的震动还能损坏机械装置和电力设备。
航空炸弹
1944年遭英国皇家空军轰炸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与在水下发动攻击的鱼雷、水雷不同,炸弹主要命中舰艇的水上部分。爆破炸弹可以破坏甲板以及甲板上的露天结构和设施,也可能引起火灾。如果命中附近的水面形成近失弹,则可能引起震动,使武器和技术设备损坏。穿甲炸弹则能破坏舰体多层甲板,并在其在内部爆炸。这样会破坏其防护结构和装甲,并造成进水,个别情况下甚至可能引爆弹药库。
炮弹
1941年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在追击俾斯麦号战列舰时遭反杀
炮弹和航空炸弹其实是爆炸物投送方式的区别,传统的炮战模式依然是战舰不小的威胁。由于战列舰具有强大防护力,一些对战列舰的炮战战例表明,虽然中小口径炮也能击伤舰艇上层建筑和设施甚至引发火灾,但是对其造成致命威胁仍然需要同等水平的大口径火炮。
什么样的手段效果最好?
1、单一攻击方式中鱼雷效果最好、多手段联合攻击效果更佳
虽然相比一战时期,战列舰已经强化了水下的防护,但鱼雷仍然是战列舰最大威胁。几条鱼雷命中同一舷可以增加破坏效果,加大损管工作的困难,使军舰快速失去战斗力,倾覆甚至沉没。炮弹和炸弹由于主要命中军舰的水上部分,本身击沉大吨位舰船一般需要较大的命中数量。但是如果配合鱼雷攻击一起使用,效果就会很好。先用炮弹或炸弹攻击上层建筑,武器和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削弱战列舰的战斗力,再给鱼雷使用机会扩大战果。这种联合攻击战果是最佳的。
一战中被水雷击沉的法国布维号战列舰
2、舰载机效果比水面舰艇好
从武器平台来说,各式飞机活动半径达数百公里甚至更远,来自天空的威胁已经是造成战列舰沉没和损伤的主要因素。传统的火炮虽然可靠性强、发射率高、储备量大,但是命中率低下。射击指挥装置和炮术即使取得相比之前的巨大发展,在几万米之外仍然个位数的命中率,可以说巨舰大炮主义已经到达极限。当战列舰这头巨兽引以为傲的利爪已经不再锋利,甚至不是自己的主要威胁的时候,其地位被急速发展的飞机技术和航母取代实际上是必然的趋势。
舰炮复杂的射击流程。二战时期,要击毁一艘大型战船往往要命中几十发炮弹,这在远距离命中率低下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发射1000-2000发炮弹,这通常已经超过了一艘船的弹药储备量,也是二次大战中大型军舰被炮弹击沉数量很少的原因。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