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师讲内经:我们是用3万6千个毛孔再加上两个孔,3万6千零两个,在呼吸

医经 今天

伤寒经方

让每个人都能读懂《伤寒杂病论》。

6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

第二节  治病法则-阴阳平衡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啰,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黄帝内经》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黄帝内经》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曰:阳胜则身热,媵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黄帝内经》

再来呢37页讲的是南方,这一节跟前面那一节也是非常多的地方是雷同的,雷同的,只是包括它的一些情志上面来说,比如说这个喜伤心呀,恐胜喜,这是人的情志嘛,情志上面的东西。

注意看38页,有些书上可以解释的,我们大家看书就可以了。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脾主口,口中的湿液津液就是脾脏在管,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这个就是月亮的月,发音是"月",月呢就是打嗝,嗝气,会产生哕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的这个人呢胃和脾里面本来就有陈寒,所谓陈寒就是很积年的,长久,本来就是胃,脾胃比较寒冷一点,当寒冷的这个寒呢再加上这个新的食物,你吃的东西,新的食物哈,那新的食物食谷类的东西进去,那胃,脾胃里面太冷了,没有办法消化。

这两个碰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这个念音呢念月,就会产生打嗝。

那你要知道原因的时候,一个是去新食,一个是要胃寒去掉。

去新食的时候,我们要很注意,很注意,那以后临床上我们在讲《伤寒金匮》的时候我会告诉你,我们怎么去,怎么去。

那你不能说去新食,我们用很强的药把它去掉,一去掉这个病人已经很危险了,因为中医认为说,为什么这里会提出来?中医认为说,脾呢是后天之本,是脾脏,那肾脏是先天之本,那如果说我们的后天之本丧失掉了以后,气,脾胃的气没了的时候,就会产生睡症。

这个内容跟刚刚差不多,诸位可以看一下,就可以了,看看书。

那第 40 页,要注意一下,第 40 页呢这个第一段的下方,第一行的下方,思胜恐,寒伤血,热本身如果太过热,会伤到气,太过寒呢会伤血。

燥能盛寒,咸伤血,甘胜咸,那在五脏里面呢,脾,肝是酸味,咸味,那这是中间呢是相克的,这个中间就是相克的味道,当有咸的时候,我们咸会过盛的时候,我们用甘味来制它,这是五味互相制衡的状态之下。

那比如说我们想吃,辛就是辣嘛,我们吃酸辣汤,那酸很多会伤到肝,所以我们把辣的放进去,要金来制木,就不会伤肝了,不会伤肝了,这个是,这是一个观念。

那我们中医呢《黄帝内经》里面一开始理论上面就是告诉我们,热呢本身伤气,寒呢伤血,我们伤寒家,经方家,都是在开很多的热药,那我们知道寒伤血,《黄帝内经》就告诉你寒伤血,那今天有个人如果贫血,我们知道是寒症对不对,你寒症开寒凉药,你这不是伤吗?怎么会治好?

贫血都治不好,要把寒去掉血才有机会恢复。

很多地方都可以告诉诸位,瘟病派是不对的,经方也有寒凉的药,寒凉的药,我们用大凉的大寒的药,我们当然也有,但是我们不是全部都是那个寒凉的药。

天地之间万物的上下,天地万物都在天和地中间,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在天和地的中间,所谓阴阳者血气之男女,左右者阴阳的道路也,水火者阴阳的征兆,阴阳者万物之始人也。

所以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呢阴之使。

这里都是讲阴阳,阴在里面,是因为外面有阳固在外面,所以阴就不会丧失掉,那阳能够固在外面,阳那么听话的固在外面,是因为里面有阴在指使它在指导它,这两个是互相制衡的。

黄帝说呢如何法阴阳奈何,阴阳的消长和变化是怎么样呢?齐伯就回答了,从这一段开始有一些治疗的法则就出现了。

岐伯说阳盛,阳里面你太盛了,身会热,这个时候如果腠理闭,所谓腠理就是肌肉跟毛孔是闭到的时候,传入为这个阳来讲就是呼吸非常的短促,身体要用,利用身体的肢身动作弯曲呀,这种往后仰,想办法呼吸。

那汗不出而热,因为汗流不出来,这一段就是此肝。

如果说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因为你热太盛,牙齿都干掉,牙齿是这个嘴巴里面很多的津液嘛,脾脏的津液,牙齿里面的津液都是脾脏,还有肾脏,肾主骨,牙为骨之余。

那这个时候呢你以烦冤腹满死,如果阳热太盛,阳热盛没有关系,我们如果说,如果说皮肤毛孔可以发汗,这个阳热就散掉,就没有问题。

那如果皮肤毛孔不发汗,里面又很热的,怎么办呢?当你遇到能冬不能夏,就是天气很冷的地方没有问题,因为天气冷的地方本来就不容易出汗的嘛,不容易出汗,那这个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那如果是夏天呢,又不出汗,这个你没有办法,你们如果说在过去是无法想像,现在就看到很多人是这样子,为什么?他从小到大他都在冷气间长大,他也不喜欢流汗,他认为说我这流汗身上会有汗臭,我就不喜欢流汗,他不晓得流汗是必要的。

我们按照天地的法则,我们人如果说能够顺应四时来这个生养之道的时候,到夏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流汗,流汗能够把身上的热散掉,那新的津液会去取代旧的津液,所以流汗是一种常态。

那正常的人要流汗,那他从小到大都不流汗,就到了20几岁很累,呼吸呀呼不过来,一运动全身燥热,很难呼吸,为什么?

因为我们是用3万6千个毛孔再加上两个孔,3万6千零两个,在呼吸,他呢是两个,那当然不够呀。

虽然是两个比较大的,可是还是不够,还是不够。

那这个时候我们要发表的药,发表的药,那发表的药我们有中药,解表的药,你吃下去以后流汗,发掉了。

那这个是一种方法,在这里定下了"汗解法"。

那这个如果你没有药在身边,我们刚刚介绍过阳极生阴嘛,阴极会生阳,燥热的状态之下如果你没有发表的药,或者是你吃了发表的药他还照样不流汗,这时候怎么办?用洗冷水,洗冷水,因为冷嘛,寒极,会生热,会产生大热,病人会得到汗解。

那这是阳热盛的话就是生热,如果是阴盛的话身体里面就是感觉会寒冷的, 阴盛则身寒。

那身寒的时候,汗出来都是很清澈的汗,代表里寒,那数栗而寒,寒则厥,这个寒则厥,厥则腹满死。

能夏不能冬因为里寒很盛,我们讲里寒很盛,里寒很盛的时候如果外在的环境是热的,还可以,还可以活,如果是到了这个冬天,外面的天气之间,天地之间也是寒,里面又是寒,这就很危险了,这是阴阳跟病的形态,阴阳的变更的状态。

这是一个最早出现岐伯提出来,要如何让阴阳平衡的一种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