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清火解毒
忍冬 (Lonicera japonica)来自于忍冬科,忍冬属。别名金银花,鸳鸯藤。
半常绿藤本,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变黄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果实圆形,熟时蓝黑色,有光泽。花期4-6月(秋季亦常开花),果熟期10-11月。
除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海南和西藏无自然生长外,全国各省均有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乱石堆、山足路旁及村庄篱笆边,海拔最高达1500米。也常栽培。日本和朝鲜也有分布。在北美洲逸生成为难除的杂草。
文中的忍冬是在杭州小和山山脚下的居民院子外发现的,看到植物志中金银花在北美洲逸生成为难除的杂草,再想到在中国金银花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而且有的地方为了让金银花收成多一些,用农业技术处理后一年能开好几次花。但是开的多了,药效也就弱了。倒不如去帮忙除北美洲的“杂草”。
同时,文化的交流和促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这里应用广泛的金银花在别处是杂草。我们这边的杂草在别处也许也是很重要的角色呢,我们来看金银花的用途。
“金银花”一名始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在“忍冬”项下提及,因近代文献沿用已久,现已公认为该药材的正名,并收入我国药典。
此外,尚有“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双宝花”等药材名称。目前,全国作为商品出售的金银花原植物总数不下17种(包括亚种和变种),而以本种分布最广,销售量也最大。
商品药材主要来源于栽培品种,以河南的“南银花”或“密银花”和山东的“东银花”或“济银花”产量最高,品质也最佳,供销全国并出口。
野生品种来自华东、华中和西南各省区,总称“山银花”或“上银花”,一般自产自销,亦有少量外调。近年来因药材供不应求,不少地区正积极开展引种栽培,金银花的产区日见扩大。
金银花商品以花蕾为佳,混入开放的花或梗叶杂质者质量较逊。花蕾以肥大、色青白、握之干净者为佳。
5,6月间采收,择晴天早晨露水刚干时摘取花蕾,置于芦席、石棚或场上雄开晾晒或通风阴干,以1-2天内晒干为好。
晒花时切勿翻动,否则花色变黑而降低质量,至九成干,拣去枝叶杂质即可。
忌在烈日下曝晒,阴天可微火烘干,但花色较暗,不如晒干或阴干为佳。
金银花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和气候的选择并不严格,以土层较厚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山坡、梯田、地堰、堤坝、瘠薄的丘陵都可栽培。繁殖可用播种、插条和分根等方法。
金银花性甘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炎退肿,对细菌性痢疾和各种化脓性疾病都有效。已生产的金银花制剂有“银翘解毒片”、“银黄片”、“银黄注射液”等。
“金银花露”是金银花用蒸馏法提取的芳香性挥发油及水溶性溜出物,为清火解毒的良品,可治小儿胎毒、疮疖、发热口喝等症;暑季用以代茶,能治温热痧痘、血痢等。
《本草纲目》中记载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良效,可治愈风湿邪气及各种肿毒,并有“久服轻身,长年益寿”的结论。
金银花的临床应用可治疗口腔溃疡,咽喉疾病、皮肤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治胆道以及疮口感染;预防乙脑、流脑、热淋,并有清热解毒祛暑,美容养颜保健的功效。
现如今,金银花的10种临床新用途:治疗高脂血症,风湿性心脏病,百日咳,恶露不尽,阑尾炎、阑尾脓肿,银屑病,麦粒肿,副鼻窦炎,钧端螺旋体病以及急性菌病。
金银花是临床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常被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皮疹、疮疡、小儿扁桃体炎等疾病。其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利胆、保肝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金银花的介绍就到这里啦,他的花一开始是白色的,后面会变成黄色,一白一黄就叫她金银花了。金银花可以经冬而不凋,所以也叫她忍冬。
蛮好养的植物,若是随便种上一些,日常的普通头疼脑热,喉咙痛,是可以自己摘点花泡泡水治好的。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1)浅析金银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赵爱英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人民医院 甘肃 武山 741300
(2)金银花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崔婷婷 王超 单长松 吴澎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3)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