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不得不让人点赞的青楼女子

独立作家

谢艳明,男,湖北赤壁人,文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著有《笔墨殷勤有谁知——中西经典诗词的言情传意》《文字密码——文字、文化与诗意漫谈》《名字与文化》等。

柳如是:不得不让人点赞的青楼女子


文/谢艳明

在中国,青楼女子一直都没有社会地位,总是在人们歧视的目光下苟且偷生。说也奇怪,历史留名的女子却有不少出自青楼,比如唐朝四大女诗人、南宋著名抗金女英雄梁红玉、明朝的柳如是、董小宛以及民国初年的小凤仙等。根据她们的人生经历演绎出来的传奇故事更是受人追捧。
接下来,就让我们追捧一下明朝末年的秦淮名妓柳如是。虽说她早年身份是秦淮名妓,但她却是中国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旷世才女之一。她一生著述颇丰,现存世诗词集计有二种:《戊寅草》与《湖上草》,《戊寅草》收诗106首、词31首、赋3篇,结集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湖上草》收诗35首,刊刻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此外,她与钱谦益等人的唱和之作《东山酬唱集》,其中存诗18首。她本是“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却搅动了中国文坛和史学研究的一池春水达300余年,这与她卓越的才华、崇高的人格、浪漫的气质有密切的关系。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曾穷10年之力撰写出80余万字的《柳如是别传》。在陈寅恪先生看来,柳如是不仅是一个情感丰富的才女,而且巾帼不让须眉,她心怀民族大义,集才气、侠气、骨气于一身。
在2012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拍摄了一部以柳如是名字冠名的电影。该电影说柳如是本姓杨,名影怜,取“顾影自怜”之意。她与晚明名士陈子龙(1608-1647)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他们俩自崇祯五年(1632年)开始交往,到崇祯七年冬确立恋情,崇祯八年开春之后就同居松江南楼,两人感情深挚。然而他们同居时间极其短暂,在陈子龙家庭的干扰下,两人最终了断情缘,回到较为亲密的朋友关系上去。柳如是不同于古时候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女子,她对感情拿得起、放得下,在爱情面前有着充分的自信,在爱情遭到变化时又能潇洒地超脱。她在将要离开陈子龙时写了一首《江城子·忆梦》:“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她能在失恋的忧伤中说“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可见她能潇洒地从情感的误区里走出,一洗历代女子言情时的被动愁绝之态。
在于陈子龙交往期间,柳如是成为了陈子龙发起的“几社”之女社员,并接受了云间派复古主义诗学,师汉魏盛唐而拒宋诗。她的诗词也有汉魏盛唐的遗风,深得陈子龙的赞赏。陈子龙说她的《戊寅草》:“凌清而瞯远,宏达而微恣”“文必奔腾而涌浏,义必澄泓而取寂”“有寒澹高凉之趣,大都备沉雄之致”。
与陈子龙分手后,她便改名柳如是。据说是读了辛弃疾的词《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之后,故自号“如是”,又以《金刚经》中有“如是我闻”之语而号“我闻居士”;她与钱谦益结婚后,钱取柳姓郡望,称“河东君”。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江苏常熟人,明末文坛领袖,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他学问渊博、泛览史学,也是东林党领袖之一,崇祯元年(1628年)官拜礼部侍郎,后被革职。南明弘光朝,擢升为礼部尚书。
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的初冬, 56岁的钱谦益,因贿赂上司之事,被削籍回乡。途经杭州时,前往西湖荡舟闲游,到杭州名妓草衣道人家中休息,并在此结识了当时年方20、已是秦淮花魁的柳如是。
两年后的冬天某个午后,钱谦益坐在书房中打盹,忽听得家人传报:“有客人来访!”并递上拜贴。钱谦益定眼一看,上面写着“柳儒士叩拜钱学士”。正值门庭冷落的钱谦益一看有儒士来访,赶紧叫家人将此人请进来。在客厅里,他看到一身兰缎儒衫,青巾束发,一副典型书生打扮的儒士,似曾相识,却又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柳如是喜好好作士人打扮,有“换装情结”。她在社交场合在尽力消减自己与男性文人的性别差异,以期进入男性生活圈。此换装之举也是为了求得男女两性之间的平等,但反而消减了女性意识,有为男性同化的趋向。
柳如是看着钱谦益若有所思的神态,似乎猜中了主人在想什么,于是吟出一首诗来介绍自己:
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
近日西冷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钱谦益这才想起来是柳如是,立即热情地请柳姑娘落了座,又忙着命侍婢上茶奉酒,说要为柳姑娘驱寒消疲。一番寒喧问候之后,钱谦益留柳如是在“半野堂”住上一段时间,柳如是欣然应允。此以,白天,他们一同去踏雪赏梅、寒舟垂钓;傍晚,一起品茶论道,煮酒谈心,一老一少一对成了忘年之交。钱谦益虽然丢了官职,但银子还是有的。他命人在附近的红豆山庄中为柳如是修建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楼,取名为“我闻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
钱谦益出手如此阔绰,令柳如是感动不已,她本就很仰慕他的学识,又见他能为自己付出真情,这怎不令她心动呢?!她在我闻室住到第二年春天,心情非常愉悦,并写了《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的诗赠给钱谦益: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这年夏天,59岁的钱谦益将23岁的柳如是娶进了家门。由于他们俩一个是名满天下的大学士,一个是出自青楼的小女子,身份地位和年龄都相差悬殊,他们的婚姻遭到了当时社会的讥讽和非议,迎娶柳如是的小船在秦淮河里行走时,被两岸的百姓扔进了许多瓦石。
他们结婚三年后,清军攻破了南名弘光朝廷的南都,明朝全部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以清朝。作为旧朝遗臣和一方名士,钱谦益要么忠于旧朝,要么到清廷做官,他面临着重大的选择。柳如是劝以死殉国,以保全忠节,并且她愿意随夫一起殉国。
一天夜晚,他们俩驾了一叶小舟,飘进了西湖。船上摆着几样菜肴和一壶酒,柳如是斟好酒,端一杯给丈夫,自己举起一杯,说道:“妾身得以与钱君相识相知,此生已足矣,今夜愿与君同死,死而无憾!”正当柳如是纵身一跃时,钱谦益一把将她拉住,说了一声“今夜水冷,老夫体弱”,意思是不愿意一起殉国。柳如是只好退让,说:“隐居世外,不事清廷,也算对得起故朝了。”钱谦益唯唯表示赞同。
然而,几天后钱谦益却剃掉了额发,把脑后的头发梳成了辫子,正式降清了,并收拾行装,进京谋求官职。柳如是百般劝说均无济于事,钱谦益已动功名之心,一下子哪里收得回来。
钱谦益到京城后并没有得到清廷的重用,只谋得个礼部侍郎的闲职。为此,乾隆皇帝曾挖苦他“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说实在的,乾隆这样损人是不对的。钱谦益进退失据的人格是因为他那个时代的不幸造成的,腐朽落后的明朝值得天下所有忠义之士为之殉葬吗?前朝不在天下在,为天下苍生做贡献才是有识之士之所为。
尽管有些政见不同,柳如是从心底里是爱着钱谦益。丈夫离家去京,她饱受相思之苦。她想起曾经写过的那些离别词,不觉地感到心里一阵酸苦:
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
人去也,人去梦偏多。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愉悔更生疏,梦里自欢娱。
人何在?人在玉阶行。不是情痴还欲住,未曾怜处却多心,应是怕情深。
人何在?人在枕函边。只有被头无限泪,一时偷拭又须牵,好否要他怜。
她接二连三地给丈夫写信,一面倾诉相思之苦,一面劝他急流勇退,回去与她同享纵情山水之间的隐居生活。没有得到重用的钱谦益也有些心灰意冷,他终于下了决心向朝廷辞官还乡。顺治五年,柳如是生下了一个女儿,老年得千金,钱谦益喜不胜收,更加醉心于平淡而欢乐的小家庭生活。然而,就在这一年,钱谦益遭受了飞来横祸,他的门生黄毓琪因写诗讽刺清廷而受责,并牵连到钱谦益身上,他被总督衙门捕入了大牢。丈夫的性命危在旦夕,柳如是产后强撑着身子骨去贿赂官员,上下打点,将钱谦益营救出狱。此番危难之后,钱谦益看破了红尘,更加敬重柳如是了,一心一意跟她过着田园牧歌式的温馨生活。
1664年,83岁的钱谦益病逝。丈夫死后,47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卷入家产之争。乡里族人聚众要夺钱氏房产,柳如是为了钱家产业,吮血立下遗嘱,然后解下腰间孝带悬梁自尽,情形极为悲惨。一代忠节不让须眉的奇女子香消玉殒,真叫人扼腕叹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