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抑郁、双相孩子的复学那么难?希望之路在何方?

本文字数约:6056 字       

阅读时间约:8 分钟

本文章节:

01、复学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02、成功复学不能缺少的6个准备

复学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很多孩子被确诊抑郁症、双相障碍,因病休学,在家休息1年,加上服药、心理治疗和家人的陪伴,他们情绪逐渐稳定、转好。

所以很多家长一开始并不认为复学是个问题,以为孩子的病好了,自然就能学习了,甚至孩子也这样认为,直到他们发现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

有的孩子临近复学时情绪就开始波动,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开始下降,担心复学后要面对的压力。

有的孩子开学前情绪尚比较正常,但在开学当天早上突然情绪波动,哭泣、烦躁,或者行动拖拉,就是出不了门。

好不容易终于上学了,但很多孩子在不同时间节点再次出现状况,在学校恐惧、害怕、厌烦、坐不住,回家后情绪也不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可能在复学时很开心,但上述情况出现在开学数天后,或一两周后,也可能约1个月后。有的孩子最终调整过来了,但也有部分还是无法坚持,不得不再次休学,而且这部分不在少数。

家长很疑惑,包括孩子本人可能也对此始料未及。而初次复学失败、二次休学,这对孩子而言是重大的心理创伤,导致病情骤然加重,甚至出现重度抑郁发作,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不少父母懵了,不知所措。

孩子在家休息时明明情绪挺好啊,吃喝玩乐几乎与常人无异。有的父母在复学前跟孩子谈过,发现孩子对开学也有点小期待,那怎么一开学就不行了呢?

这主要在于以下3个因素。

第一,孩子的学习障碍仍然比较严重,未能在休学期间得到明显的减轻。

第二,学校里环境、氛围或人物曾对孩子造成过叠加性心理创伤,这部分心理创伤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修复。只不过休学期间暂时隔离了负性刺激,这些问题暂时没有暴露。

现在一开学,他们相关的心理创伤又被激活了,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学习状态,甚至形成新的心理创伤。

第三,家长、孩子对复学的实际准备、心理准备不足。尤其是孩子,往往对复学后的学习状态有过高期待,一达不到期待又开始陷入负性情绪、不理性认知、和学习状态不良的恶性循环。

那具体该怎么办?以下分析抑郁症、双相障碍等患者复学前的各项准备和评估,包括家长如何判断孩子的学习状态恢复得如何,怎么跟孩子做好复学“心理建设”,以及可能要接受的精神科检查评估等。

成功复学不能缺少的6个准备

在介绍具体内容时,家长需先看看以下2点前提:

第1,仍然是我们反复强调的,父母需要积极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至少应包括孩子所确诊的精神心理障碍知识,以及学习障碍知识。

通过学习,父母要意识到这两个问题背后的心理根源,这是关键。(识别本文末二维码,进入晴日知识课堂,可按需了解相关的知识课程)

第2,上文提及,复学难的部分原因在于孩子休学时,其学习障碍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以及校园里的事物激活了孩子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那么抑郁症、双相障碍孩子的学习障碍到底是怎么来的?

主要由于学习压力和挫折,还是校园人际关系冲突?

人际关系冲突的心理创伤怎么尽量修复?

父母怎么帮助孩子缓解学习障碍?

建议家长先仔细看看最近这2篇专栏文章,里面已经详细讲过:

- 孩子成绩下滑,还被诊断抑郁、双相,怎么解决学习和情绪两大难题?

- 孩子与同学、老师发生矛盾,成绩下滑,家长应及时采取这些行动

如果家长认为已经基本做到了这2篇文章提及的要点,接下来谈复学前的准备才有更大意义。

准备一:评估孩子的情绪状态,简单来说就是病情。

对于这一点,父母和孩子往往会有直观的感受。孩子情绪波动的频率少了、程度减弱了,睡眠质量改善了,想法更积极了,笑容、与人交流和日常活动增多了。即使有时产生负性情绪,也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比较快地平复。

这些都是病情好转的迹象,也是符合复学条件的特征。

但也有特殊情况,那就是父母要警惕“微笑型抑郁症”,留意所谓的“好转”是否是孩子刻意伪装。这会有一些蛛丝马迹,比如患者情绪突然好转,通过某些形式与家人、好友道别,偷偷策划自杀行动等等。

如果学校知道孩子因罹患精神心理障碍休学的话,很可能也有相关规定。比如要求孩子接受权威医院的精神科复查,出具相关的病情证明,才予以复学。有的学校甚至指定某些大医院,确保权威性。

老实说,患病的孩子们其实很聪明,他们知道面对医生怎么说、面对量表怎么填,可以显得自己病情大有好转。

但实在不建议孩子、家长虚假作答,这对复学往往是弊大于利的。因为如果孩子的情绪症状其实还比较严重,但仍执意复学的话,所面临的风险很大。这往往会复学失败,再次遭受重大打击,导致病情更加严重,孩子的生命安全也难以保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议家长和孩子抱着平常心,如实接受权威的精神科诊察就可以了。如果通过了,证明我们这段时间恢复得不错,休学发挥了作用,家长可及时给予孩子具体的肯定,并引导他们自我肯定。

如果没通过,那父母更加要重视了。孩子的情绪症状没有太大好转,一方面可能说明药物需要调整,另一方面也说明父母还需要继续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从根本上去缓解孩子症状背后的心理问题。

另外,有些孩子平时情绪平稳,但可能以往就医时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创伤,一到医院、看到医生就不耐烦、消极,像见了仇人似的。这就有可能影响诊察结果。父母要善意提醒孩子,增强他们的自我觉察和调整能力。

准备二:评估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状态,孩子应至少与其中一位家长的亲子关系有明显改善,比较亲密,愿意敞开心扉。

很多孩子患病初期与父母的关系非常恶劣,或拒绝交流,或频繁冲父母大发脾气,甚至说些伤人的话。这通常因为父母过去的不当教育曾对他们造成过叠加性心理创伤。

可如果父母处理得当,及时自我反省,向孩子道歉,变得更加尊重、理解、包容孩子,并利用休学期间多给予高质量陪伴的话,亲子关系往往会有明显改善。孩子愿意向家长诉说内心的痛苦、烦恼和遭遇了。

这一点很重要。如上文所讲,孩子与学校、学习相关的心理创伤没有完全得到修复,复学时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复学过程中遇到一些事情时,很容易被激活心理创伤,出现强烈的负性情绪,陷入灾难化思维。

如果他们愿意向父母倾诉,说出心里的感受,父母就有机会给予他们共情、安抚,帮助他们分析现实情况,给予积极引导。

当然,在这方面,父母也要看看自己是否具备积极引导的能力和水平,需要通过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才能够更加理性、深入地看待孩子复学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供积极建议。

至于亲子关系是否达到了以上的理想程度,父母可以先自己初判,然后尝试找孩子就这个话题深入交流,让他们也评估一下。

如果孩子愿意谈,往往意味着他们愿意在情绪波动时向父母求助。可如果孩子不愿谈,或谈的时候很不自在,这说明亲子之间还是存在较大隔阂,父母仍需继续努力改善亲子关系,走进孩子的内心。

准备三:评估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障碍是否有大幅度缓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