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干部南下记
石 巍
微信版第547期
1949年4月,随着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晋察冀老解放区的数千名干部跟随大军来到江南与当地留守干部一起组建新政权。来到宣城地区的是华北局北岳区(今河北省保定市)的干部,人数500余人。他们与当地留守干部一起共同为建立新政府,巩固新政权,建设新家园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第一代移民因年事已高,95%均已辞世。他们的后代大多数是干部和工人,总人数3000余人,大部分生活在市区和各县城中。
早在1948年底,中国中央华北局已着手进行干部配备工作。10月29日,华北局做出了《关于外调17000名干部及补足干部缺额的决定》,有组织地外调解放区干部进入新区工作。1949年1月,华北南下干部纵队成立,察哈尔省委书记牛树才任纵队长,共有5个支队,2643名,随部队南下到新解放区接管政权。队伍于1月30日(正月初二)南下,先在正定县整训,听取报告,学习党在新解放区的政策。之后从石家庄柳辛庄火车站乘火车沿津浦铁路南下。
当时火车只有平板,没有车厢,下雨时就一人发一块油布用来遮雨。到达山东德州继续学习整顿。几天后再由津浦铁路南下,因多处铁轨和桥梁被战争破坏,南下队伍时而乘车,时而步行。3月14日,队伍到达山东临城,用三四天时间学习讨论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明确了进城之后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明确了今后全党工作要实行重大战略转移,由农村包围城市转为城市领导农村。3月下旬到达蚌埠后,接到命令,南下干部纵队改归渡江战役指挥部统一领导,原地休整待命。几天后接到指挥部命令,进驻合肥。
4月上旬南下干部纵队到达合肥,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陈毅等领导在会上讲话,进一步明确了队伍的目的地是皖南地区。紧接着,纵队随渡江部队大军南下,抵达长江北岸。纵队领导下达了务必于4月23日前完成渡江任务的命令。4月21日,在西起湖口东起镇江的江面上,百万雄师展开横渡。
22日,南下干部开始渡江,可惜遇到了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先遣队一条船被炸沉,于是到了晚上7点多才渡过了长江,步行一夜到达贵池县城。到贵池后,南下干部纵队与坚持皖南游击战争的沿江工委、沿江支队会师。随后南下干部纵队进行了分工。第四支队留驻池州,第三支队到当涂,第五支队到宣城,直属支队到屯溪。各支队马不停蹄,迅速进驻皖南各县,联合当地留守干部,建立人民政权、领导人民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
4月24日,宣城解放,次日,第五支队到达宣城。支队在宣城进行工作分配,确定完县的干部接管宣城县,唐县的干部接管郎溪县,涞源的干部接管泾县,望都的干部接管宁国县,易县的干部接管广德县。至28日,所有干部均安排到县,担任县长、科长、区长等职务。
5月12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成立皖南区党委、行署(省部级),次日,芜当、宣城、池州、徽州四个地区的党委、专员公署相继成立。解放初期,皖南区干部总数只有3148名,其中本地干部495名,华北南下干部2643名,占大多数。当时的宣城地区下辖宣城、郎溪、广德、泾县、宁国五县,南下干部共计500余人。宣城县委第二任书记马祥,一、二任县长刘子佩、惠俊峰,郎溪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彭年,泾县县委副书记王荫田、县长冯际平,广德县县长张受益、宁国县委书记张丙申都是南下干部。
解放初期,干部的条件艰苦,只发口粮,没有工资,到了1950年上半年才有一点工资。宣城地区由国民党经营20多年,形势很复杂,特务土匪活动猖獗,南下干部由于对环境不熟悉,在基层工作时常遇到土匪袭击。比如,完县南下干部李海东任宣城孙埠区区长,1949年中秋节带几位同志去征粮,有个农会干部请李海东去他家吃饭,实际上此人是国民党地下潜伏人员,他在吃饭时设下埋伏,埋伏的人不知道哪位是李区长,这时候,农会干部故意喊“李区长,找你有事”,李海东起身,当场被土匪武装打死。
还有一些南下干部因为克服不了南方的艰苦条件,脱岗回家,受到处分,但绝大多数南下干部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宣城这块土地上生了根,打开了局面。
南下干部之所以很快能够融入当地社会,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纪律严明。南下干部都是从老解放区选派出来的骨干力量,受党的教育多年,他们觉悟高,懂政策,守纪律,进驻宣城后,他们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认真做好群众工作,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二是待人亲切。南下干部进驻宣城后,没有仗着胜利者的姿态,同群众接触中总是放下架子,态度和蔼,说话和气。在进行宣传政策时,他们总是不厌其烦的做耐心细致地工作,给群众的感觉是可亲可敬。
三是生活俭朴。南下干部进驻宣城后,仍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他们穿的是粗布衣衫,吃的是粗茶淡饭,不搞特殊化,生活上一律平等,他们躬守践行使命,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他们的身上体现出来的优良传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四是不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南下干部虽然都来自保定,彼此都是老乡,但从不搞小团体,老乡会,在组织人事安排上能做到一视同仁,并关心当地干部的培养提拔。实际上,南下干部中有不少自南下到离休都没有得到提拔的比比皆是。
南下干部在解放初期稳固政权、发展生产上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政权的日益巩固,当地干部逐渐锻炼培养起来,到60年代,南下干部的比重从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30%,地方主要领导也逐渐转由当地干部担任。
南下干部中代表性人物有:
惠峻峰(1914—1989),完县人。1938年入党,历任完县一区二区区长,完县县长。宣城县长、县委书记、芜湖地委组织部长、宣郎广农场党委书记、芜湖市政协副主席等。在宣郎广农场工作期间,深入生产一线,带领职工艰苦创业,被国务院授予农业社会主义先进单位。
张丙申(1907—1981),唐县人。1939年入党,历任区委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南下后,任宁国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开展清匪反霸和基层政权建设,常常不顾危险,带一个警卫员,一个区一个区地指导工作,发动群众剿匪反特,减租减息,土地改革。1952年调离宁国,历任芜湖造船厂党委书记、合肥市委工交政治部副部长、市监察委员会常委。
王敬忠(1918—1985),易县人。1942年入党。南下后任广德县民政科科长、独树区委书记。1950年12月组织民兵群众擒获国民党空降广德的特务9名。
王龙(1916—2013),唐县人。1938年入党,曾在延安抗大学习,历任唐县四区区长、教育科科长。南下后任皖南干校副校长、无为中学校长、宣城中学校长、宣城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
杨同友(1926—2009),唐县人。1942年入党。南下后任郎溪县在城区区委书记。1949年9月12日,匪特16人密谋18日进行暴乱,杀害干部,进攻县委。杨侦查情况后紧急部署,围捕匪特11人。后任芜湖地委组织部科长、芜湖地委党校副校长、徽州地委党校校长、祁门县委书记、省储备物资管理局局长。
赵步文(1920—1982),完县人。1943年入党。南下后,任宣城县第五区区长、税务局长。1951年调宁国县,先后任税务局长、副县长、县长、县委副书记。1973年调安徽省储备物资管理局471处任副总指挥。
甄焕德(1918—2009),唐县人。1942年入党。南下后任郎溪县副县长、庐江县县长、芜湖地区财粮科长、郎溪县县长、县委书记、地委财贸政治部主任等职。
石英魁(1919—?),完县人。1938年入党。南下后任宣城县区长、科长、政务秘书。1952年任郎溪县委组织部长,1955年任郎溪县委副书记、县长。文革中遭受迫害。1978年恢复工作,任宣城地委地直党委书记、地委组织部顾问。
张振海(1922—1988),唐县人。南下后任屯溪水上派出所所长,后调安徽省军天湖劳改农场工作,任副教导员。农场划归上海后,调安徽省南湖劳教所工作,任副场长、政治指导员。
周尚志(1922—?),完县人。1939年入党。南下后历任宣城县委组织部部长、芜湖地委组织部科长、泾县县委副书记、芜湖地区科委副主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五七干校书记、文教局局长、宣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春年(1918—2011),涞源人。1938年入党。南下后任泾县县委常委、公安局局长,后历任宣城县检察院检察长、芜湖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地区检察院检察长。
许礼恒(1923—?),易县人。1944年入党。南下后历任广德县笄山区区长、建设科科长、县人委办主任、统战部副部长。
(作者系宣城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宣 城 市
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