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宣城(上)

封面图片可上下滑动

王景福

微信版第798期

  一、引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以诗仙著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生于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一说以其先祖隋末谪居西域条支部都护府碎叶城,生于碎叶,5岁随父入蜀居绵州昌隆县清廉坝(今江油市青莲镇)。少时读书大匡山。据宋熙宁元年(1068)匡山大明寺碑记载,白年十五,任昌隆县小吏,因忤县令,复隐大匡山研读诗文。后随纵横家赵蕤漫游剑阁、成都、峨眉一带,访古、求学,跋山涉水,吟咏风光,写出绝妙篇章《别匡山吟》《峨眉山月歌》等,为世人称颂。

李白25岁远游,以文会友,以诗许客,在社会上享有声誉。27岁时,在安陆(今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孙女许宗璞结为伉俪,30岁于长安识玉真公主、贺知章和张旭等,遂名声凸显。天宝元年(742),李白携子女南下,在宣城辖下的南陵县短暂居住。不久,得贺知章、吴筠和玉真公主荐,被召入京任翰林院供奉,并将子女寄养在南陵。约3年遭谗,赐金还山,此后漫游南北。

天宝十二年(753),受其从弟宣城长史李昭函请,由梁园(在今商丘)、曹南(曹州)首次至宣城,宅居敬亭山下。其后两年多时间,先后4次往返宣城,多数时间在宣城度过。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参加李璘平叛军遭罪流放夜郎,获赦南归。上元二年(761)冬末,李白第6次来宣城,宝应元年(762)病死宣城。唐秘书省校书郎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云:“(白)死宣城,葬当涂青山下。”曾官任和寄居宣城十多年的诗人赵嘏《下第寄宣城幕中诸公》诗云:“黄花李白墓前路,碧浪桓彝宅后溪。”(光绪《宣城县志》卷三十二艺文诗)佐证李白死后初葬宣城。阎琦《李白家室索隐》(中华文史论丛集)亦认为:李白确实病逝在宣城的“家里,最后乃归葬于他儿孙们所在的当涂了”。

天宝十二年(753)至宝应元年(762),李白生命的最后十年时间大多居住宣城,留下的诗文计有80余首(篇),尤其是《独坐敬亭山》《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赠汪伦》等为千古绝唱。敬亭山因其诗而名扬天下,明代雷州推官高维岳《敬亭山记》认为,敬亭山之所以天下闻名,正是因为:“玄晖(谢朓)发其藻,太白(李白)扬其辉,云蒸霞蔚之色,珠蜚玉贯之文,渐振振矣。”(嘉庆《宁国府志》卷二十三《艺文志》)

宣城人民世世代代对李白深怀感念之情,曾以二仙祠、四贤堂、五贤祠、七贤祠、十贤祠等祭祀与瞻仰,并在敬亭山建有太白亭、太白楼、太白独坐楼等。

二、李白与宣城的情缘

仗剑出川,浪迹天下的李白,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时光,为何多次往返宣城,寓居宣城,直到终老,这是人们最为好奇、最想知道的事。我们从李白在宣城的行踪、从他在宣城留下的诗篇、从他交往的朋友圈,可以窥视到,他之所以与宣城有着深厚的情缘,是四情所至:

一为亲情。天宝十二年(753),时任宣城长史的李白从弟李昭,得知这位从兄被逐庙堂、浪迹江湖后境况不太好,出于亲友的情谊,他给李白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详尽地介绍了物华天宝的宣州,希望他能来宣城寓居:宣州自古为名邑上郡,天下之心腹,江南之奥壤。既有山川之胜,又兼海陆之丰。正因为如此,永嘉以后,很多避难的士家大族,多来这里。因而六朝文物萃于斯邑,至今余风犹存,虽闾巷之间吟咏不辍。宣城为郡治所,据山为城,枕水为邑。李昭信中还不忘提及李白非常仰慕的谢朓曾在此为官,现陵阳之巅,谢朓初建的高斋,后世几经修葺,犹可登览。登楼,城郭皆在掌中,山川尽入心目。北望敬亭,崛起于川原之中,横峙若屏嶂,联绵三十余里,尤为一郡之雄秀。此高人逸士所必仰止而快登也!李昭信中最后表述自己为官宣州政清且闲。每登高斋,时游敬亭,常想起吾兄,期待兄能继谢朓“余霞成绮”之句,赋“临风怀谢”之章,能做到这些的,除了兄长你还能有谁呢!除李昭之外,李白还有一位族叔李阳冰在宣州辖下的当涂县任县令,亲眷们可以为李白分担生活之忧。

二为友情。李白虽未来过宣州,但宣州有一批朋友曾与他有所交接,比如,万巨、宇文太守、赵太守、裴太守、崔县令、崔司户、韩侍御、窦主簿、赵少府、郑少府、韦少府、何判官、刘副使等等。这些身居官位的朋友们,都是李白希望能重述旧情的友人。

三为诗情。李白一生以吟诗为志,傲视群雄的李白虽说对他前代少数诗人有一定的赏识,但因诗名诗风之故而倾倒,并引为精神偶像者,当推南齐著名诗人谢朓。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说:“青莲目无往古,独三四称服,登华山云:恨不携谢朓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耳。”清初诗人王士祯在《论诗绝句》中说:“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宣州是谢朓为官之地,谢朓曾遍游宣州的山山水水,将他的山水诗创作推向了巅峰,南宋陆游认为:“宣之为郡,自晋唐至本朝,地望常重,来为守者不知几人,而风流吟咏,谢宣城实为之冠。”洪伋在《谢宣城集跋》中也说:“谢公诗名重天下,在宣城所赋为多,故杜少陵以谢宣城称之。”这正是李白向往而欲追踪的。

四为仙情。李白早年便信奉道教,“五岁诵六甲”(《上安州裴长史书》),“六甲”即道教术数。稍大些便与道士交往,游道教名山,写下了一些游仙诗。天宝三年(744)被赐金放还,政治理想破灭,道教便成了他的归宿。出京后不久,授道箓于济南郡紫极宫,成为一名道士。他曾两次受道箓,这在唐代文人中是绝无仅有的。而其时的宣州道教盛行,宣州城内陵阳山以陵阳窦子明所居得名;敬亭山有敏应庙供奉梓华府君;城南响山有钓台,相传严子陵曾在此垂钓;城东麻姑山有仙坛,相传为麻姑炼丹处,留有仙坛丹井;城东南稽亭山有仙人岩,古仙人居处也;泾县琴高台有炼丹遗迹,为琴高公控鲤上升之地,县城南承流山畔有仙人窦子明辟谷处,等等。这些无疑对喜爱求仙学道的李白有着相当的吸引力,当代学者纪连海即认为,当年李白数次来宣城的原因之一,便是求仙寻道。

这四方面情缘构成了李白非来宣城不可,并终生眷恋。

三、唐代之宣城

一个远离京都的州郡,能吸引“贵妃磨墨、力士脱靴、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傲岸的诗仙李白,除了上述的几种情缘之外,宣城自身的魅力也是少不了的。

唐代宣城起初称宣州,为上州,最高长官为刺史,从三品。天宝年初改称宣城郡,最高长官为太守,从三品。宣城在唐代的地位,学者蒙曼用八个字进行概括:富庶之地,风雅之地。

先说富庶。自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宣城为丹阳郡治所,至清末一直为上州大郡。其中,唐代是宣城最鼎盛时期。《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天宝十一年(752),全国人口4814.4万,京都长安196万,陪都洛阳118.3万,宣城郡88.5万,仅次于长安、洛阳,位居全国第三。而号称“扬(扬州)一益(成都)二”的扬州其时人口仅46万。古时,人口是一个地方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只有物庶才可人丰,才有养活这么多人口的承载力。

唐代宣城最多时辖13个县,包括今天安徽省辖市芜湖、铜陵、马鞍山、宣城(除绩溪县)、池州大部、黄山市黄山区及江苏溧水、溧阳、高淳等地,面积2.7万多平方公里。而担负的赋税数量仅次于浙东(今苏南、浙北地区)、浙西(今浙南、福建一部分)。与王勃齐名的李峤在《唐宣州大云寺碑》中记述:宣州“衣冠俊杰,满旧国之风谣;物产珍奇,倾神州之韫椟;东南之巨丽也。”正因为地大物博,唐代的宣城,为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境内“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为国家铜矿冶铸、铜器制造基地,中央政府在此设有“铜官”,同时,还产铅、银等,建有宣州铅坑、银坑,每年向朝廷上交“土贡”;宣城还是全国的钱币铸造基地,设有钱监(国家管理钱币制造机构),全国铸钱九十九炉,每年铸钱三十二万七千缗,其中宣州有十炉,每年铸钱三万三千缗,占全国十分之一强。天宝年间,宣城郡还设有官府金银器作坊,系当时制作金银器的中心之一。

物产丰饶,自然向朝廷“岁贡”也多,开元二十九年(741),京城长安举办历史上第一次大型地方特色品“博览会”,参加盛会的南方五十多个郡,今安徽境内只有“宣城郡船,载有空青石、纸、笔、黄连”等名品参加展览。白居易在宣城时也曾写下《红线毯》和《紫毫笔》两首吟咏宣城物产的著名诗篇。大诗人李白初来宣城时,见宣城市面上“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的繁华景象很是感慨。晚唐时,宛溪河两岸夜市景观“暝火丛桥市,晴山叠郡楼”已出现在诗人的笔下。商贸发达的宣城在唐代已是一座开放的城市,不时有外籍人涌入经商,李白当年在宣城时曾写下《观胡人吹笛》诗,记述在宣城看到的来自西域的胡人表演场面。

再说风雅。宣城自东汉建武六年(30)太守李忠积极兴办学校,推广教化,历代均重视教育。到了唐代,裴耀卿、崔衍等任官宣城,更加重视教育和择用人才,宣城官学、私学领先于全国其它地区。韩愈13-19岁在宣城读书求学,奠定了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地位;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来到宣城,在叔父白季康(时任宣州溧水县令)引荐下,拜见了以御史中丞观察宣歙池三州的崔衍。崔衍早年与居易大哥幼文有旧,对白居易的诗名早有耳闻,很是赏识他的才华,欣然同意让他参加当年宣州的乡贡考试。白居易在宣州准备应试,每天“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被破格选为宣州籍“乡贡”,获得了去长安参加省试的资格并中进士第。宣州是白居易一生的重要转折地,所以他步入仕途以后,仍对宣州念念不忘。这种深厚的眷恋之情,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有所表现。

因为物庶人丰,山水极佳,来宣城的诗人名流众多,唐代的宣城是人文荟萃、诗人辈出的地方。全国顶级诗人大多在宣城游历或生活过,留下了大量的诗篇佳作。唐代共有102位诗人写到宣城,写有与宣城有关的作品共计446篇;《全唐诗》中与宣城有关的有298首,与宣城有关的诗人163位,本土诗人近20位,其中代表人物为世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和刘太真。不管写宣城的诗,还是宣城诗人的质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众多的诗人中,在宣城留下的诗篇最多者当属李白、杜牧,李白86首,杜牧43首。“宣城之所以得到唐代诗人的偏爱,不仅有秀丽的山川,还有厚重的人文。唐人的宣城诗篇,题材广泛,既有自然山川,又有人文情怀,举凡写景、送别、咏物、怀古,众题兼备。既有纵横天外的豪侠之作,也有聊寄相思的儿女情长;既有博爱的民众情怀,也有个人的感伤失意;既有身在庙堂的农事奉和,也有心老山林的修禅访道。”(康震语)

四、追寻谢朓诗风

唐代之前的南朝诗歌追求华辞丽藻,缺少清新爽朗的风貌,其风气一直沿袭到初唐时期。即便是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其山水诗中仍保留着一条玄言的尾巴。对此,李白是持否定态度的,声称:“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五十九首》之一),他所推崇的诗歌风格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然而,谢朓却在继承族叔谢灵运山水诗的基础上,一改其靡丽不振的倾向,为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将山水诗推向了巅峰。这同样也得到李白的高度赞赏:“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谢朓身出名门,谢氏家族在东晋时即至为显赫。谢朓高祖谢据为东晋名臣谢安之弟,曾祖谢允曾任宣城内史,祖父谢述曾任吴兴太守,祖母范氏为刘宋宣城太守、《后汉书》著者范晔之姊。其父谢纬官至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第五女长城公主。建武二年(495),谢朓出任宣城太守。谢朓在宣城太守任上虽不到二年时间,却遍游了宣城的山山水水,敬亭山、句溪、响山处处留下他的足迹,并写下大量的优秀诗篇。宣城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不仅诗作数量多,而且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是他山水诗创作的顶峰时期。诚如学者鲍鹏山所言:“山水诗的高峰是谢朓,谢朓就是在宣城把中国山水诗发展到一个高峰。”

宣城太守在谢朓一生的政治生涯中,官位既不高,又不是最后的职务,然而后人却以“谢宣城”称之,主要是着眼于他这时期诗歌创作所取得的成就。诚如学者胡阿祥所言:“宣城官民祭祀谢朓,中国文学纪念谢朓,不是根据谢朓的权势与人品。人们祭祀谢朓、纪念谢朓,是因为谢朓的文学,是因为谢朓的山水诗与诗中的宣城山水,同归不朽!”谢朓在宣城的传奇经历深深地打动了李白,诱使他追踪谢朓的足迹和诗风。

早在来宣城之前,李白吟咏谢朓有名诗篇《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就欣然写下“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名句。来到宣城之后,李白更是一路追踪谢朓的足迹,体味谢朓所观赏的山水美景,把玩谢朓精美的诗句并追摩之:

谢朓写敬亭山:“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游敬亭山》)李白也写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谢朓远眺宣城:“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宣城郡内登望》)李白也写道:“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谢朓观赏宣城的物:“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宣城郡内登望》李白也写道:“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谢朓玩味敬亭美景:“山中芳杜绿,江南莲叶紫。芳年不共游,淹留空若是。”(《往敬亭路中》)李白同样有绝美的佳句:“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

谢朓游宛溪、句溪留下“兴以暮秋月,清霜落素枝。鱼鸟余方玩,缨緌君自縻”诗句,(《将游湘水寻句溪》)李白也写下:“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题宛溪馆》)

谢朓登城南响山有“幸莅山水都,复值清冬缅。凌崖心千仞,寻溪将万转”的诗句(《游山》),李白也追寻而去,写下:“题舆何骏发,

遂结城南期。筑土接响山,俯临宛水湄。”(《登响山》)

谢朓任职宣城时在陵阳山顶建有“高斋”,为理事(办公)、生活场所。曾作《高斋视事》《高斋闲望》《后斋回望》等诗。史载:谢脁“视事高斋,吟啸自若,而郡亦治”。唐初,宣城人为缅怀谢脁,于“高斋”旧址,新建一楼,以谢脁名命之。此楼成为宣城官宦士人常雅集酒宴之地,李白在宣城时登此楼最多,留下的诗篇也最多,其中《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为扛鼎之作,诗中除了用“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盛赞自己所敬仰的谢朓,还用“抽刀断水”“举杯消愁”诗句抒发了自己“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愤懑,使其成为千古传颂的佳作。

李白之所以如此眷恋谢朓登临过的宣城山水和在宣城写下的诗篇,主要是因为:一是坎坷命运有很多相似之处。谢朓一生虽怀有报国之心,但屡遭陷害,最后卷入政治斗争漩涡,蒙诬被害;李白虽怀有“济苍生,安社稷”之愿,受诏入京城,向玄宗“谈当世务”,为平安史之乱入李璘幕,却成了政治争斗的牺牲品,遭下狱流放。谢朓被贬外放到宣城,李白来宣城也是在待诏翰林的位置上被谗引退,作为朝廷逐臣身份出现。因而,他们灵犀相通是自然而然的。二是李白与谢朓在现实人生感受上有不少相通之处。谢朓外放宣城脱离朝廷宗室权力之争的险酷,能过上既官又隐的生活,能沉淫于宣城佳山秀水之中,感觉“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李白也是遭逐朝政,身在江湖,能到自己向往且谢朓为官生活过的宣州,融身于皖南山水之中,也觉得是不幸中之幸,为此“时游敬亭山,闲听松风眠”。(《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三是诗风相近。李白对谢朓清新秀美的山水诗特别钟情,对这位有作为的山水诗前辈钦佩不已,认为“玄晖难再得”,要学习继承谢朓诗风,让谢朓的山水诗也“风流五百年”。

也正因为以上诸方面的原因,李白在宣城写下的不少诗歌中,表达了自己与谢朓“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事实证明,李白发展了中国山水诗而至最高峰,他的山水诗境界开阔,清新雄伟,情感真挚,语言自然。在诗史上,李白是一位超越前代雄视百代的伟大诗人。毋容讳言,李白继承和光大谢朓的山水诗也得益于宣城这个山水诗的福地。

五、李白诗中的宣城山水

宣城古称“江南奥壤”,境内多佳山秀水。李白前后十年时间多次来宣城,城北敬亭山是他多次登临的,有说六次,有说七次,都是无法准确计算,因为他好几段时间定居宣城“我家敬亭下”,或许接连几天上山,甚或一日之内数次上山也有可能。十年时光,李白的足迹几乎踏遍宣城的山山水水,包括宣州辖下的泾县等地,如水西、蓝山、漆林渡、石壁山、涩滩、罗敷潭、陵阳山天柱石等。这些山山水水都在李白壮美的诗歌中出现过,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宣州的三山、三水、三桥、三亭。

三山者,一为敬亭山。位于城北,原名昭亭山,又称查山、中山、翠云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东汉桓帝元嘉年间(151—153),敬亭山神庙始建,香火昌盛。自谢朓《游敬亭山》《赛敬亭山庙喜雨》诗后,山即被赋予诗山美名与文学符号,为历代名流大家、达官贵人踵迹胜地,自古至今300多位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了一千余篇诗文,故博有唐代“齐名五岳”、明代“南国神山”以及其后“江南诗山”之美称。李白写敬亭山诗最多,其中最为享誉天下的便是那首物我两忘、相看不厌的《独坐敬亭山》。敬亭山因谢朓对其奇幽清疏景致的描绘而闻名后世,李白则继其所作又赋予此山一种与人之精神相通的品格。故明人李东阳《游敬亭山》云:“地重谪仙题后价,天留谢朓赏时心。”

二为陵阳山。陵阳山东临宛、句二溪,北与敬亭山对峙,冈峦盘屈,为郡之镇。相传这里为陵阳子明修道之地,故名陵阳山。上古时期,江左有两处陵阳山:一处是位于今青阳县的陵阳山,唐代改名为九华山,一处则是今宣城市内的陵阳山。《方舆胜览》载:“陵阳山在宣城,一峰为叠嶂楼,一峰为谯楼,一峰为景德寺。”因此,宣州古城又雅号陵阳。陆龟蒙的“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脁青山李白楼”(《忆宛陵旧游》),罗隐的“双鱼迢递到江滨,伤感陵阳旧主人”(《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中的陵阳都是指宣城。李白有诗《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三为响山。响山位于城东南三里,因形似葫芦,俗称葫芦山。旧时这里古木参天,东南端俯临山下宛溪和青溪,二水交汇处即著名的“响潭”。因响潭纵贯响山下,故舟行其上,楫水之声回应作响,响山因此得名,为宣城南郊胜境。响山有钓台,相传为严子陵钓鱼处,又有窦子明钓白龙处之说。李白在宣城时多次登响山游览,留有《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登响山》诗。

三水者,一为宛溪。宛溪是水阳江的一级支流,自南郊响潭起,绕城东至北郊三汊河注入水阳江,是流经市区的一条主要河流。宛”字取自宛陵县名首字,“溪”本意是指山里的小河沟,故名。宛溪又名澄江,宋时建有澄江亭,人们常夜饮赏月于此,“澄江夜月”为古宣城十景之一。李白在宣城时写有“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诗句。二为句溪。位于城东1.5公里,源出宁国市,其流自东门外三里桥起至北门外三汊河止(与宛溪汇合),水流澄澈,形如草书“句”字,故名句溪。李白有诗称“句溪虽可爱,未若宛溪清”,他的另一首诗曰“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两水”便是指城东的句溪和城中的宛溪。三为青溪。又名清溪,位于城南二公里,源出城西南诸山。流自西南颜家桥至响潭与宛溪相接。李白泛舟荡游,作有《青溪》诗:“青溪胜桐庐,水木有佳色。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倾侧。彩鸟昔未名,白猿初相识。不见同怀人,对之空叹息。”又有“青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描绘。

三桥者,一为济川桥。位于市区东旧阳德门外,横跨宛溪。最早为浮桥。宋元符(1098-1100)中,郡守刘珵重修。明正统(1436-1449)中,郡守袁旭改建为石桥。清康熙八年(1669),郡守孔贞来重修,乾隆三年(1738)倒圮。嗣后,知县张大宗出面劝募重建。咸丰二年(1852)又毁,光绪八年(1882)知府吴潮等倡捐重建,用石条筑成五孔拱形桥。现基本保存原型。二为凤凰桥。位于市区小东门口。至清代中期改建,上建有桥棚,成为风雨桥,还可以供游人近观宣城城景,远眺敬亭山景。上述两桥皆为隋开皇年间,剌史王选为扩筑宣城城池,将宛溪裹于城中,横跨宛溪而建。自李白来宣城咏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句之后,“双桥”即扬名天下,成为宣城名景之一,历代名士咏颂甚多。三为别士桥。位于北门宛溪畔,始建年代无确考,古名镇宁桥。据称,李白第一次来宣城时,就是从这里“泊舟而至”。北门是古时水陆交通要道,一般送行的人,都喜欢到这里饯行。李白作《送友人》诗曰:“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行者至此则拱手一揖:“珍重!”挥手而别,因而镇宁桥就一直被称为别士桥。

三亭者,一为谢公亭。位于城北三汊河渡口西岸。王琦引《海录碎事》云:“谢公亭,在宣州,太守谢玄晖置。范云为零陵内史,谢送别于此,故有新亭送别诗。”《名胜志》载:“谢公亭,在江南宁国府宣城县北郭外,齐太守谢朓送别处。”后人为纪念谢朓在此建亭,曰“谢公亭”。李白在此作有《谢公亭》诗:“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此亭废于清初。二为崔八丈亭。位于城北宛溪与敬亭山之间,始建年代和名由不详。李白游敬亭山常过此亭,写有《过崔八丈亭》诗:“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此亭毁于何时待考。三为西候亭。位于城西五里,唐天宝十四年(755)宣州剌史赵悦营建,以舍使客。李白来宣曾寓此,作有《赵公西候亭颂》:“眈眈高亭,赵公所营。如鳌背突,兀于太清。

如鹏翼开,张而欲行。赵公之宇,千载有睹。”此亭废于何时不详。

除此以外,天宝十三年(754)秋,李白受汪伦之邀第一次到泾县游桃花潭,天宝十四年(755)春,李白第二次来泾县。两次漫游泾川佳境,沿三门,经涩滩,过罗敷潭等地,泛舟沿泾水而下,饱览兰山、水西山、琴溪等山川风光及古迹胜地。写下了《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刺滩》《泛泾溪》《春游罗敷潭》《观鱼潭》《石壁山》等吟咏泾川山水的诗篇。后人为寄托怀念,在李白游踪处,先后兴建阁、楼、亭等,成为名胜佳地。

(作者系《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主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