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岁,老公骂我作精,说我不配当公主,要离婚吗?

发布时间:2020-10-18

我和初恋上过床,也在心灰意冷下约过一次炮。

恋爱时我都和老公坦白交代了,半年后奉子成婚。现在刚好两年。

结婚后,我俩争吵不断。

争吵的时候他会扇自己耳光,会砸东西摔杯子,会指着我的鼻子说尽最难听的话,也包括拿我约炮的事情来羞辱我。

他说我不配花他的钱,我也从没花过他一分钱。

我向他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会骂我作精,说我丑女还想当公主,不看看自己配不配。

他有很多改变,从刚结婚时随意发火到现在一周一次,从我怀孕产检毫不关心到现在会偶尔问候。

可我感觉不到被爱,也不爱他了。我该离婚吗?

(问题来自壹心理问答)

咨询中,一般咨询师不会轻易给予建议。这有几个原因:

1. 动力

在咨询或任何的关系中,都有一股动力在推动我们做决定,比如一个人因为空虚而约炮,也有人空虚的选择是读书、运动、跟朋友喝咖啡。

厘清动力,我们才能更好的知道,是什么在促使我们做决定,又是什么在妨碍我们做决定。比如就像妳提到各种老公的渣,但妳似乎没有足够的动力做决定。所以「看见」决定是一回事,能否「贯彻」决定又是另外一回事。

有些来谈者的痛苦并不是他们心中没有一个决定,而是做不到。

所以给予建议,并不等于来谈者就能做到,更遑论解决问题。

2. 责任

是的!建议不等于解决问题。就像妳在文章中罗列了先生种种不是,你已经有一个决定在那里,就是「离婚」。但是妳的问题是「该不该离?」吗?实际上问题包括「做不做得到」。

此外,如果我回答:「离婚。」请问妳就会离婚吗?

如果妳离婚,是因为你认为该离婚。还是妳因为听我的,所以才离婚呢?如果是因为听我的才离婚,离婚之后你后悔了,这事怪我吗?

人有选择的自由,但唯有当他负起选择的责任,自由才存在。不负责任,无所谓自由。

咨询师帮助来谈者澄清,比如澄清妳无法下决心的动力因,但妳得自己做最后的决定,因为这是妳的人生,妳得自己去承担。

3. 意向性(Intentionality)

存在心理治疗和其他流派其中一项差异,就在于存在心理治疗的咨询师要试着帮来谈者洞察他的「意向性」,理清和「意图」之间的关系。

意图,是一个人意识上以为自己想要的目标。意向性,是真正推动一个人做出各种选择,在他行动之前就存在的向往。

有些治疗之所以无效,在于咨询师和来谈者陷在意图当中,所以兜来拐去,始终无法触及来谈者矛盾纠结的内核。

比如在罗洛梅《爱与意志》书中,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有一位来谈者是位编剧,这位编剧有一段时间写不出东西,他很苦恼,找罗洛梅咨询。表面上,这位编剧治疗的意图是「让我赶快恢复写作」,但随着咨询,这位编剧慢慢发现那个意图难以实现。

这位编剧从小只有在生病的时候、脆弱的时候才会得到母亲的关爱。其他时间,母亲对他都很冷漠。过去几年,编剧的工作都很顺利,但就在最近他不顺利的时候,他发现身边的人都变得特别关心他。

他内心有个声音:「如果我又能写了,身边的人就不会继续关心我。」

「获得他人的关心」,这是编剧的意向性。这才是他长久以来做出各种人生决定的动力。

回到妳的问题,通过这片断的陈述,尽管我很想帮妳,但我不确定离婚是否仅仅是妳的意图?而妳真正想要的,亦即妳的意向性是什么?

毕竟如果妳的意图若是如此清晰,妳又何以犹豫呢?感觉妳对自己的决定有点不踏实的感觉,是吗?

§打破僵局:

运用思维的反诘法

当我们陷在一个问题里,一种打破僵局的有效方式就是「反问」。

妳问我:「该离婚吗?」也许妳可以反问:「不离婚会怎么样?」

往往当我们反问自己,我们更能找到自己内心想要避开的念想。

但这个念想,藏着我们的意向性,而意向性往往是非理性的,但情感、冲动等等非理性的力量,却是使得我们成为人,而不是其他禽兽的重要原因。这些动力,即使我们刻意忽视,我们依旧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就像妳提到先生几次用锋利的言词伤害妳,但当妳说:「感受不到他对妳的爱,以及妳对她的爱。」

对爱的探求成了妳考虑要不要离婚的理由。伤害妳的,在于先生的言语让妳感受不到被爱。

似乎「确认爱是否存在」,比起离婚,对妳来说才是妳首先考虑的问题。换言之,这才是妳意向性之所在。

离婚,只是意图。

这不是说,妳想离婚的想法是假的。而是也许妳可以从这一点考虑一下,妳想离婚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伤人的话,还是感受不到爱,某种爱的匮乏?当妳说先生发脾气的情况有好转,妳是不是把这视为一种爱的表现?妳觉得他脾气变好,是因为他「可能」更爱妳了呢?

当然这当中好像还有一个因素让妳耿耿于怀,就是婚前婚后,他似乎变了一个人。是吗?去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对妳来说是不是很重要呢?想要知道「他为什么变了」也是一个让妳无法下决定的因素。

那么,为什么「一个原本爱自己的人,不再爱了。」这件事对妳来说,是否想起了哪些过往经验,是否唤起类似的人生课题?这些都藏在意向性的探讨之中。

藏在意向性里的课题早在妳认识现在的先生,跟他在一起之前就存在。这些问题有待解决,而婚姻中爆发的,可能是问题潜伏许久后冒出来的症状。

当我们越是不想要某样东西,我们可能越是要去问:「为什么我们放不下。」而不是去问:「如何放下。」

因为后者只是意图,但前者却是和我们人生课题、心灵与爱相连的意向性。

问对问题,我们才知道症结在哪里。

至于下决定,先别着急。

文:高浩容
责任编辑:殷水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