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学家协会(ACS)置评:茶包泡茶,泡出微塑料?

近期,美化学家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旗下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的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性文章“Plastic Teabags Release Billions ofMicroparticles and Nanoparticles into Tea”引起同行议论不断--用尼龙66或者聚酯(PET)做成的茶叶袋在95℃的水中泡5min,会释放116亿的微米级塑料以及31亿的纳米级塑料颗粒。来自德国的科学家们对此尤为不满,为此,ACS专门置评,对塑料茶包的使用现状及研究的准确性提出质疑。

茶包的起源:

纽约茶商托马斯·沙利文(Thomas Sullivan)时常寄送茶叶的样品给潜在的顾客群。为了降低成本,他想到一个方法,即将少许的松散茶叶装在几个丝制小包袋里面。当时一些没泡过茶的客户在收到那些丝袋之后,由于不太清楚泡茶的程序,往往直接就把这些丝袋直接往开水里丢。可渐渐地,人们发现这样包装过的茶方便好用,便逐渐形成了用小袋包茶的习惯。有人向他建议丝质包太细密,于是他改用棉质纱布,正式进行商业销售。1903年,沙利文申请了茶包的专利,到1920年,茶包在美国餐饮业得到广泛利用。最初的茶包使用丝袋,成本颇高。后来波士顿商人威廉赫曼逊(William Hermanson)发明了抗热的纸纤维茶包,在材料上更贴近现代的茶包。一些老牌茶商如twinning和Whittard多采用此类包装。

原文概述:

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微米或纳米类塑料材料的出现逐渐引起来人们的关注。尽管众多消费者正在积极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但一些制造商却在创造新的塑料包装以取代传统的纸张包装方式,例如塑料茶袋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塑料材质茶袋可能在高温泡制过程中是否会释放出微塑料或纳米塑料。我们结果显示:在95°C下,浸泡单个塑料茶包大约释放116亿个微塑料和31亿个纳米塑料。释放的颗粒的组成与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推演结果相匹配。不难发现,从茶袋包装中释放出的尼龙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颗粒的含量比以前在其他食品中报道的塑料负荷高出几个数量级。通过急性无脊椎动物毒性评估表明,仅暴露于从茶袋中释放的颗粒就会引起剂量依赖性的行为和发育影响(这些塑料颗粒对水蚤的影响研究表明,三天后发现暴露在这些颗粒中的水蚤发育畸形、无法形成甲壳、运动机能受限、生殖能力下降)

ACS置评:

德国明斯特大学、化学兽医检验局 (CVUA-MEL)的Darena Schymanski教授指出,加拿大科学家们的研究中描述了在泡茶过程中从尼龙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茶袋中释放出的微米和纳米颗粒,特别是微米和纳米塑料的形式。尽管通过SEM(扫描电镜)检测到大量小颗粒等份,并将其推断为报道的数量,但化学分析仅证实了塑料茶包泡茶沥出液中存在合成聚合物,没有给出关于塑料和非塑料微粒/纳米颗粒之间的比例的信息。因此,加拿大研究团队提出的化学分析(在整体水平下执行)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在单颗粒水平下执行)检测到的所有颗粒实际上是尼龙低聚物,由于这些低聚物具有可溶性,因此不应将其视为微塑料。而文章中将其都划分为微米/纳米塑料的观点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德国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我们怀疑观察到的大量颗粒实际上可能是结晶的低聚物。

加拿大科研人员还提出:未浸透的茶袋材料和用SEM观察到浸泡在95°C的茶袋之间存在明显的光学变化。但是,重要的东西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显而易见。相反,它可能表明微塑料主要附着在茶包表面,而不被释放。德国科学家通过SEM观察得到了证实:浸泡后未发生明显降解,未处理样品与处理后样品之间也没有显着差异。

为了进一步验证茶袋释放出多少微塑料,德国的科学家们使用μ拉曼光谱法计算出:一个茶叶袋释放的微塑料颗粒总数在5800至20400之间,与加拿大科学家报道的230万个颗粒相比,要低2个数量级

LC-MS / MS方法分析迁移中的低聚物浓度数据表明,茶袋中的颗粒浓度范围为24.7μg/ L至167μg/ L。这表明加拿大科学家发现的颗粒可能是由可溶性低聚物组成的,当干燥沥滤液进行SEM分析时,这些可溶性低聚物已经结晶因此,可以肯定,大量或所有的亚微米颗粒由低聚物组成。由于这些低聚物是可溶分子,因此不应将其视为微塑料。

最后,针对本次研究,德国科学家们指出,空气中的微塑料污染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科学研究应注意规避这些问题,注重科学的严谨性。当然,我们也发现,尽管可能没有那么多,但是茶包泡茶真的会泡出微塑料

参考文献:

DOI: 10.1021/acs.est.9b02540 Environ. Sci. Technol. 2019, 53,12300−12310

https://dx.doi.org/10.1021/acs.est.0c03182. Environ. Sci. Technol. XXXX, XXX,XXX−XXX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