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太子,为什么两次被废?他动了皇帝老爹的“奶酪”
经典清宫剧《雍正王朝》,开篇就是这么一个场景:
康熙为黄河水灾,忧心忡忡地召集皇子、大臣商议赈灾事宜。镜头一转,太子胤礽却正在和康熙的妃嫔郑春华,在御花园假山的石洞中欲仙欲死。
剧情后来的发展,也是康熙发现了太子和郑春华的奸情,怒而将其废黜。
太子胤礽和母妃苟且,的确是十分狗血的宫廷丑闻。
但那只是小说、影视剧为了吸引观众搞的噱头,所以也就谈不上胤礽因为通奸而被废的说法。即便真有其事,也不可能这样明明白白地记录下来,毕竟家丑不能外扬。
其实,胤礽两度被废的背景真相,还是和无数前辈太子一样,犯了致命错误,那就是过早触碰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讲到这,咱们就有必要先唠唠满清的继位人制度。
满清早期,并没有明确的继承人制度。
努尔哈赤白手起家,但之后的皇太极、顺治两代人,都是“非正常继位”。
算到根上,这还是努尔哈赤挖的坑。
咱们都知道,满洲人在军制上搞的是“八旗”。而八旗旗主,都是由爱新觉罗家的宗室成员担任,所以这是一套“贵族共治”的权力结构。
这样的权力蛋糕分配模式,在努尔哈赤这个威望值、武力值双爆表的开国皇帝时期,当然没啥问题,能镇得住场子。可搁在皇太极、顺治身上,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据说,努尔哈赤留下的遗嘱,是传位给多尔衮。而皇太极为了继位,拉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宗室组团,逼着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
皇太极如愿“夺”得皇位,但却是以牺牲权力为代价,甚至当时接受文武官员朝拜,都是“四大贝勒”一起坐在宝座上。
这个坑,皇太极花了好多年才填上。
但他犯了和努尔哈赤同样的错误,在生前也没有明确指定继位人,以至于八旗内部闹成了一团,围绕着皇太极长子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差点演化成八旗的火并。
最后,是多尔衮展现大政治家的魄力和风范,推出年仅7岁的顺治到前台当皇帝,自己则以摄政王的身份行使最高权力。
多尔衮权力的来源,是“议政王大臣会议”,虽然清廷大事小情基本由他说了算,但途径上多尔衮还是走了讨论决定的流程。
顺治亲政后,对多尔衮多年把着权力不放十分愤恨,所以对议政王会议逐渐削权。这点从他给康熙指定的四个辅政大臣,就可以看出端倪,索尼、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全都不是爱新觉罗宗室的血缘。
由此可见,皇太极和顺治两代人,是一个不断削弱宗室话语权、加强皇帝权力的过程。
皇帝的权力,当然也包括指定继位人。
康熙的福气,是顺治在活着的时候,就明确指定了他当继位人。
这点很关键,划重点!
努尔哈赤没有明确传位皇太极,所以三大贝勒仗着拥立之功,分走了皇太极的权力蛋糕;
皇太极没有明确传位顺治,所以多尔衮仗着对顺治的提名权,把着最高权力不撒手。
康熙没这方面的困扰,尽管四大辅政大臣也贪权,尤其鳌拜,但没人能在他皇位合法性的问题上做文章。
由此,康熙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皇位继承人,必须由皇帝自个儿说了算!
于是,深受汉家文化影响的康熙,希望通过借鉴中原政权运行了几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来实现从国家制度层面,保障爱新觉罗家族皇位的顺利传承。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胤礽降生了。
爱新觉罗・胤礽,是康熙原配皇后赫舍里氏的第二个儿子,因为两人的第一个儿子承祜早夭,所以胤礽成了实际上的嫡长子。
康熙与皇后的感情很深,由于赫舍里氏在生下胤礽后便去世了,因而康熙将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了胤礽身上,在他刚满周岁时,就立为了太子。
这是整个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明立的太子。
胤礽的起点,顶级高!
康熙在各种场合都将胤礽带在身边,传授处理政务的能力,一心一意要把这个嫡子培养成杰出的继承人。年少时的胤礽,也着实表现不错。
论文,精通满汉文学,年仅13岁就读完四书五经,并且深通义旨;论武,在围猎之时8岁能射豹,9岁能射虎。
除了教育培养,康熙还放手让胤礽“实习”。在西征准噶尔期间,太子坐镇北京监国,干得也算有模有样、井井有条。可以说,父子之间只要等着顺利交接班就行了。
但太子这个二把手岗位,呆久了,大概率就得出问题。
而对胤礽最直接的挑战,来自于康熙其他的儿子们,于是就有了“九子夺嫡”的宫斗大戏。
这根源,在于满洲人与中原汉人,对储君与其他皇子之间不同的处理方式。
明朝为什么很少有争储问题?
因为一旦太子名分已定,其他皇子就会被分派到各地就藩,实际上就是高级软禁。皇子们可以在封地享受荣华富贵,却不能掌权,连出城都要受到地方官的监视,随时可能被举报受罚。
故而,太子即便有些表现欠佳,不过也基本能顺利继位。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问题。明朝出了很多荒唐、怠政的皇帝,几十年不上朝都是常事,这恐怕就是因为做了太子以后高枕无忧的缘故。
而其他皇子们,更是在封地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因为除了吃喝玩乐,他们也没别的事可做。
康熙认为,明朝这样是不行的,清朝皇子要“散养”。
就这样,康熙的众皇子也受到了系统的文武教育,一个个都被培养得出类拔萃。不仅如此,康熙还大封诸皇子,并且将他们直接委派到各部院和八旗军中担任要职。
在这种锻炼下,各皇子眼界开阔了,能力提升了,关系网也建立起来了,也就有了跟太子胤礽争抢风头的本钱。
康熙的本意,大概是让皇子们提升能力,从而成为自己和胤礽未来的强力辅佐.
另一方面也可以做“鲶鱼”,让胤礽有危机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
但是,太子和其他皇子们显然都不是这么理解的。胤礽担心兄弟们抢自己的储位,而皇子们则觉得太子的位置其实也并非遥不可及。
有了这种想法,皇子们就开始有意无意地打起太子的小报告来,次数多了,康熙就不再那么信任太子了。
而太子这边,面对兄弟们的咄咄相逼,在危机感的压迫下跑偏了路,甚至发出了“自古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的牢骚话。
这不是盼着老爹康熙去死么?传出去还了得!
太子身边,以外叔公大学士索额图为首,许多大臣也在撺掇胤礽排除异己。这种种行为让康熙大为失望,于康熙四十二年将索额图圈禁后处死。
索额图的死是一个标志,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康熙四十七年巡幸塞外时,大阿哥胤禔向康熙频繁打的小报告。
经过上纲上线,康熙得出的结论,是胤礽“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这个罪名就很要命了!
自古皇权至高无上,说你要分皇帝的权柄,哪怕是储君,那也是谋逆重罪!!
康熙有了这个印象,胤礽的命运就已经无法更改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强行解释成负面的态度。
比如十八阿哥胤祄患病,康熙担忧幼子,胤礽却似浑然不觉。这不免让康熙想起自己亲征之时得病,胤礽也没有表现出忧愁。这就让康熙认定胤礽无君无父。
然后胤礽顶嘴、晚上靠近康熙帐篷,都被康熙解读为图谋不轨。
种种罪名叠加在一块,康熙回到京中,正式宣布废太子!
表面上看,胤礽被废是因为兄弟的告发、自己的行为不检点。
而本质上,就是皇帝赋予储君的权力过大,让大臣围绕在太子周围,从而威胁到了皇权,这是每个皇帝都无法容忍的。
之后,由于储位空缺,导致各皇子结交大臣,都巴望着自个儿能当上继位人。
眼看朝廷派系林立,康熙为稳定局势,严惩了冒头的大阿哥胤禔、八阿哥胤禩,并复立太子胤礽。
看似风波过去,实际上根本问题并未解决。
胤礽之前的种种,已经在康熙心里留下了阴影。
皇子们则觉得太子可以被废一次,就能被废第二次。
而围绕在胤礽身边的太子党,为自保、为夺权,也在继续“猖獗”。甚至胤礽也有了不臣之心,悄悄谋划早日即位。
这一切都没逃脱康熙的眼睛,最终胤礽在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被废。从此之后,清朝再也没有明立太子,这都是九子夺嫡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