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清热解毒消肿类 足三里—二间
【单穴功用】
足三里,又名下三里、下陵、下陵三里、下虚三里、鬼邪。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1英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下合穴。因穴在膝下3寸,胫骨外侧,两筋之间宛宛中,故名足三里。该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土穴,又是四总穴、回阳九针穴之一。它既能调理胃肠,理气消胀,化积导滞,行气止痛,利水消肿,用于治疗胃脘疼痛(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内伤食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嗳腐食臭、胸膈胀饱、大便不调、小便不畅、水肿、泻泄、痢疾;又能健脾和胃、化痰止咳、降气平喘,用于治疗咳嗽痰喘诸症;还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和胃安眠、强体健身,用于治疗下肢痿痹、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胃气不足、脏气虚惫、小儿疳积、胃不和则卧不安诸症。
二间,又名间谷、周谷。微握拳,在示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因穴位于示指侧面,指甲第2节后,故名为二间。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溜,为荥水穴,又是大肠经子穴(大肠属金,金能生水,故为子穴)。具有散邪热、除寒热、利咽喉、止疼痛的作用。用于治疗伤寒之寒热头痛、多卧嗜睡、喉痹、咽中如梗、颔肿、下牙痛、鼻衄、口眼喎斜。
【伍用功能】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脉气所入,为合土穴,有理脾胃、调中气、化积滞、降浊逆、通经络、调气血、扶正气、补元气、强体健身、祛邪防病之功;
二间为手阳明大肠经脉气所溜,为荥水穴,有散邪热、利咽喉、止疼痛之力。
足三里突出一个'补'字;二间侧重一个'泻'字。二穴合用,一补一泻,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之力益彰。
【主治】
1.牙痛,证属风火上扰者。
2.头痛,证属阳明燥热,随经上窜者。
3.喉痹,即咽喉肿痛。
【操作法】
足三里:①正坐屈膝,于外膝眼(犊鼻)直下一夫(3寸),距离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取穴;②正坐屈膝,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处是穴;③正坐屈膝,以本人之手按在膝盖,示指抚于膝下胫骨,当中指尖着处是穴。直刺0.5~1.2寸。
二间:侧掌,微握拳,在示指掌指关节前方桡侧,正当示指第1节指骨小头的前方,赤白肉际处。直刺0.2~0.3寸。
【经验】
足三里—二间伍用,出自《长桑君天星秘诀歌》:'牙痛、头痛兼喉痹,先刺二间后三里。'吕老体会,二穴伍用,对于牙痛、头痛、咽喉肿痛诸症,证属阳明热盛,随经上窜者,均宜选用。针刺手法:足三里先泻后补,或平补平泻;二间施以泻法,或三棱针点刺放血。二穴参合,泻不伤正,补不恋邪,相辅相成,其功益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