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古代文学“云上”悦读实践——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
在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摆脱语言文字、社会环境、观念思想等多重隔阂,保持对古代文学经典的阅读热情,从而学会思考、增长智慧,这对我们古代文学的教学来说充满挑战。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我们虽已结合互联网技术,尝试了微课、翻转课堂、慕课、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但微课和翻转课堂主要活跃在公开课中,日常教学中应用较少[1];慕课仅依靠学习者个人的主动性,学习效果很难维持;混合式教学在教学支持上有效,但在线上线下的教学互动和衔接方面仍需一体化设计。
我们并不缺少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仍然被忽略,如何促进学生的情感与行为投入是教学革新的目标。
我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初中起点的免费师范生,和其他网络新生代一样,她们浸润在新媒体的文化语境中,对图像化、视听化、游戏化的世界相当熟悉,对网络语言驾轻就熟。
由于已然习惯于网络碎片化阅读,很容易失去阅读大部头文学作品的兴趣,也相对欠缺专注与沉思的能力,那些传统的、没有充分视听化的内容常常会使他们兴趣索然[2]。
同时,作为定向培养的免费师范生,她们毕业后要成为乡村教育的骨干教师,教育情怀的培养非常重要;初中起点的她们灵动活泼,由于较少升学的压力,天性更加舒展,兴趣比较广泛,但学习基础不强,对古典文学的学习兴趣有待激发。如果我们仍然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只会使学生昏昏欲睡,对古代文学敬而远之。
如何利用善用线上教学技术,结合当代文化语境去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呢?
以下为本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四)》教学期间进行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初探。由于实施环境全在线上,故名为“云上”教学;又因致力于探求沟通古今,以轻松愉悦的方式研读古典文本的策略,美其名曰为“悦读”实践。
学校校园
我主要选择了超星泛雅平台进行线上的教学和互动,主要是考虑到:
一是超星泛雅平添在教和学的过程管理方面很精细,可以控制学生在线阅读每一页数的时间和观看视频的细节;二是其集成式功能强大,具备了平时教学需要用到的几乎所有的功能和技术;三是操作方式简单,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进入超星平台的方式,还是学生利用超星进行知识积累和分享的方式都非常便捷。
在甄选好平台的基础上,我们的云上“悦读”教学分为以下板块:
针对学生在大学阶段之前古代作品阅读量少的实际,我通过分组阅读——在线抽查——课外考查的方式,以期加大学生文学文本阅读的数量。
在系统考虑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首先对本学期所涉经典作品进行精选,为学生提供阅读书目的范围。再由每班学生通过投票的方式,自主选择阅读目标。以下为学生选定的明清文学阅读书目:
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剪灯新话》
“剪灯三话” |
《三国志演义》 |
《水浒传》 |
《西游记》 |
《金瓶梅词话》 |
“临川四梦”(《牡丹亭》) |
《陶庵梦忆》 |
三言 |
二拍 |
《闲情偶寄》 |
《四声猿》 |
纳兰性德词集 |
《长生殿》 |
《桃花扇》 |
《儒林外史》 |
《聊斋志异》 |
《红楼梦》 |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
之后,结合学生兴趣分成阅读小组,每组选出小组长。在第一周完成分组后,由教师指导学生选择相应的版本,或提供经典的电子版;接下来,便可由小组长督促各组成员进行日常阅读和讨论。分组阅读能将个性化的阅读习惯与团队合作探研结合,以分享思维实现互相激发和交流。
分组阅读时,各位同学的阅读笔记需要有阅读时间和阅读的节奏留痕,能体现读书的连贯性和目的性;重实效,轻装饰,笔记的版面合理美观;纲举目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摘引、有感悟,能多角度地解读作品。各阅读小组按照教学进度和周次为其他组的同学提供阅读分享和讨论目标。在期末时,将在线进行小组悦读的成果汇报,展示形式留待学生发挥和设计。
阅读分组设计以系统思维和分享理念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实现阅读与学习过程的动态效果,注重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将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四大名著
在正式开始相关作品的专题教学之前,教师通过对应的阅读小组的组长了解各组搜集到的信息,提前进行指点和解答。在修正并解答了对应阅读小组的问题后,再由各组组长分享相关视听资源与讨论话题。学生阅读作品后提出的各种问题反馈,能让老师明了教学效果,通过及时辅导挠到痒处。
在涉及的时空背景与作家作品信息除了学术资源外,还会涉及到一些非学术的内容,比较符合年轻人的视角和心理,比老师推荐的学术资源轻松活泼。
例如:在介绍明代皇权政治与明代文学的关系时,有同学便分享了“胥渡吧”的原创配音“明朝皇室帝王对话”,该视听材料串烧了影视剧中出现的太祖、建文、永乐、宣宗、英宗、世宗等多位明代皇室帝王形象,由太祖组织皇子皇孙们建群为“我家代代是奇葩”的微信群,开启互相吐槽模式。
明朝皇室:我家代代是奇葩
这种配音的叙述方式有了相当程度的批判性,既解构了历史故事的严肃与沉重,也与教师本人推荐的《正说明朝十六帝》相得益彰。
另外,在学习《三国演义》专题时,有同学也分享了“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的“三国篇”,以萌系动画风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对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解读,更容易为年轻人理解和记忆。
此外,还有《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以手绘和段子的形式对于三国战役和政治局势进行扼要分析。这些资料虽然不够严谨,但通过解构带来的课堂效果令学生会心一笑,而这对于文学作品讲授的氛围营造,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网络信息多有错漏不实之处,所以需要针对分享的资料和学生一起辨析,这个过程既是挑战,也充满了乐趣。
例如,在关于《水浒传》和《金瓶梅》的潘金莲和武植的原型的讨论,有同学误以为明代永乐年间的河北进士武植和夫人潘氏就是小说原型,为二人叫屈。但从考证的角度来说,施耐庵生活的年代比进士武植要早,此武植非小说里的武植,是后人牵强附会,对号入座而已。经过辨析,学生也更能理解小说虚构的性质。
又如对于《西游记》的资料分享中,很多同学对六耳猕猴和孙悟空的关系觉得好奇。于是,阅读《西游记》的小组搜集了四种观点,师生一起讨论:一为结拜兄弟——混世四猴说与七大圣之说;二为如来所派顶替之人——替换说;三为真假难辨——分身说;四为一善一恶——二心说。
连环画《真假两猴王》
前三种说法脑洞较大,可以作为谈资,但不合理处较多。第四种说法很符合心学的观念,也与佛教中的真心、妄心之说比较一致。借辨析的机会,便可以和学生一起细读作品,理解寓意。
第五十八回的回目为“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人心本为一,六耳猕猴是孙悟空在取经途中生出的异心,故而才难辨真假,观音菩萨念咒,二心俱痛,正如佛祖所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来。”
佛教中有六根六尘说法,人必须消灭自己心中的“六贼”,即蒙昧了人心的六尘,方能成佛。“六耳猕猴”从字面来看便有了六尘所生猕猴之意,所以,回末诗“六识祛降丹自成”指孙悟空打死了六耳猕猴后,其修行才能进入更高境界。[3]学生们进行信息甄别的过程是综合运用所学的绝好机会,也是检验阅读效果的时机。
在学生学完了文学史相关专题后,结合作品进行在线讨论,启发学生理解文学现象和作品审美情态。要跨越古典文本的历史性和当代年轻人精神之间的鸿沟,需要通过多元解读去激活经典文本中的情感因子与内在精神,在尊重特定历史内涵的前提下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共情品读、深入思考。[4]
《明代唐宋派研究》
明清文学史中文学流派特多,理论标举也纷繁,结合作品理解其追求才不会空洞和枯燥。以“唐宋派”的教学为例,我围绕归有光的创伤记忆和追忆性散文的特点,和大家一起在线分享那些打动自己的追忆亲人的文字。
很多同学不拘古今中外,一起品读追忆情结的诗歌、散文、流行歌曲、影视文学作品,抛下机械、冷漠的传统阅读和分析方法,设身处地去感受文中境遇,以心会心,很多讨论便是写给父母、亲人的散文诗。
在《水浒传》专题时,我们也从极小的角度来展开讨论:在石碣村,三阮款待吴用,是“大块切十斤来”的黄牛肉;晚上吴用又让阮小七“买了生熟牛肉二十斤”;宋江初逢李逵,让店家为李逵切了二斤大块羊肉;李逵跟戴宗到蓟州请公孙胜,路上偷吃了“一盘牛肉”。
而好汉们在酒店里吃的肉,小说有时没有直接说明是什么肉,但也可以明确判断出是牛肉或羊肉。而且,不时有好汉投奔梁山泊,山寨里也往往“杀牛宰马,且做庆喜宴席”。
水浒英雄们为什么很少提及吃猪肉呢?通过热烈讨论,同学们一起提供了有模有样的猜想:
第一,作者可能是回族人;第二,为了刻画人物尚武的气质,因为牛象征着力量,猪则愚蠢、笨拙,写大块吃牛肉给人豪迈的感觉,而吃猪肉则不免有臃肿腻人的感觉;第三,《水浒传》成书大约在元代,元代蒙古军人以吃牛羊肉为主,写梁山英雄那种豪饮大嚼自然应写牛肉筵。第四,体现了好汉们造反精神。
邮票《梁山英雄排座次》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牛成了战略物资,用来耕地,不许杀来吃,官府还鼓励检举揭发。吃牛肉因此代表了造反精神。小说里有身份的人不轻易吃牛肉,一般的屠夫不杀牛,镇关西也不杀牛,只有极像强盗的人才杀牛,比如史进在家里杀牛,母大虫、顾大嫂的黑店门口挂牛肉。
对《金瓶梅》的讨论是从关于美食的在线投票开始的:大家从小说里描绘的美食中选出最经典、最反映小说特色的一款。但投票的结果一定要及时分析,且需要延展性。该讨论最终想要引出的是小说里食物描写的隐喻功能问题。
在《金瓶梅》里的食物描写雅俗融合,而重要的是,这些食物描写的场景都具有家庭伦理氛围和人物关系的揭示,而且以猪头肉的分食场景而言,就有以食助色的功能。
同学们进一步延展思考:《红楼梦》里的美食描写可以串缀情节、展示人物性格;交代背景,制造氛围;还可以表达情致,深化中心。
有的同学分享了《水浒传》中,对元明间的饮食情况,有过许多的精彩的描写,如“琼林御宴”,而且也是我国酒文化的集大成者,一百零八将中几乎无一英雄不喜欢酒,无一章节不写饮酒,酒成了刻画典型环境中典型性的需要,成为喜剧美和悲剧美的体现。
《随园食单》
有的同学分享了晚明文人如李渔、张岱,清代文人如袁枚,民国文人如鲁迅、周作人、汪曾祺、梁实秋等的美食记忆,其中蕴有深深乡愁;还有深谙古典文学魅力的张爱玲在《金锁记》中的食物意象,如“酸梅汤”引起对于七巧赶走昔日情人时那种复杂心理的联想,而且一滴、一滴,像寂寞的夜漏,时间的感觉给强化了,“刹那”和“一百年”叠合,跟七巧寂寞而漫长的一生融合在一块。
同时,我也借着食物描写中那些奢侈浪费时的饮食、甚至虐食行为与炫耀性特权的表现,引导学生们进行反思,在提倡人与动物相安的当今,在提倡生态伦理的时代,理应被抵制和禁阻。[5]
这样以小见大的点悟方式,可以启发学生针对文本共情感悟,及时修正学生理解的偏差,并进行理性思辩。
太学院派的语言,学生们比较拒斥,将现代语词和流行文化融入解说之中,可以形成互文性的解释和对比的意义。
例如,在阅读《牡丹亭》时,便有同学说杜丽娘太恋爱脑了,该怎么促进学生理解杜丽娘的因梦生情,由生而死又由死复生呢?
蒋采萍绘《牡丹亭》人物
我建议学生把《牡丹亭》看作明代的偶像剧,大家用《想见你》对超自然因素运用的逻辑去看《牡丹亭》,便会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有些人年少的时候,由于家庭或社会的因素,总感觉自己仿佛是座孤岛,无人问津,缺少知己,会感到绝望,所以灵魂伴侣的意义在于真的可以照亮人生,而且把至情(不仅是爱情)看得特别特别重要,此外的人生阶段不再这么执着和纯粹,并且援引《少年的你》里的情节和设置来和学生们进行讨论。
在对《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进行分析时,把其作为一个系列经典大IP,分析从明代之后直到现当代影视题材中的续书和改编的孙悟空的形象。
首先介绍《西游记》三大续书《续西游记》《后西游记》《西游补》的续写套路。
其次,介绍晚清到20世纪40年代的“新西游记”滑稽小说,如陈景韩《新西游记》(1909),奚冕周、陆士谔《也是西游记》(1914)。在战时沦陷区,《铁扇公主》动画电影(1941)中,孙悟空被作为反抗帝国主义的民族英雄。
接下来第三阶段:20世纪50-70年代,对猴戏的改造,有京剧《大闹天宫》(1956)、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1),样板戏兴起,猴戏被禁止,但有连环画的流传。动画电影《大闹天宫》(1964)。
刘继卣绘大闹天宫
到了20世纪80年代,孙悟空形象呈现了悲喜交集的心态:1985年动画《金猴降妖》中的金猴悲中堕泪,寄寓了文革悲情;1986年央视版《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则以行者漫游呈现了理想主义情怀。
第五阶段:90年代之后,孙悟空形象成为青年亚文化的重要符号:如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1995)、今何在《悟空传》(2000);魔幻片《西游·降魔篇》(2013)《西游·伏妖篇》(2017)丑角演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孙悟空有了中年大叔特点,寄寓了召回记忆、找回初心的情怀。[6]
各组的分享,围绕具体知识点的构建,多采用辐射方式拓展知识网络。首先是作家生平的时间线梳理,其次是作品版本信息和经典阅读版本推荐,然后是阅读进度和存疑,集思广益地提出讨论问题,接着是视频资源、论文推荐。
以下为736班张晟榕组关于剪灯三话的分享,每个一级标题下还有更细致的目录和内容。
剪灯三话分享
这是740班陈燕组关于“剪灯三话”的分享交流,阅读量为该班学生人数的近4倍。
剪灯三话分享交流
不同班级阅读同一部作品,心得分享可以形成PK与互补——
金瓶梅
四声猿
说不尽的经典文本,并不是无聊的游戏,而是向不可穷尽的深度挑战。[7]各阅读小组提出的有趣问题尤能具有典型性,也颇能接地气,有时,比老师提供的“学院派”选题来得有延展空间。
互相激发的思考
互相激发的思考
小投票也有大智慧,对投票结果的分析,需要结合文本来细致解读。
西游记投票讨论
对作家心态的理解,也需要要专业知识的介入。如对徐渭的行为方式的理解,我们结合了医学的分析——
关于徐渭的投票
根据投票结果,我们查阅了当代医学对精神病患者最显著的特征的描述:逻辑的无序和注意的失恒。但是徐渭中年以后的文字,我们还不能发现任何逻辑无秩或混乱的迹象,也见不出任何朝三暮四、喜怒无常的注意失恒或散逸征兆。
相反,从他能专心完成大量校注和编撰工作看,他的理性应是完全正常和始终有效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康克林的《变态心理学原理》所说,许多天才和伟大是没有疯狂病的。“如果疯狂是天才的一个主要现象,则疯狂医院应当是产生哲学、文学和艺术的策源地了。”
接下来的问题:究竟如何解释徐渭中年以后确曾出现的某种反常呢?袁宏道等人的“佯狂说”道出了实质。
袁宏道在《徐文长传》中说(徐渭)“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这里的“佯狂”未必是指“装狂”等有意而为的行为,而是指“一种与真狂(精神病)形似神非的“假狂”,一种包蕴着精神追求的,一种把人生高度哲学化、艺术化了的浪漫的狂。实质上是一种人格在行为上的无意外化。
徐渭的自杀与所谓“疯狂”之间的关系不应是“患病导致自杀之举”,而应为“自杀招来患病之议”。[8]个中因果不容颠倒。
学生们专业起来的样子,特别值得欣慰。有些问题,需要用比较文学的理论去应对和分析。
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古代文学学习群的氛围已经不再高冷,而是变得活泼生动起来。
古典文学里的经典作品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美好和珍贵,我们更需要带着这样的美好感触去面对生活日常,在日常中感受诗意。
宝藏系的古典文学作品,值得大家去收藏,更值得和流行文化去碰撞、去融合。
将现代语词和流行文化融入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解读之中,不是抖机灵、也不是强行幽默,是思维方式的打通。
假如沈璟有朋友圈
毕竟,明清市民文学流行的情况早就告诉我们,寓教于乐、雅俗共赏是大智慧。从“三言二拍”到现代文学史上的“鸳鸯蝴蝶派”,再到现在的网络小说,不少主题与艺术形式都堪称一脉相承。所以,当我们以现代人的视角去看古典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时,用现代的流行语言去描述时并不违和,还会增加趣味和意义空间。
但用现代语词和思维去转化和理解的同时,我们也要把握好尺度,那就是必须以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生态和创作心态作为理解的前提。在开放性讨论的时候,学生有误解,但也有合乎情理的理性思考,可在线上以模范作业来进行示范。
系统思维是讲究整体性考虑,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功能和要素。在以往的大班教学中,我很难注意到学生个体的学习效能,个别的交流很有限。
通过分组阅读既可以体现出一些个性的思考,又能够互相激发和分享。老师可以不用挖空心思去设计问题,而是让学生抛出问题。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产生文学作品的文化土壤了解有限,会妨碍她们对作品的把握和理解。通过各小组在线分享视听资源,还原历史背景和作家作品信息,可以灵活机动地解决这一问题。
不过,在线与各小组的密切交流和及时指点需要耗费很大精力,往往不如线下交流直接有效;选拔出能力强的小组长相当于得力的助教,对小组长的训练和培养也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方面。
另外,有个别小组可能仍然存在着组长代劳的局面,要激发每位同学的主动性仍然充满挑战。就小组阅读汇报展示而言,线下展示的现场感、仪式感和惊喜度都比线上展示更值得期待。
分享文化是当代网络文化的极大利好。各阅读小组的资源分享,可以节约师生在茫茫知识海洋中各自为阵搜索资料的时间,并形成绵延性、累积性的知识库,通过互相分享又可以多角度地去碰撞去交锋。没有分享的思维就无法共享“互联网+”的盛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
学生要学会精选也需要专业的训练,大量的阅读是精选的前提,挑选资料的过程也是相当于对于研究情况的梳理,老师再对学生拣选的资料进行评估和指点,就相当于通过搜集和整理,对相关作品和研究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
不过,视听资源的分享仍然只是提供了选择,而且学生的自主选择更符合她们的兴趣与关注点。但是,学生到底会不会去浏览这些精选的视听资源?浏览时又能又多少有效的收获?这是无法用外在监督去实现的,仍然取决于学生兴趣和自觉性。
利用古典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需要老师的引领启发和点悟,这就要求教师除了熟悉古代文学作品之外,还要熟悉古今中外的美学理论,还要有比较丰富的审美实践。既要有敏锐鲜活的审美感觉,又要有高水平的审美判断。
老师的点悟就是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文本赏读与分析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不少同学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敏感度和分析评价能力有待提升。这是由于古典文论修养不足导致,学生也缺少共情的能力和文学批评方法的迁移能力。
《古典小说鉴赏》
在这些方面,精心设计的在线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感性,调动起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能力。精心设计很考验执教者的智慧,一方面,需要执教者对作品解读时的会心理解,并且结合众多研究成果进行融会贯通;另一方面,执教者本人要有生活的智慧和热情,善于从作品中发现亮点,有花式教学的匠心。在这方面需要教师投入极大的精力,长期的坚持难以单打独斗,需要有教学团队的配合。
文学史本就是基于史料的重新叙述,古典文学作品中也充满了经史典籍的材料,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老师要做出相应翻译。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信、达、雅的讲究,善用幽默与戏谑的方式,可以带来寓教于乐的效果。当然,搞笑不是目的,以现代性的转译和戏拟促进学生对作品现象的理解才是根本目的。
在我们的学习经历中,那些难忘的片段多是伴随着一些富于启发性、趣味性的瞬间,乐学、悦读让人如沐春风。这种方式能够迅速接通学生们的当下经验和当代语境,对于活跃在线教学和讨论氛围可谓功不可没。转译可以形成多层的意义空间,形成互文或对比,可以激活师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用现代的语辞进行转译的过程中,既能大体达意,又能增加谐趣与幽默感。通过现代话语方式的转译,我力求消解对古代文学作品解读时的历史隔膜感,化解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阅读的畏难情绪。
《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学十讲》,周裕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20年1月版。
对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时,我往往也未局限于古典文学作品,而是延展开去,呈现泛化的比较阅读与大语文的视野,但是,“放”相对容易,而有效收束、回归本位则更有难度,还存在不少不尽人意之处。
案例中所采用的个别方法和具体细节,有对历史厚重感的消解效果,这虽然有助于当代年轻人对古代历史文化与经典文本的理解,但也造成了一种后现代主义式的解构,会流于平面化的效果,可谓有得也有失。
我深知历史厚度与学术深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这样的工作可以留给拥有学术研究潜力和热情的学生去继续完成。而现在,如何去普及那些最基本的古典文学常识,让大学生有阅读古代经典的动力和理解经典的能力显得更为急迫。这也是我在后疫情时代继续坚持和改进古代文学“云上”悦读的动力!
与线上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结合,在教学设计上进行更精心的设计,我们以后的古代文学课堂会更具延展性、更有吸引力。
[1] 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14-21.
[2]孙雪霞.当代视野下古代文学教学的“悦读”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55-57.
[3]张振国.《西游记》“六耳猕猴”意象的文化与心理学阐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19-123.
[4][7]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9:1-3,6.
[5]刘卫英.虐食与狂欢:《红楼梦》饮食书写的观念性异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76-82.
[6]白惠元.英雄变格[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176-180.
[8]王长安.徐渭三辨[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