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霍去病的功绩比李广大却在后世的诗词里不比李广来的多来的浓?

因为霍去病的事迹没有细节,没有办法作为文学作品进行描绘。  细节有多重要呢?举个例子看看。  有个笑话是这样说的:  伊拉克战争的时候,小布什说:我们准备枪杀四千万伊拉克人和一个修自行车的。记者问:1个修自行车的?为什么要杀死一个修自行车的?小布什转身拍拍鲍威尔的肩膀说:“看吧,我都说没有人会关心那四千万伊拉克人。” 这就是细节的魔力,成功转移了人们的关注点。  使用镜头特写引导观众视点,舆论引导的传统手法。  历史上对霍去病和李广的事迹记载,恰恰就是这种情况。霍去病属于“四千万伊拉克人”,李广属于“一个修自行车的”。  霍去病有很多经典战役,细节基本没讲,传记里对霍去病的细节,讲到的是类似于“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这种“霍去病出身不正”的细节,或者就是在记载霍去病大胜之后加一句“是岁,失两将军军,亡翕侯,军功不多,故大将军不益封”的细节。要不然就是统计报告:“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首虏八千馀级”、“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首虏八千馀级”。要不然就是皇帝诏书。这些不是说不该写,而是:  细节呢?  就比如说霍去病横绝大漠,“出代、右北平千馀里,直左方兵,所斩捕功已多大将军。”请问霍去病这一路是坐动车去的吗?怎么打的?  反过来看李广。这回没统计报告了。一讲出身,就是“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或者是“尝从行,有所旻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直接就把李广写成了“出身清白、当官凭本事”的干净人物了。那么,为什么霍去病就是毫无痕迹的凭空长到十八岁,“幸”,然后汉武帝就派他带兵去了?霍去病在十八岁出去带兵以前都是放在生物实验室培养皿里长大的吗?他带兵的本事哪里来的?“幸”出来的吗?  李广倒还真的没有统计报告了,但是这不妨碍“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也不妨碍“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你倒是跟霍去病比比,到底李广和霍去病两个人,谁才有资格说才气无双?  毕竟,按照历史记载,霍去病只要长到十八岁,“幸”,就成名将了。汉武帝有什么开窍秘笈吗?这是日本游戏公司出品的三国志游戏吗?游戏人物到了年龄自动登场,然后马上获得给定数值?  问题就在这里,我们看李广的历史,充满了各种正面细节,就是没有统计报告。再看霍去病的历史,充满了各种负面细节,以及统计报告,但是你就是看不明白霍去病到底是怎么取得胜利的。  在现实中,这样特别善于在领导面前表现、但是特别没有本事的中层干部,我们还见得少吗?  有人专门从心理学上讲过这种事情。如果一副面孔经常出现在面前,那么大脑会在反复刷脸的过程中,认为这副面孔是友善的,自动提升好感度。  李广和霍去病就是这样的情况。李广有大量的鲜活细节去堆积他的正面人设,就像一步影视剧的主角,有大量的正面镜头。霍去病去没有细节,就像在一部片子里用字幕方式出场的背景介绍。  拍成影视剧,就是这样:先拍一段非常惊险的李广射虎的故事。最后发现李广误把石头当成老虎,一箭射进去了。这很吸引观众。然后再加一段李广封不了侯的憋屈镜头。接着切到几年后,给个空镜头,或者直接黑屏,敲上几个字:“几年后,大将军的外甥霍去病长到了十八岁,很受皇帝喜欢,做了天子侍中。被派去跟大将军出去打仗,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封为冠军侯。。”成了,一下就把李广怀才不遇的憔悴模样描写出来了。  别人都是工具人,只有李广是活的。这就是历史记载。  那么放进诗词里,除了空泛的来句“封狼居胥”,是没有细节可用的。就连酒泉的由来,也只是传说中是霍去病将汉武帝赏赐的御酒倒进河里与大家共饮,没有可靠的历史记载。此外还有说法认为酒泉得名是因为当地有口泉带酒味。霍去病这辈子留下的最重要的细节,大概就是“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  我很想知道,一支“卒乏粮,或不能自振”的军队是怎么打败敌人的。莫非敌军都是自己硬往霍去病军的刀尖上趴的?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霍去病部大部分士卒都吃地饱饱的,士气高扬。只有极少数人的身体适应不了远征,根本不具有普遍性,而且并未影响到士气。  要是这样解释,这就是任何脱离后勤远征荒漠地带的大军的必然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历史记载突出这个细节是什么意思呢?都说抓大放小。这里偏偏要抓小放大,是不是就是为了黑?  当年陈汤击斩匈奴单于,匡衡他们就力主要搜检陈汤军,并且力主匈奴已经衰落、不能兑现击斩单于的赏格。  他们这样一说我就懂了,八千万美元不给了!  看看,到了这个时候,还是细节更加吸引眼球。  舆论引导是件中性的事情。有良心的人来做,就是带着大家一起往好处努力。没良心的人来做,就是欺骗群众了。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