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成也锦囊,败也锦囊——说诸葛亮的锦囊战术(《三国演义》新读之七)
只要读过《三国演义》,无不对诸葛亮的锦囊式作战法印象深刻,由此还产生了一个锦囊妙计的成语,不难想象其影响有多大。
清升平署彩绘诸葛亮
所谓锦囊式作战法就是诸葛亮在手下将士出征前,把自己对未来战场出现情况的应对之策写在纸条上,装入一个小袋子里,让将士到时候打开,按照纸条上的安排采取行动。
说白了,这是一种预言式作战法,靠的是指挥者对未来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应对。在《三国演义》里,这是诸葛亮的专利,别人无论是曹操还是司马懿都玩不了。
说的这么热闹,其实翻遍作品就会发现,这种作战方式诸葛亮一共用了三次。不过从这三次锦囊的使用,可见诸葛亮的作战风格,也可以从中看出很多问题。
首先要说的是,这种作战方式惊险刺激,效果神奇,颇有戏剧性,读者印象深刻也是有道理的。
先说第一次吧。刘备要到东吴招亲。这当然是件好事,但也有风险。说好事很容易理解,刘备不仅能娶个好媳妇,而且还可以和东吴建立带有亲情色彩的联盟,大家一起联手对付曹操。说风险,是因为西蜀和东吴既是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也是竞争对手,在荆州的归属问题上正闹得不可开交。周瑜等人一直对刘备怀有敌意,想借机将刘备劫为人质。
《三国演义》电视剧中诸葛亮传授锦囊妙计剧照
对于要不要亲自到东吴那里招亲,刘备是有疑虑的,但诸葛亮力主他过去。但问题是,诸葛亮不能跟过去,万一被周瑜等人一窝端,那就麻烦了。尽管同行的赵云颇有智谋,但他毕竟是员武将,面对复杂的局势,他也应付不来。于是诸葛亮采用锦囊式作战法:
遂唤子龙近前,附耳言曰:“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袋内有三条计策,依此而行,吾当应之。”……孔明将出三个锦囊,与子龙贴肉收藏。(《刘玄德娶孙夫人》)
出于对诸葛亮的绝对信任,刘备虽然心里很不踏实,也只得硬着头皮前去。对赵云来说,有军师的三个锦囊做护身符,自然是底气十足。至于到底会出现什么情况,到时候如何应对,刘备、赵云都处于黑箱状态,三个锦囊如同时间胶囊,不到时间不能打开。
如果提前打开会怎样?相信会有读者问这个问题,但没有人试过,反正诸葛亮和赵云说的很清楚:“汝若不依我计,是背主也。”话说得很严重,“不依我计”的意思是要严格按照锦囊里的方案执行,估计也应该包括不许提前偷看,这算作弊。至于到底何时打开,诸葛亮做了详细交代。
高谊长木浮雕画赵云
就这样,靠着三个锦囊,“心中泱泱不安”的刘备带着赵云及五百个士兵展开摸着石头过河的招亲之旅。船只靠岸,大家眼前一抹黑,谁也不知道要干嘛。赵云于是打开第一个锦囊:“今已到此,必预先开了第一个锦囊观之,依次而行。”
打开的时机刚刚好,根据赵云时候的行动可以知道,诸葛亮锦囊上的内容是:登岸后购买礼物,赵云陪刘备去拜访乔国老。随行的五百士兵则分头做群众工作,告知东吴的百姓们刘备来招亲了。放在今天,就是要求士兵们每天要多加微信,狂发朋友圈,附上自拍,用凡尔赛体宣传刘备来招亲的消息,争取推上热搜前十名。
这一招非常巧妙,因为诸葛亮早已识破孙权、周瑜的诡计,原来招亲只是一个借口,目的把刘备骗过来做人质,和骗人过来做传销没啥本质区别。诸葛亮的这一锦囊妙计让刘备找到乔国老和孙老夫人做保护伞,并制造舆论压力。这样一来,孙权不得不假戏真唱,赔上了自己的妹妹。
邮票《刘备招亲》
刘备白捡了一个漂亮媳妇,在东吴白吃白喝,过了一段幸福安逸的日子,但同时他也被软禁在东吴,回不了荆州,实际上还真成了人质。有意思的是,刘备还挺乐意中计,“贪恋美色,并不见面”。
赵云带领五百士兵过了两个月的带薪假期,这才打开第二个锦囊。根据事后的发展,可以复盘这个锦囊的内容:做心急火燎状去找刘备,编造良性谣言,说曹操率兵攻打荆州,劝其速返,并展开统战工作,发动孙夫人参与。
这条锦囊妙计果然很妙,在孙夫人的大力配合下,刘备带赵子龙等和孙权玩时间差,不告而别,撒丫子走人。孙权哪肯罢休,立即派人火速追赶。
事情一下子发展成直球对决,后有追兵,前有堵截,赵云虽然神勇,但在人家的地盘上撒野,人单势孤,肯定玩不转。这个时候第三条锦囊就成了护身符。
杨家埠木版年画《回荆州》
把第三条锦囊看完,估计刘备、赵云手心里都冒冷汗,因为上面写的大致内容是:走亲情路线,将夫人路线进行到底。
到了这个份上,刘备也只好照做了。一通亲情攻势下来,效果还真不错,孙夫人一顿臭骂,将孙权、周瑜的两支人马都给骂得乖乖住手,充分赢得了逃跑时间。再往后就是诸葛亮送上的一个惊喜,在正确的时间赶到正确的地点,把刘备及时接到船上。
全亏诸葛亮的三个锦囊,让刘备忙里偷闲,到东吴过了蜜月,白捡了孙权的妹子做老婆不说,还买一送一,顺带把周瑜气个小发昏。刘备的三顾茅庐投资红利满满。
第二次使用锦囊的效果也是相当神奇。
张郃京剧脸谱
这次是在三出祁山期间。诸葛亮设计伏击魏国大将张郃,由于张郃后面还有司马懿的队伍接应,诸葛亮颇费心思,既要包围张郃,又要打破司马懿的反包围。总共派了五队人马,都是当面告知对敌之策,偏偏只有姜维、廖化这支预备队,给了一个锦囊:
孔明又唤姜维、廖化,分付曰:“与汝二人一个锦囊收受,各引三千精兵,偃旗息鼓,伏于前山之上。如见魏兵围住王平、张翼,十分危急,不可去救,只开锦囊看之,自有解危之策。”(《孔明智败司马懿》)
拿到锦囊,姜维、廖化都是一头雾水:莫非带着三千精兵前去当免费观众?人家打仗自己眼巴巴看着不说,战友们遇到十分危急的状态还不让去救,到那个时候才让看锦囊。好吧,天机不可泄露,两人都是好展示,只好服从安排。
连环画《姜维献书》
后面果然是一场恶战,诸葛亮计策固然很妙,但挡不住魏兵人多势众,很快王平、张翼就陷入反包围圈,形势十分危急。姜维、廖化赶忙打开锦囊,一看吓了一大跳:
姜维、廖化二将,观锦囊之计云:“若司马懿兵来,围的王平、张翼至急,汝二人可分兵两枝,径袭司马懿之营。懿若知之,恐长安有失,必然急退。汝等乘乱攻之,营虽不得,可全胜矣。”二人即分兵两路,径往司马懿营中去了。(《仲达兴兵寇汉中》)
终于看到锦囊内字条的原貌了,总共五十六个字。这一招实际上是比狠,你打我的眼睛,我直接捅你的喉咙,看谁不怕死,看谁先撒手。
当然这也是个险招,司马懿出发的时候留下了很多兵马守护军营,他如果不回防,结果很可能是姜维、廖化拿不下营盘,王平、张翼又被消灭,那可就输惨了。
诸葛亮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他吃准了司马懿心存疑虑,总怀疑诸葛亮在憋什么大招。这样后方一有风吹草动,他就立即回防。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廖化剧照
诸葛亮为何只给姜维、廖化锦囊?道理也比较简单,里面的信息不能提前透露。这是一场恶战,恶到什么程度?他暗示了半天,魏延死活都不愿意接活。如果提前告诉大家,说后面王平、张翼会陷入绝境,这无疑会影响大家的斗志。
最后一个锦囊是给杨仪的,让其除掉魏延:
又唤长史杨仪入帐,授与一锦囊,便分付曰:“久后魏延必反,若反时方开之,那时自有斩延之将也。”(《孔明秋风五丈原》)
这个也同样灵验,而且戏剧性效果更强。
三次锦囊妙计凸显了诸葛亮的深谋远虑,未卜先知,让其形象高大不少,也增加了一些神秘色彩。不过深究之下,就可以发现一些问题,那就是蜀国的全体将士共同使用诸葛亮的一个大脑在工作,大家都不用烧脑,全体自动化,一切听诸葛亮的就是。
邮票《秋风五丈原》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只要诸葛亮在,永远都不用操心。但弊端也同样明显,诸葛亮固然有超自然功能,比如呼风唤雨、驱鬼役神之类,但他毕竟是人不是神,一旦不在了,大家该怎么办?
五丈原诸葛亮病逝之后,问题一下就暴露出来,在其之后,蜀国没有一个能独当一面的统帅,蜀国没挣扎几下就早早灭亡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后继无人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包括锦囊式作战法带来的弊端。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顾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让手下将士们机械地按照锦囊里的方案行动,这里面的风险是可以想见的,毕竟诸葛亮也有出错的时候,比如他的错用马谡。再者,这样指挥只能养成将士们的懒惰,让他们被动打仗,没有独立思考、作战和成长的机会。
事实也正是如此,诸葛亮六出祁山,人家吴国、魏国那边早已是二代英雄的天下,蜀国这边还是靠老黄忠、老赵云等一代老将在苦苦支撑,新的一代后浪始终未能成长起来,不注意培养人才,这里边诸葛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诸葛装神》
还是借着锦囊来说这件事吧,以第三次为例。
诸葛亮在五丈原死得牵肠挂肚,临死前做了很多安排,其中就包括要除掉魏延。这里先不去评判这件事的是非曲直,只讲锦囊的使用。这次拿到锦囊的是杨仪,他平时和魏延就有矛盾,自然愿意承担这个任务。但魏延毕竟是位久经沙场的猛将,手握兵权,足智多谋,不是说杀就能杀掉的,何况杨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到底如何除掉魏延,他即便拿着锦囊,心里也照样没底。
诸葛亮一死,魏延立即从潘多拉的魔盒里跳出,不服管束,与杨仪相互抹黑,弄得朝野一片混乱,最后闹到兵戎相见的程度。直到这个时候,杨仪才打开锦囊,因为上面明确写着拆封的具体时间:“待与魏延对敌,马上方许拆开。”
于是杨仪现场打开锦囊,里面所写的内容和孩子们斗嘴没有两样,竟然是让魏延在马上连喊三声谁敢杀我。这也太过于儿戏了,毕竟是双方真枪实弹对垒,当着那么多随时浴血沙场的将士们的面玩这种幼儿园小朋友过家家的游戏,这很难让人相信是战争戏,还以为自己走进了少儿节目录制现场。
年画马岱、魏延
幸亏杨仪对诸葛亮绝对信任,事实上到了这个份上不信任也得信任,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于是和马岱一起像抽盲盒一样演完了诸葛亮生前所写的最后一个剧本。换成别人,看到如此搞笑开脑洞的小纸条,未必愿意这样演,更难以想象,魏延如果觉得荒唐不配合的话,戏该如何收场,好在他早被诸葛亮洗过脑,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其实,在第二次使用锦囊的时候就出现了这一问题,魏延、廖化当时打开锦囊,“大骇不已”,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听诸葛亮的话。说白了,如果没有对诸葛亮的绝对信任,如果内心不够坚强,是没法玩这种锦囊游戏的。
每次都是在关键时刻使用锦囊,每次都弄得将士们心惊肉跳,这毕竟是严肃认真的打仗,偏偏要玩出柳暗花明的戏剧效果,莫非诸葛亮当初学艺学的是戏剧表演专业?好吧,大家冒着得心脏病的危险通力配合,三场演出总算圆满完成。
连环画《乐不思蜀》
但问题是,五丈原的告别之后该怎么玩呢?结果玩出了乐不思蜀的闹剧,这应该不是照着诸葛亮的剧本演的,他没有给锦囊,是刘禅给自己临时加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