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团长,丁伟在冀中为什么比李云龙多一千人?冀中没有楚云飞
八路军初上抗日前线的时候,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地区,一一五师在晋察冀地区,一二零师在冀中地区。后来因为战争形势的发展,一二零师被调回晋绥地区,掩护陕甘宁边区,一二九师主力仍在太行山地区,但分兵一部进入山东地区,由徐帅率领,一一五师也分兵一部进入山东,后来在山东一度出现指挥体系紊乱,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但每个部队的发展很显然都受到了自身所处地区的敌情,民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对而言,一二零师再被调回晋绥地区之后,发展情况是不太好的,人数也不如其他根据地多,就是因为一二零师所处的晋绥地区地瘠民贫,人口也比较少,部队发展起来比较困难。而一二九师在抗战期间发展最好的其实就是陈再道所处的冀南地区,虽然敌情复杂,但是人口多,所以部队发展比较好。
丁伟一开始的时候是在冀中地区,冀中军区原本是一二零师的防区,一二零师调回晋绥地区之后,改为隶属于晋察冀军区,是晋察冀根据地的二级军区。这个地区和冀南地区,山东地区一样,相对其它根据地来说,经济更发达,人口更稠密,所以部队发展起来就更容易一些,扩张更快。这是李云龙所处的晋西北地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冀中和冀南地区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在于,这个地区在抗战之前并不是某个特定军阀长期经营的根据地,所以控制也并不严密,保甲制不够深入,在抗战爆发后,八路军进入这个地区后,动员起来没有那么困难。晋西北是阎锡山长期经营过的地区,所以社会形势不一样,八路军动员起来就要困难一些。
比如在冀中和冀南地区,抗战前期在这一带的国军敌后游击部队名义上统属于河北省主席鹿钟麟,但是鹿钟麟手上没有什么主力部队,不像山西的阎锡山,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有自己的军队。比如李云龙的防区和楚云飞始终比较接近,双方之间是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的。而在冀中和冀南地区,则连楚云飞这种有正规建制的国军都没有,只有一些在日军和国军之间摇摆的地方势力,八路军只要打鬼子,就能扩大影响就会吸引很多人参加。
而且,冀中地区和冀南地区相对来说,气候条件也更好一些,不太容易遭受水旱灾害。在华北地区连续遭遇旱灾的时候,华北地区其他抗日根据地的情况都很困难,但冀中和冀南地区却有能力筹集粮食支援其他解放区。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和冀南地区也还是中野和华野重要的兵源基地,其地位仅次于山东根据地。比如解放战争后期一直以地方部队名义参战的冀鲁豫纵队,主要就是冀中和冀南地区的部队。
不过,就抗敌的有利条件而言,冀中和冀南的条件就不如那些依托山区建立的根据地了,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部队发展起来很快,但是因为无险可守,日军的交通网容易保持,而八路军在这一带只能以地道战,地雷战这种形式作战,基本上都是游击战,稍微集中一点的正规军部队是很难持续存在和作战的。丁伟被抽调回延安学习,就是因为当时部队都已经分散开来打游击战了,以正规军形式进行的运动战比较少了,丁伟在不在都行,所以才能走开。
所以,别看丁伟说他在冀中是二千多人的大团,不稀罕老李的新一团,其实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冀中地区部队数量是多,但是并不集中起来打仗,丁伟这个团长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到了晋西北就不一样了,虽然地瘠民贫,人口稀少,部队也只有一千多人,但是集中起来打仗的机会多,丁伟这种闲不住的家伙的发挥空间大。也就是说,虽然老丁嘴上说不稀罕,其实心里是很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