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成汤伐桀,夏桀未战而败

千古之谜:成汤伐桀,夏桀未战而败

2021-09-17 10:21·严维权

成汤伐桀 ,桀未战而败

吕氏春秋. 慎大》“伊尹以告汤,商涸旱,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师东方出于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身体离散,为天下戮。”

列女传. 夏桀妹喜》“诸侯大叛。于是汤受命而伐之,战于鸣条。桀师不战,汤逐放桀,桀与妺喜嬖妾同舟流于海,死于南巢之山。”

淮南子》《竹书纪年》《太平御览》《帝王世纪》“汤来伐桀,以乙卯日战于鸣条之野,桀未战而败绩。汤追之大涉,遂禽桀于焦,放之历山,乃于妹喜及诸嬖妾同舟浮奔于南巢之山而死。”

成汤虽有27征,但非为伐桀,而是子弄父兵,为父作战。以臣弑君,以下反上名:伐,而天子正下,是曰:征。

《史记.正义》《括地志》皆认为庐州有巢湖,即成汤伐桀于南巢是错误的。因为《淮南子》:“成汤败桀于历山(章丘),与妹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是成汤护送夏桀到南巢散兵镇。

成汤伐桀,战在乙卯,岁在大火,是为壬戊年;武王伐纣,成在甲子,岁在鹑火,是为辛未年。

《孔传》:“桀都夏邑,汤升道从陑出其不意,陑在河曲之南,鸣条在安邑之西”。

此鸣条不为山西运城之鸣条山,而是在昆吾之南。“昆吾夏桀”尧时实沈,夏桀之都,是为帝丘。商丘,尧时阏伯之都,实沈、阏伯,喾之庶子,兄弟不和,喾迁实沈于大夏,迁阏伯于商丘,商之为商,是因成汤在商发迹,由商地诸侯而成天子帝王,与商契无关连,他为桀子夏人之后。成汤伐桀,不在夏邑,而在昆吾之南的鸣条。

《疏》云:“安邑在亳西,汤当伐景而往,从陑而升者,乃自下而上,(自是从定陶向亳之路),陑当是山之名,历险迂(回),出其不意也。”陑应为有仍氏,耐也!

史记. 殷本纪汤乃兴师,率(众)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夏桀,……。汤(归)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报(汤),于是诸侯比服,汤乃踐天子位,平定海内。汤归至于泰卷陶,中垒作诰,既绌夏命,还亳怍《汤诰》。”

泰,泰山,卷陶,薛国、定陶,前夏时车正奚仲封地,后仲虺居所;中垒,雷泽、濮阳。

《周书.序》曰:“汤归,自夏至于大垌,仲虺作诰。”巢县有垌炀河镇。

以上几条文献,看似大同小异,实还是有所区别。《吕氏春秋》、《列女传》、《竹书纪年》、《帝王世纪》认为伐昆吾与伐桀是同一次战役。尤其是《帝王世纪》更为明显。唯有司马迁之《史记》“先伐昆吾,后伐夏桀”。桀都在昆吾南。

“桀师不战,未战而败绩”,为何又有“战于鸣条” 之自相矛盾?战是欲望,不战是结果。一是桀失民心,二,人们认为成汤是圣人,三,军士们认为你们父子间的事,于我们何干?四,两军不能战,伤人一千,自伤八百。反目为仇敌,父子对阵好尴尬,所以才会有夏桀未战而败绩,成汤也网开一面,事不做绝,给桀留了条后路,护送到南巢,三年后桀病亡,成汤对他进行厚葬举丧三年,下令民众“禁弦歌舞”,以示哀悼。

呜条未战何见得?因为成汤在鲁地汲郡濮阳与其父亲有一段关于民心所向的和平对话。

《逸周书》:“汤将放桀于中野,士民闻汤在野,皆委货扶老携幼奔(汤),国中(空)虚。桀请汤曰:国所以为国者以有家,`家之所以为家者以有人。今国无家无人矣。君有人,请致国君之有也。汤曰:否,昔大帝作道,明教士民。今君王灭道残政,士民惑矣。吾为王明之。

士民复(归),(汤)致于桀曰:以薄君之居,济民之残贱,何必君更?桀与其属五百人南徒千里止于不齐,民往汤奔于中野。桀复请汤,言君之有也。汤曰:否,我为君主明之。

士民复(归),(桀)重请之。桀与其属五百人徙于(山东章丘).鲁士民复奔汤。桀又曰:国,君之有也。吾则外人,有言,彼以吾道是邪,我将为之。汤曰:此君王之士民也,委之何?汤不能止桀。”

昆吾不是呜条,古人将二战合而为一。错误理解为同日战事。因前史有伐昆、伐桀两战“合二为一” 之错误,故后人便有鸣条、南巢两址之争讼。

现在看来,成汤伐昆吾先是从商丘出发,濮阳向北,经定陶薛国向西,然后在昆吾南鸣条进行了对阵,夏桀不战而败后,而后被流放到安徽巢县卧牛山下放王岗。雁过有声,人去留名,地以人名,人以地传,巢县有汤山,汤王村。

成汤,夏桀之子,其母夏桀之元妃,后因有了新欢后,而弃汤母,汤母投于洛水亡

北京:国家博物馆古代文物展009

,所以成汤伐桀!又因有父子之情,所以没把事做绝,而不像周武王那样对纣王鞭尸。所以古代历史学家才会有:“成汤伐桀,渐有惭德;武王伐纣,未见善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