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委中的功效和作用
委中穴是治疗腰背疼痛的要穴,委中穴可以艾灸.它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委中穴意义: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水气,亦即是血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大部分散热冷降后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上行委阳穴。
委中穴功效:分清降浊。委中穴有清热凉血、舒筋通络、祛除风湿、舒筋活络、泄热清暑、凉血解毒的作用。
主治疾病
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委中穴主治腰腿、肠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等。
现代又多用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急性肠胃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等。
委中穴主治中暑,衄血,癫痫,疟疾,下肢痿痹,膝肿痛,腰脊强痛;以及急性胃肠炎,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等。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肠炎,肠炎,腹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癫痫;
皮肤科系统疾病: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
运动系统疾病: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腓肠肌痉挛;
其它:中暑,疟疾,鼻出血。
穴位配伍
委中穴配大肠俞穴治腰痛。
委中穴配肾俞穴、腰阳关穴,有强腰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委中穴配曲池穴、风市穴,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主治湿疹,疔疮。
委中穴配阳陵泉穴,悬钟,有补髓强筋,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方法
一般直刺0.5~1.0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直刺0.5~1寸,局部酸麻胀重,有麻电感向足部放散。
艾灸方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委中穴解析
委中穴为经穴名(Wěizhōng BL40)。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委中别名郄中、血郄、中郄。属足太阳膀胱经。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的下合穴,五行属土。四总穴之一。委即弯曲,中即中间,此穴在腘窝横纹中点,故名委中。
委中穴意义
委中。委,堆积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吸热后的上行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
腘中。指本穴所在部位为腘窝横纹处中点,故名。
郄中。郄,孔隙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郄中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聚集,出入缓慢。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的输出输入皆较缓慢,如从孔隙中出入一般,故名郄中。
血郄。血,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也。郄,孔隙也。血郄名意指本穴气血为膀胱经水湿吸热后的气化之气,亦即是血的气态物。
膀胱经合穴。本穴物质为膀胱经气血汇合而成,故为膀胱经合穴。
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特征。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有土的不动之义,故其属土。
附注:足太阳经所入为“合”,合穴,属土。
特异性: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胫踝后皆热,取委中央。
《类经图翼》:大风眉发脱落,太阳疟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然,汗出难已,头重转筋,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遗溺,小腹坚,足软无力。凡肾与膀胱实而腰痛者,刺出血妙,虚者不宜刺,慎之。此穴主泻四肢之热。委中者,血郄也,凡热病汗不出,小便难,衄血不止,脊强反折,瘈疭癫疾,足热厥逆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
研究进展
针刺委中对膀胱压力有双向调节作用。一般可使膀胱压力下降,对尿潴留者,可使之升高。
对细菌性腹膜炎,针委中可使白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病灶区腹膜粘连、炎性细胞渗出迅即停止,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明显提前。
腰背痛:针刺委中、昆仑,治腰痛587例,有很好疗效。又有用电针委中、肾俞等,治疗102例,有很好疗效。还有在委中刺络拔罐,治疗腰背痛100例,有较好疗效。
针刺实验性细菌性腹膜炎家兔的“委中穴”,可使白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灶区腹膜粘连减轻,炎性细胞渗出减少或停止,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明显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