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苏小巷——闾邱坊巷
从史家巷穿过皮市街,就到了闾邱坊。1956年,我升入2年级,我们全家搬到了閤村坊16号,每天上学要穿过闾邱坊,到史家巷小学上课;下课又要穿过闾邱坊回家。我班有4位女同学住在闾邱坊,下课后经常到这些同学家中做作业,然后疯玩,玩什么?造房子、丢沙袋、捉迷藏等。那时的小学生,自己背书包上、下学,小巷子里也没有自行车、电频车,行人也不多,基本没有家长接送。学生的学业也轻松,课余时间都是在一起玩。
闾邱坊巷位于因果巷北面,东出皮市街,与史家巷相对;西出人民路,与閤村坊相对。闾邱坊为宋代古坊,北宋时期朝议大夫闾丘孝终所立之坊,就在巷内,因此名巷。闾丘(邱)孝终字公显,苏州人,曾任黄州太守,与大诗人苏东坡交往甚密,经常在一起赋诗为乐。《吴趋访古录》载:“东坡谪黄州,孝终为太守,往来甚密。”苏东坡经苏州,必定造访闾邱孝终,并说:“苏有二邱,不到虎邱,须访闾邱。”闾邱孝终被名流如此推重,辞官后与崇大年等人以耆德著称乡里
缪康寿故居位于闾邱坊巷2号,建于清末民初,是一座四进三开间的深院庭宅。原来遗有临街的石库门,留有砖刻“诗礼传家”4个字,下款是己亥春立。缪康寿(1891-1956)祖籍山东,后寄籍吴县唯亭,是苏州著名的中医内科医生,对医治伤寒等症有独特的经验。缪出生于书礼世家,幼读经纶,对古训“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有所感染。民国9年(1920)投拜苏州著名内妇科医生郑燕山为师习医,经历五个寒暑攻读医书,刻意钻研和临床实验,学得了较大的医术,尤其对伤寒诊断造诣更深。民国14年起在闾邱坊巷2号独自开业,直至1956年病逝,行医30年整,医术精益求精,医德崇高,对人和蔼可亲,对病家精心诊治,被誉为“当代扁鹊”,家中藏有“济世度人”、“果真扁鹊”的横额,挂在第一进正厅中央。现缪宅基本无存。(第二、三段落资料摘录自网络)
“纸大王”巴西华侨詹沛霖故宅,位于闾邱坊巷4~6号。解放前称“纸大王”的詹沛霖(亦叫詹沛源,也有人叫他纸老虎)在上海开设造纸厂两处,自己经营一家,另一家交由儿子詹家驹执管、兼任厂长。詹沛霖夫妇于1943年购得此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私房进行改造时仅保留门厅及西路花厅,其余都被他人占用。直到2002年,政府落实政策,西路房产归还,詹家出资17万元将住户迁出,花80万元修复后捐给了市福利院。当时房管部门欲将东路建筑改造出售,詹家又出资20万元将房屋收回,并花100万元重建后再次捐给福利院。(以上资料摘录自网络)
詹宅是一座五进八开间的深宅大院。临街正门石库门上有匾额题“紫气东来”四字,从边门通闾邱坊巷,整幢宅院保存完好。詹沛霖先生原籍安徽,解放前移居巴西,虽处海外却长念祖国,自1983年以来,关心福利院孤老幼童,年年捐钱赠物,事迹感人。他的儿女家驹、家骏、家骅、龙珠、明珠五人也先后侨居海外,并深得父母仁爱之心,除了在福利院捐建“沛霖”、“莼君”两楼,又赠闾邱坊巷老宅。所以在厅堂修复之日,取名“五爱”,主楼则名“家驹”,以此纪念楼主人。(以上资料摘录自网络)
现闾邱坊4号,大门紧闭,石库门上方匾额题“五爱堂”,无法探视宅院内部情况。
东侧一排小洋房就比较精致。在上世纪20年代,苏州一富商买下了闾邱坊巷这块地,建了几幢与苏州人家不一样“联排别墅”。可说是中西合璧的产物,青砖外墙,却带有四合院风格;屋顶是青瓦,地板却是欧式的;窗为明式雕花,卫生间却是先进的化粪系统。40年代,这排中西合璧的小洋房,被上海一家胡姓姐妹俩买下,一住就是五六十年。如今,这排九十高龄老式洋房,已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古建筑,还吸引了国内一些剧组前来拍摄电影电视。
古老的建筑配上了洋气的防盗门,煞是好看。
闾邱坊16、17号中间的走道,又像一个天井,连接了两幢别墅。
巷内11-21号,是“苏州邮电局”旧址。该建筑青砖外墙,二层东西大约30米,南北宽约10米。建筑正厅有四根罗马式廊柱,上有露台及栏杆。
“苏州邮电局”旧址建筑东立面。
“苏州邮电局”建筑旧址西立面。
“苏州邮电局”旧址大门边立体建筑面
双井,又叫金泉。民国15年4月5日晚11点,闾邱坊巷内三珠街口65号居民叶汝林家因夫妻口角,当晚没有熄灭煤油炉,炉上药罐翻下,致使炉内火油上冒烧了其他东西引起火灾,全家8口及邻居唐姓老太同时死亡。救火中“同安龙社”义务救火员史金奎,因为电线烧断坠下触电身亡。民国21年(1932)当地居民纪念为救火舍身的史金奎而捐资挖建双井,井旁原有水池和5块井碑。(以上资料摘录自网络)
居民仍在用“金泉”水洗洗刷刷。我记得井旁一户人家是我苏中一位学姐的旧居,她现早已搬到别处居住了。双井西边一户人家是我小学同班好姐妹林涌珍的家,斜对面是我小学同班另一好姐妹张玉英的家。那时放学后,经常到她们两家去玩。但现在再去寻访,那几家的房子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60多年的漫长岁月过去了,“苏州邮电局”旧址还在,“双井”还在,住在小巷中的4位同班女同学毕业后各奔东西,至今也无处寻找。这4位女同学是:洪文元,个子小小的,住在闾丘坊东头;林涌珍,住在双井边的一户人家,我还保留有一张和她在园林里的合影;张玉英,住在林涌珍家斜对面,有个姐姐叫张水英,好像在东吴丝织厂工作;张玲莉,住在闾邱坊西头,从外地转学过来,家中兄弟姐妹很多,后搬到白塔西路一幢楼房里。我真的很想念你们!
这是我和林涌珍老同学在拙政园的合影。
程继高故居位于闾邱坊巷50号,据传,程继高曾是解放前交通银行苏州分行经理。该建筑建于清末民初,是一座砖木结构五进三开间的庭院。原来第一进临门已拆除,只留有架空屋梁和圆木庭柱石鼓礅8座。第二进为砖木结构,梁柱油漆一新有翻轩,原貌保存较好。曾为苏州市邮电局线务处征用。故居第三进3开间,梁上雕刻精致花纹,留有古式雕花木门2扇。第四进是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分东、西厢楼,木扶梯台阶。楼房高大雄伟,原貌没有改变。第五进,是民国初年改建的三层老式洋房,已经与第四进隔断,由祥符寺巷出入,现均散为民居。(以上资料摘录于网络)
“程宅”现已修缮一新,但还未完工。那天走过,大门开着,我进去看了一下。这是大门和门厅,有一个院子。
这是中路第一进,有楼梯可上二楼。东路和西路也都修缮了。因里面有很多建筑工人,不便仔细观看,拍了两张照片就退出来了。
闾邱坊53号是一幢民国小洋房,我记得是我苏中一位学哥的家,我曾有事到他家去过一次。
53号洋房的上部建筑立面。
作为举世闻名的“丝绸之府”,苏州这座城市可以说是靠丝绸发展起来的。在苏州,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丝绸的气息。三关六城门里,依然能够依稀地触摸或感受到与古代丝织业相关的各个时期的历史遗迹、遗址、遗物。据考证,苏州城内至少还留存着百余处与苏州古代丝绸生产有关的场所、街、坊、巷、桥、官府织局、丝织工场、碑刻等,这在世界丝绸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闾邱坊的西段连人民路的东面一大片是原“苏州东吴丝织厂”的所在地。苏州东吴丝织厂创建于1919年,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集织造、纺丝,服装等生产能力于一体,曾经是以生产出口真丝绸和各类交织花色绸以及化纤织物为主的全国丝绸行业大型骨干企业和出口定点单位,也曾经是丝绸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企业。
苏城曾经有过丝织业的辉煌岁月,不过,进入21世纪,苏州丝绸制造真正意义上的没落,是随着东吴丝织厂、苏州振亚丝织厂、光明丝织厂、新苏丝织厂这曾经的四大绸厂的破产、倒闭与被收购。
现在小巷子里还留存有东吴丝织厂高大的厂房围墙和残存部分厂房。东吴丝织厂用于生产的全部织机和配套设备由吴江鼎盛丝绸公司收购,原东吴厂的管理、技术、操作人员也被引进鼎盛。就此,苏州东吴丝织厂的部分传承得以延续,这个曾经在80年代就在苏州率先建造了17层的高层公寓楼的企业,(当时苏州还没有高层的住宅房,连小高层都没有)这个曾经最早有进出口自主权的老牌丝绸企业,黯然消失于江湖。(以上资料大部分摘录自网络)
部分残存厂房
残存厂房和围墙
部分厂房围墙
残存厂房,中间的圆洞是当时车间的排气扇的位置。从这圆洞中仿佛听到了当年振耳欲聋的机器声,仿佛看到了轰轰烈烈的工作场景。
残存厂房的百叶窗。看到苏州有很多废弃厂房改造成了多种模式的共载体。苏城百姓对这些国企,如苏纶纺织厂、四大丝织厂、四大名旦企业(电视机、冰箱、电风扇、自行车)着实是有深厚感情的,这些企业的产品与家家户户都有关联,和百姓的吃、穿、用有紧密的联系。利用这些厂房,真应该建一个“国企博物馆”,让后人了解和记住这些企业对苏州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
从排气扇空洞中可看到部分厂房残留屋顶。我对“东吴丝织厂”还是很怀念的。我父亲是该厂力织技工,从解放前就进厂工作,直至1964年退休。他还希望我进厂顶替(当时工厂老工人退休允许子女顶替),我64年初中毕业考取了苏高中,我又喜欢读书,没去顶替父亲而工作(如去厂里当工人,我的人生要改写了)。我的大嫂、继母也是东吴厂职工。我继母在成品车间工作,我多次到车间里去过,车间里堆满了一匹匹的丝绸成品,工人们在仔细检查布面有否瑕疵。
东吴厂的大片厂房拆了做了停车场。可能这里靠近观前街,寸土寸金,做停车场主管方收入不错。
最近,政府下大力气和大财力对小巷子建筑立面进行了修缮,对周围环境也进行了改造和美化,粉墙黛瓦、幽静美丽的闾邱坊展现在你的面前。
巷子西面的一处建筑(52号)也修缮一新,古色古香。边上有一备弄,后面的房子很进深。看来原也是一座古建筑,但没找到这处建筑的任何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