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韵沁芳(第188期):楹联中的烟台·翠苑湖楹联赏析(二)
本期发《烟台晚报》(2020/12/04)
今日芝罘版
各位师友,本期我们继续欣赏翠苑小区翠苑湖楹联。
沐风亭联(一)
周峙峰 撰 叶崧光 书
倚亭漫剪湖天月;
傍岸闲梳杨柳风。
此联意境优美,遣词新颖生动。
上联写夜晚倚靠在亭中,观赏水波月色遐思的情景。“湖天月”,将月亮置于广阔的湖光天色之中来写,引人联想:天水相映,月光在水中荡漾,水光在月下潋滟,动静相宜,真有“月光如水水如天”之清远幽深。“漫”乃自由、随意之意。“剪”字运用巧妙,月色本不可剪,而作者想象中,可以任意剪裁那薄纱一般的月光,融入此刻的诗情,编织心目中最美的诗句。这样的遐思,是多么浪漫而自由啊!
下联写在亭边水岸沐浴清风的情景。“杨柳风”一词,古诗词中是指春风,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诗僧释志南《绝句》),此词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风是有颜色的,是那杨柳一般的、充满活力的绿色。在月明之夜,这风应当是清爽怡人的,带着杨柳的柔和、草木的芬芳,轻轻拂过我们的鬓边。
“闲”写悠然自得的心情,“梳”出语新鲜,更奇妙的是,“梳”与“杨柳风”搭配,则更具形象性。我们不妨想象:手指随意地滑过柳丝,那清凉如水的风儿在指尖翩然缠绕,仿佛此刻的时光,透明,带点微微的湖水蓝和杨柳绿,又悄然飞走……
就扣题而言,此联为“沐风亭”而题,扣题很紧。上联,有风吹动水面、花木,其上的月色方可随之具有灵动之态,如此,方可实现“漫剪”,随着月光的移动而自由想象,寄托情怀;下联则直接写风和作者对风的感受。
此联妙在想象丰富,用词新颖,有两个最大的亮点。一方面运用“拟物”手法(月色可剪、清风可梳),意境清雅新奇。尽管表面上一“剪”一“梳”是作者的主观想象,但这恰恰写出了“湖天月”和“杨柳风”的风姿与神韵,使它们生动、鲜活起来。另一方面,全联画面富有立体感,上联的视角从湖面到天上,一轮明月将天地连在一起,这是纵向的;下联写微风从湖面吹来,穿梭在杨柳枝条之间,又是一道横向风景线映入眼帘,一纵一横,画面顿时立体、生动起来。这是典型的诗人之联,体现了作者周峙峰老先生为诗的风格。
沐风亭联(二)
贺宗仪 撰 宁兰智 书
胜境纵情非一己;
良宵对影约三人。
此联本为近月亭而撰,后被悬挂于沐风亭。联语对仗工稳,化用诗句,妙趣横生。“胜境”是空间,“良宵”是时间,“纵情”是写所感,“对影”是写所见,一内一外,很见章法。
上联言:如此美好的情境中,纵情观赏,不应只有自己一人。那么还有谁同享乐趣?下联以“对影约三人”作了回答。该句化用了经典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李诗原意表达的是一种苦无知音的孤寂之感,而此处,虽然也约月、约影,但与上联结合看,并无李诗的“独酌”之悲,反而有宁静、悠闲之趣。
试想:对现代人来说,待白日的喧嚣散去,独坐亭中,暂时离开快节奏的生活,获得片刻的宁静,让心灵回归桃源,享受好风如水、月色如银的清宵,这是何等自由而美好!也许,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一方桃源,让湖光山色洗去我们精神的尘埃,回归本真。如此,我们方能不忘初心,更好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