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日常打卡,年度第13次。
重复得多了,成为习惯,也确实没有了新鲜感。
习惯于写篇文章记录一下,却想不出什么词汇、观点,翻出一篇旧文改改重发,也为回应近期的一些讨论。
文中所列种种现象,为大家讨论所得,请谨慎对号入座。
近期,被拉到了一些献血交流群里,群里都是献血者或者献血的宣传者,其中不少是长期献血者,也有少数的新加入的献血者,应该没有非献血者。
每个群里的讨论一直很热烈,大家表达了各种各样对于献血的认识和看法,有平静的讨论,也有激烈的碰撞,偶尔还会有剧烈的冲突。
进一步验证了这句话: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总会有左中右之分,立场观点看法不同。
看得多了,真的也影响自己对于献血的认知。我不得不退出了一些讨论群,仅保留了一个分享群。
在今年2月份,因为与陈东森有过密切的交流,谈到了献血观这个话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与世界观对应,献血观就是人们对于献血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形形色色的献血者中,有哪些献血观呢?
这是深圳童乐跑团的陈东森一直坚持的观点,也是大多数献血者的观点。“我个人深切感触,唯有发自内心的'恻隐之心、乐于助人’,才能长远稳健的支持无偿献血,不论是在平时、或特殊时期……”他认为,恻隐之心,就是唯一的献血的初心,除此之外,不应该别的目的。对于大众的献血观,他表达了担心:大家探究内陆“无偿献血宣传的出路在哪里?”观察众人留言,许多人的思维,仍停留于 “如何推出激励措施…”然而却未能真正思考~“如何激发社会大众的恻隐之心…”献血者中,确实有一些人过于看重献血的回报,特别是纪念品,补助,待遇等物质回报。其实,献血机构对于献血者,都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回报和精神鼓励。献血是无偿的,一般会给一张证书(现在可以用电子献血证代替了,但会并行),疫情期间还有感谢状和纪念品。如果捐献血小板,还会提供交通补助,一般是每个单位100元。除此之外,有的城市还会有为资深献血者提供“三免”等一些激励献血者的政策,而且这些政策,有的城市有,有的城市没有,又造成了献血者心理不平衡。深圳是无偿献血最好的城市,没有这个政策,济南也没有,我身边的一些献血者对此念念不忘,期待这个政策尽快在本市落地。在团队献血中,有的单位为了完成指标(这个指标在评选文明单位等是有用的),用高价值的补助诱惑职工献血,这破坏了无偿献血的“无偿”原则,是更应该制止的行为。对此,我的观点是,在当前民众献血意愿不高的前提下,为献血者提供如三免之类的鼓励政策,是社会对于公益行为的认可和鼓励,也凸显了对献血者的尊重。人人都希望被尊重,这是一条简便的获得尊重的途径,会吸引一些人加入献血队伍,当前条件下,是积极的政策,但需要根据实施效果及时进行评估和调整。对于交通补助,我觉得是有必要的,因为交通费会成为献血这一志愿服务的成本,献血者的主要贡献是血液,这种奉献不应再附加其他的经济成本,这些成本理所应当地应由采血机构承担。现实情况是确实有不少献血者需要从很远的地方赶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驾车,这笔费用会实实在在发生,对有些献血者也是不低的费用。固然可以因人而异解决交通费,但一刀切的补助是简单易行的做法。如果献血者觉得这笔补助超出自己的成本,可以采取另外的方式“解决”掉它,我的做法是,用到其他公益的领域,比如助困,助学,救灾等等。培养献血明星有助于鼓励民众献血,但需要这些明星将正能量用到献血等公益事业上,如郭明义等人就做到了这一点。但也有精明的人,会以献血为名义追求个人“出名”,进而谋求个人私利。这些名号“利用”好了,是可能名利双收的。现实中有人会做出夸大宣传,虚假献血等不当行为,有的人搞献血量换算的数字游戏,拿着有一段时间1个血小板抵8个单位的换算公式把自己的捐献血小板都换算一遍,以前有算出来的万元户,献血圈里,也有算出来的状元。这些需要防范和警惕。还有极少数献血者,不为名利,为虚荣心,追求在献血队伍中的“江湖地位”,个人英雄主义,盲目攀比献血量,甚至违规超献,也有个别因无知和盲从而违规超献的情况。这一类献血者虽然数量很少,但对于无偿献血的潜在危害不小,因为这些人一旦爆雷,他们褪去了光环,无偿献血在民众中的“无私”形象和安全感也会大受影响,反而会使得未献血者顾虑献血安全,而不敢献血。所以,这些问题一经发现,必须及时提醒、制止、纠正。有的献血者献血是为了救亲人(或同事,朋友等熟悉的人)。当血库紧张时,很多医院会动员病人家属朋友去献血补仓,让病人早一些用上血,这些人献血的初始目的是救助自己的亲人,而非出于“恻隐之心”。这些献血者最终会分化,有一些人从这次应急献血经历中,认识到献血的价值和血液的短缺的现状,自觉地转为固定献血者,还有一些人认为自己献的血就是给亲人用的,反过来会指责采血机构不负责不尽力,有可能转而去黑无偿献血。单位集体采血,仍然是很多城市的重要供血来源,有些单位采取了分指标等简单粗暴的做法,很多人为了在领导同事面前不丢面子,被“绑架着裹挟着”去献血,做了自己不情愿的事情,带来的献血体验肯定是负面的。当国家面临大的灾难,比如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多难兴邦,会激发人们的爱国心责任心。我为祖国献热血,就是献血的动力,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往往灾难褪去,这份献血的热情也就消退了,根本原因是没有看到血液是易耗品,是常用品,不只是灾难中的需要,是日常中大量病人需要。所以这种出于为“国家分忧”的献血观,如果不能持久,则看起来是“大爱”,实际上是“狭爱”,根源还在于未触及“恻隐之心”。在推动学生群体献血时,我也遭遇过困惑,如何把握鼓励学生献血政策的“度”。面对校园献血萎缩的局面,很多学校采取加素质分等激励政策,学生在评优评奖,发展党员等方面给予加分,这些政策是对其向善行为的肯定,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必须把握其中的“度”,不能过度使用,否则会助长学生的功利之心。最高的境界是不需要这些政策引导和鼓励,学生也能自觉参与其中,其获得的回报是爱心助人与奉献社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我在齐鲁工业大学能动学院的实践就做到了这一点。(热血能动,薪火相传)这些献血观的种种表现,是有其存在的土壤的,献血观也是一种道德观,文化观,不能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人性善恶,利己与利他,这些都没有在社会层面达成共识,映射到献血观里,肯定会有激烈的碰撞和冲突。无偿献血本来就是一件利己利他的行为,从恰当的角度回应这些献血观,也会戳中个体的精神需求和个体诉求,获得关注。当前,关注无偿献血的群体太少,先有多数人的关注,其中一些人会理解,有更少一些的去认同,这是可以接受的衰减,总比现在少有人关注要好一些。理想的结果是:大众关注,少数参与,参与者全部发乎“恻隐之心”,都有为公为仁的献血观,这反过来会推动社会道德水平、文化水平的提升。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真心为救病人而献血,不求回报。在我的人生中,我经历过家人用血,更看到了很多病人无奈的求助的眼神,也做过统计,知道缺血的状况,献血是正确的选择,是必须要去做的事儿。2.献血的同时考虑宣传,所以我会“作秀”“作文”给他人看。“做人要低调,行善要高调”。有时候自己献血的同时,也有意做给别人看,写给别人看,这个目的不是为了宣扬自己,而是让大家个站在我的视角上去认知无偿献血,想法设法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3.实用主义。对于献血的一些鼓励奖励政策,我个人不看重,但并不反对,这是面对“利己”和功利思想占主流的现实情况的有效举措,但必须把握好“度”,并作出积极的调整。4.坚持赢得未来。陈东森说,“坚持做好一件事情,美好的事物就能发生”。无偿献血的宣传导向一定要转到激发人们的“恻隐之心”上来,当做这件善事,是出于人的本性,而非出于制度阶级阶层利益等的社会属性,无偿献血就能真正深入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