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无偿献血获奖名单公示之后,一篇赞歌声起,隐忧仍在!

昨天,全国无偿献血各奖项在医管局网站上予以公示。

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名单,果然又拖到了下半年,对比两年前的那次评奖,竟然还晚了2个月。本以为全国献血数据联网之后,统计工作也就是做个运算筛选,点点鼠标的事儿,结果竟然越来越慢。这个表彰前年和去年(2018-2019年度)工作的奖项,大概率又要拖到年底公布结果了。

这种拖延很让人无奈,会给名单中的人和单位会造成影响。比如某获奖者所在单位要参评文明单位,个人的获奖会有相应加分,但拖到年底,这个分数错过了统计时限,就加不上去。而一些单位的获奖,明明是A努力做这项工作挣得的,如果年内岗位调整,B顶替了A,等到表彰下来时,努力工作的A享受不到工作的成果,反而是尚未做什么工作的B摘了果子。都是拖延惹的错,唯有及时的评奖和发奖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名单公示之后,获奖者会努力都去找自己的名字,我也去找了自己的名字,还出现了两次。不希望被漏下,也没有特别的欣喜。这只是尽一个献血者的本分而已,多献一次,就能多挽救一个生命。
而受表彰的各个省市和机构心态则不一样,多数快速推出了文章,自我肯定表扬一番,满屏的赞歌声里,似乎自己辖区内的无偿献血问题一下子不存在了。不熟悉无偿献血的群体看过来,是看不到赞歌背后的隐忧的。
有隐忧吗?绝对有,大多数地区仍然在经历着血液短缺,很多的病患在焦急地等待着血液。这是不争的事实,大唱赞歌,不讲问题,粉饰太平,不借势强力召唤公众加入献血者队伍,就是对生命的漠视。
今天大众网的一篇报道(真·热血!全国这个拟表彰名单公示,山东及全部地级市入选!),讲到全省及地级市全部入选,顺便又把“425人给7岁男孩献血获评'省城好人’荣誉称号”、某中学学生给老师献血的案例列举出来,众人毅然撸袖献血,面向“本省有困难的个人”,同时也富有爱心,还向湖北给出支援。于是大赞,本省人民热血更热心。
乍一看,这报道没问题啊!实际偏题了。有两处偏差。
一是所列举案例,仍然在鼓励“为特定的个体献血”,鼓励“我为祖国献热血”,而忽视了大众用血者的持续不断的需求。再次申明,我认为,正确的献血观是“反正捐出去的血,是用来救人的!”“我为陌生的用血者献血,做健康的陌生人。”
二是缺少对名单中奉献奖获得者的尊重,只字未提他们的贡献。要知道,他们要执着地献血4000毫升(至少10次)以上,才可能获得铜奖,8000毫升以上,才能获得金奖,这份坚守殊为不易。而这些人,不会单单为7岁男童等某一个体而献血,而是为所有的用血者而献血。
受制于详细数据不可得,这些获奖者的实际贡献值不得而知,但他们肯定是为某省某市获奖做出最大贡献的那部分人。不给“好人”名号就罢了,至少应该肯定一下吧!
而如果对数据做进一步分析,会得出一个更可怕的结论,我们的献血者队伍并没有显著扩容,反而有萎缩的倾向。
2016-2017年度,71,123名金奖,84,991名银奖,235,855名铜奖,合计391969人。
2018-2019年度,无偿献血奉献奖589,953人,其中金奖106,136人、银奖128,982人、铜奖354,835人。
两个评奖期,各奖项人数增长均在50%左右。
而同期,献血人次年增长率3-4%左右(很奇怪是,我们国家从来不公布献血人数),这说明,在增长的献血人次中,获奖者(即固定献血者)的贡献比重显著增加,而新增的献血者数量有可能出现萎缩!
由此得之,大众参与无偿献血的热情没有看涨,看衰还差不多。
全国有59万人获得奉献奖,看似不少,实际上只有万分之四,即两千五百人中只有一个,一个人能熟悉到叫得上名字的人,能有2500个吗?恐怕没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自己熟悉的人群中,找不到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而主流媒体又很少关注这些献血者,他们也很难进入大众的视野,感不同身不受,无偿献血如何能获得大众认同?
2015年,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红十字总会、解放军总后勤部等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提高公民无偿献血的意识和参与度,到2015年,献血率达到千人口10人次;到2020年,献血率达到千人口15人次。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表示,“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健全血液保障制度,争取到2020年献血率达到15/千人口。”
实际情况是,2018年,千人口献血11人次左右,2019年,千人口献血11.2人次,总献血人次逐年增加,也不过3-4%的增速,卫健委,哪里来的迷之自信,能从11.2跨步实现15啊!
既然定了15的目标,就该扎扎实实去实现它。肯定取得的成绩,更要看得到问题,找得出原因,拿得出对策。而不是“今天的你我还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