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55:善谋者胜,远谋者兴

今天再来聊聊陈平,这个汉初政坛不倒翁

材料(可略过,直接看白话):

陈平谢病。上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十一月,辛巳,上徙平为左丞相,太尉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

白话:

陈平借口生病引退。汉文帝安慰他,陈平说:“高祖的时候,周勃的功劳没有我大,不过,在诛灭诸吕的时候,我的功劳没有周勃大。我甘愿让出右丞相的职位给周勃。”十一月,辛巳日,汉文帝把陈平改封为左丞相,太尉周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

陈平是刘邦身边的谋士,知名度没有张良那么高,原因是刘邦给张良的褒奖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而他给陈平的评价是:“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

这造成了陈平被严重低估。

张良的大韬略,大战略确实厉害,以刘邦的识人之明,给之这样的夸奖不会过分。但陈平也绝对不差,甚至可以说,是和张良差不多级别的谋士。

有很多人说陈平的谋略都是阴谋诡诈,只是局部战术,我想说这类观点太过片面,可能不甚了解陈平和历史。

如果我们把陈平和张良放一起对比谋略水平,就必须要考虑到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时势的变迁

张良是在乱世中,协助刘邦夺取了天下,他的是争天下的谋略,之后他便淡出政坛。而陈平不仅在乱世追随刘邦,更在天下大定之后辅佐君王,维持了大汉王朝基本稳定,他的是安天下的谋略。这,其实很难分出高下。(我一直相信,守业更比创业难)

这也是陈平真正被低估的地方,更是他的实力所在,就是,他能够于变化无常的时势中,仍然屹立不倒,勇立潮头。

对于看历史,我有一个观点,就是:尽量剥离自己的情绪情感,客观地看。

我们看陈平的生平,他辅佐刘邦定天下,刘邦临死前还派他监军,震慑外戚和诸侯,拱卫刘姓皇室,结果他直接弃军投靠了吕后,促成吕后专权;吕后死后,他再次倒戈,协助周勃诛灭了吕氏,迎立了汉文帝;文帝坐上皇位后,陈平又抛弃了功臣集团,主动给文帝送上粉碎功臣集团的机会。

这种反复横跳的墙头草行径,至今为书生诟病。

但,一个客观事实是:陈平的每一次倒戈,都对稳定汉初局势,起着重要作用,避免朝局了动荡。

而且陈平自己也在每次倒戈中,稳步上升,三朝不倒,最终在丞相大位上善终。这是很难得的事情。

这种既谋国,又谋身的汉初政坛扛把子,厉害不?

为什么任凭时势变迁,陈平每次都能踩准时机,押宝成功?

不仅因为他看清了时势,提前预判了变化,更因为他没有思想包袱,他不忠于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他只忠于实力,谁最有实力,谁是赢面最大的那个人,那么陈平就是他最忠实的拥趸。

这个实力,可以是威望和势力,比如说吕后;可以是威望和军权,比如周勃;也可以是皇权和权术,比如汉文帝。

而且,历史走到汉初时代,天下和百姓需要稳定,这是大时势。刘邦英雄垂暮,皇权易主,假如最高权力不能平稳迭代,就容易产生动荡,这是小形势。大风犹起于青萍之末,更何况皇权更替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不谨慎对待?

与其固着于忠君观念,不如实事求是,因时制宜,谁是君不重要,谁最有君的实力,谁能够稳定局势,才重要。

所以,

刘邦死后,吕后背靠外戚,手握惠帝,实力最强,陈平会投靠吕后;吕后死后,吕氏衰弱,实力天平向功臣和诸侯倾斜,陈平又再次倒戈。

而每一届实力拥有者,由于陈平的加盟,都基本维持了政局稳定。

这就是陈平厉害的地方,对于势的把握,对于实力的忠诚,没有心理包袱。

等到了汉文帝上位,陈平又再一次上演倒戈戏码,把屁股做到了刘恒那里。

只不过不同于前两次的直接,这次倒戈,显得委婉。

陈平找到文帝,说要把右丞相之位,让给功劳最大的太尉周勃。看上去是陈平大度,其实是鬼扯,他是在给汉文帝递刀。

试想一下,文帝是作为弱势外藩,被功臣集团拥立为皇帝,虽说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但是,这帮功臣遗老,仍旧是文帝掌权路上的绊脚石。

尤其是周勃,他是太尉,手上有兵权。这让刘恒怕不怕?诛灭吕氏,周勃带的头;南北军的兵权,周勃只身拿下;文帝住进未央宫当晚,周勃还派人堵门。

这说明,周勃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啊。刘恒有这样的威望吗?张武、宋昌有这样的威望吗?没有。你说刘恒怕不怕?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啊。

怎么办?最好能撸掉周勃的兵权。

但怎么做呢?直接罢周勃的兵权,肯定不行,文帝都是周勃拥立的,屁股还没坐热,就想着要拿周勃开刀。这在其他功臣眼里是过河拆桥,得罪功臣不说,搞不好容易还引起功臣们反噬,影响到文帝的地位稳定。

那怎么办?

文帝正愁的时候,陈平把刀递来了,主动提议把右丞相让给周勃,给他来个明升暗降,帮助文帝夺了他的兵权。

文帝是个聪明人,二话没说,同意了。

于是,封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灌婴进为太尉。

这个灌婴是躺赢,平白无故升官,不知道当晚有没有喝两盅。

周勃看上去是赢家,实际最惨,兵权突然被撸,说明他的根基和实力所在都没了,虽说皇帝补了他一个右丞相,是个实权职位,可是他胜任不了,不是干文职的料。一个功高震主却没了兵权的将军兼坐不稳位子的丞相,就是落地凤凰,不如鸡啊。

看上去最惨的,是陈平。本来是个丞相,现在不仅相权一分为二,而且还屈居人下。但其实好处吃到饱的就是他陈平。

他虽然一时退让,但由于周勃干不好丞相,刘恒迟早免他的相,到时候这位子还得陈平来坐。其次,陈平通过这次主动递刀,委婉地向刘恒表了忠心,站了立场。

这对于刘恒来说,就是渴了来水,饿了来饭,陈平是大大的忠臣呀。有陈平的站队和这一系列操作,刘恒就能稳坐钓鱼台,继续捞取权力了。

试想一下,刘邦留下的功臣里,就这陈平、周勃和灌婴这三个还在发光发热,要是这三个人结成铁板一块,哪怕不对刘恒施加压力,刘恒也怕个万一啊。现如今,陈平出走功臣集团,投靠了文帝,对于文帝来说,正好初步瓦解了功臣集团。(所以陈平要做得委婉,不然打草惊蛇)

而且,就算周勃和灌婴勾兑到了一起,也不用怕,陈平可以在当中和稀泥,起到制衡作用。不过,我估计灌婴也不会和周勃走到一起,因为他这个太尉,一定程度上是陈平送给他的,搞不好陈平玩这一出,提前就跟灌婴打好招呼了。

再次,灌婴当太尉,他的威望是没有周勃那么高的。军中肯定有周勃的嫡系,这部分人不见得就会买新太尉灌婴的帐,如此一来,灌婴坐在那个位置上,稳不稳还得看造化。哪怕是灌婴想扩张自己的嫡系,踢走周勃的旧人,也需要时间。

这不就给了刘恒很大的操作空间嘛,趁着这一历史性机遇,刘恒可以加速分化功臣集团势力,把自己人逐步渗透进军政财各个部门,充分实现权力的收拢和稳固。

所以,你说在掌权者看来,陈平好不好?倒戈根本不是事儿。陈平同志是一心为国的大忠臣,是时时刻刻想着领导难处的好丞相,虽然服务过好几位领导,但是他始终保持着忠于国家的立场不变,为大汉王朝的稳定繁荣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为陈平的这次倒戈,汉文帝的地位愈发稳固。

当然,陈平也从中获得了实际好处。

十个月后,文帝免周勃相,进左丞相陈平为丞相,独揽相权。

陈平原本就是丞相,进无可进,为什么要为了迎合文帝,而多此一举,先退再进呢?

我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为了实现“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的政治理想,也就是稳定朝局,以安天下;

第二,自然是为了自身利益,那时的陈平以及第一代功臣们,都已是垂暮,再怎么跟文帝对立,也没几年搞头。

就算文帝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拿他们没办法,但是他们死了之后,可以弄死他们的后人。诸吕之乱,殷鉴不远啊。

陈平做为一个亲历过残酷政治斗争的谋略高手,怎么能不为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人谋划一番呢?

现在趁着功臣强势,文帝还弱势的时候,主动卖个恩情给文帝,既是在帮助文帝,也是在帮助整个陈氏家族。将来,哪怕是陈平过世之后,文帝看到陈平后人,说不定,就会想起陈平向他主动要求,让出右丞相之位给周勃的那天。

这就是陈平的谋略水平:谋身时,胜;谋家族时,兴;谋天下时,兴。

最后总结一下:陈平为什么能成为政治不倒翁?

因为他把握住了“势”,顺应了时势,而且他没有心理包袱,只忠于实力,谁拥有实力,谁的赢面最大,他就毫不犹豫地支持谁。至于平步青云,三朝不倒,则是他谋略的酬劳而已。

他眼里不光有自己,还有天下。

(0)

相关推荐

  • 汉丞相陈平是如何平定诸吕之乱 安定刘氏江山的

    汉丞相陈平是如何平定诸吕之乱 安定刘氏江山的 原创2021-06-23 15:18·尔多的历史人物志 陈平,汉族,阳武户牖乡人, 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后期平定"诸吕之乱",有 ...

  • 大意了!吕后去世两个月后,周勃、陈平等人...

    大意了!吕后去世两个月后,周勃.陈平等人发动了政变诛杀吕氏一族,他们要立一位新皇帝.他们觉得,新皇帝要比较弱势以便掌控.挑来挑去,选中了无能的刘恒,可万万没想到,一群老政治家竟然大大看走了眼. 在这场 ...

  • 灌婴:西汉骑兵部队的缔造者

    文 | 子玉 子玉聊史 上期回顾: 范增:七十岁入职,仕途坎坷 随着吕后的驾崩,大汉王朝无论是手握重权的吕氏家族还是蠢蠢欲动的刘姓诸侯王亦或那些愤愤不平被抢了蛋糕的"功臣派"们此时 ...

  • 汉朝功臣难以善终?汉文帝、汉景帝都曾打压功臣

                     刘邦称帝以后,往日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有部分都受到了猜忌.初汉三杰韩信被害死,萧何.张良只能明哲保身,就连刘邦最信任的樊哙也差点被被杀.或许站在刘邦的角度来看,他的疑 ...

  • 【文帝】三、二把手的威力

    汉文帝元年,正式入主未央宫的汉文帝刘恒心里还有个隐忧,虽然他君临天下,但是他这个皇帝外不能服诸侯,内不能制朝臣.虽然他压制了刘章.刘兴居这俩刺头,但是掌握不了长安的南.北军,这让刘恒费了一番脑筋. 怎 ...

  • 刘邦说周勃是老实人,可就是这个老实人,杀了刘邦的八个孙子

    刘邦说周勃是老实人,可就是这个老实人,杀了刘邦的八个孙子--杀光四个嫡孙,杀了四个庶孙. 汉太祖刘邦多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会让这样的人当托孤大臣?这不科学啊!其实是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有问 ...

  • 绛侯周勃:老实人的江湖

    文 | 子玉 子玉聊史 上期回顾: 古今多少事,都付歌声中 诛灭诸吕,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刘邦的推断没错,安定刘氏江山的确实是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派"(安刘氏者必勃也). 汉文帝刘 ...

  • 借吕后的情夫聊聊汉朝宫廷的事

    文 / 子玉 吕后还是吕雉时曾经有过一段幽暗的岁月,而陪她度过的是一个叫审食其的人. 彭城之战,刘邦五十六万联军被项羽的三万楚军打败,败得一点都不体面. 他曾想过拐弯去接一下家人,但这个时候都各自逃命 ...

  • 即位的当天晚上,汉文帝就连下三道诏书,将帝王权术运用到巅峰

    汉朝建立以后,朝局还算平稳,虽然有着些狡兔死,走狗烹的嫌疑,但并不影响刘邦整体的成就.刘邦在位期间注重恢复国力民力,休养生息,这片饱受战争之苦的大地第一次有了真正恢复的机会. 刘邦去世之后,刘盈登基. ...

  • 皇帝目送大臣下班是怎么回事

    文 / 子玉 代王刘恒被在长安发动政变的功臣派周勃陈平等迎立为皇帝,是为汉文帝. 这当然是喜事.统治一个代国和统治整个汉帝国,那感觉差远了. 刘恒从内心里是感激周勃他们的,没有他们发动的这场政变,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