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化史话:七、中国住宅产业化(14)
(3)住宅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住宅产业化,或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建筑、结构、水暖气电、装修等诸多专业领域。
光靠结构专业的人在唱“独角戏”,是演不成住宅产业化这幕大戏的。
另外,钢结构建筑不能只局限于“轻、快、好、省”。钢结构建筑还有其他任务,例如实现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智能建筑等。
微信之父张小龙在《微信背后的产品观》关于产品(研发)经理的素养中指出:“博而不专的积累。美术、音乐、阅读、摄影、旅游等文艺行为貌似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但是合格的产品经理需要广博的只是储备,以此才能了解和认识大数量的人群,理解时代的审美,让自己的所思所感复合用户的思维范式。以此为基础,设计的产品才不会脱离人群。”
“隐藏技术,永远展现简单的、人性化的、符合人类直觉的界面。开发不可以为了炫技而展示功能,产品不可以为了炫耀而功能堆砌。”
“炫技”和“炫耀”是建筑界(不论是建筑师,还是结构工程师)一个普遍的现象。
就像目前在高层预制钢结构领域,大部分专家、学者和厂商都炫耀“钢结构”预制产业化上,对于钢结构建筑系统,尤其是建筑美学(围护墙体)、建筑功能抛之耳后,避而不谈。这样的钢结构建筑只是“预制钢结构”,而绝不是市场所需要的“预制钢结构建筑”。
殊不知,“钢结构”是“与生俱来”的预制建筑,不需要太费脑筋去研究如何预制。
我最近经常调侃“钢结构”就像“汽车底盘”,“钢结构建筑”就像“汽车整车”。
“钢结构”(相当于“汽车底盘” )是卖给房地产商(相当于汽车整车厂)的。
“钢结构建筑”才是住宅市场上最终客户(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这些钢结构住宅研发企业没有想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只顾着去迎合政府、迎合产业政策,讨好“二房东”( 房地产商),不去讨好市场上真正的用户,为消费者开发适销对路的,真正的钢结构住宅产品。开发出来的钢结构住宅产品当然是不会被市场所接收的。
2、允许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标准
建国初期,以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几乎所有行业都是全盘照抄前苏联的标准和规范。
但到了70年代末,机械行业就已经跟上了国际形式,大部分技术标准都与国际标准接轨了。
77届学机械工程的学生都知道,他们在上大学的时候,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还是50年代从苏联抄来的标准,快毕业时,做了部分调整,刚参加工作就完全采用国际标准了,从1978到1982这4年的时间里,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完成了质的跨越,终于和国际先进标准接轨了。这里还有一个笑话,就是50年代我们刚刚从前苏联抄回了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标准,前苏联自己就采用了国际标准,也就是说中国在50~80年代,是全球唯一使用前苏联的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标准,因为连前苏联人自己都不使用了。
中国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也和50~80年代的中国机械行业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一样,是全球唯一以“极限状态三系数法”为基础编制出来的。估计前苏联也早就不用“极限状态三系数法”了。
改革开放初期,家用电器、汽车、电子通讯、IT等新型行业一开始也强调中国标准要有中国特色,当时的中国特色主要是降低标准,因为当时这些行业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过大,无法达到国家先进标准的要求。
中国在编制家用空调和空调压缩级国家标准时,一开始当然大家都认为要自己从头来,编制出有中国特色的标准。编着,编着就发现问题不对,既劳命伤财,又浪费时间,关键是我们的产品出口时,别人根本就不认可你费劲编制出来的标准,因而还是等效或完全采用国际标准为好。反正技术标准也没有姓“资”和姓“社”的问题。
到了90年代,这些行业基本上都已经赶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出口量剧增之后,能够等效或完全采用国际标准已经成为企业对外宣传的噱头和时尚,谁能等效或完全采用国家标准,不但能获得国内外订单,还能获得政府给予的奖励。
暖通空调(HVAC)的标准编制就更加具有戏剧性,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受到家用空调标准编制的酸甜苦辣影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的樊高定所长领着一帮技术人员苦战二年,直接把美国制冷协会的标准(产品、测试、试验室等)原封不动的翻译过来,直接应用,大大加快了中国暖通空调(HVAC)行业的技术进步。
像家用电器、暖通空调(HVAC)和汽车制造业,如果那个企业胆敢说自己不等效或不完全采用国际标准,就等于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当然,今天的家用电器和IT行业,我们的标准不但赶上了国际先进标准,甚至有的还超过国际先进标准,而被国际标准所采纳。但这一切都是以你可以进入市场,然后才有赶上的可能,像冷轧钢结构技术这样,一开始就用落后的技术标准把国际先进技术堵在国门之外几十年,那将是永远也赶不上国际标准的。
几十年来的现实已经证明,在中国,只要是等效或完全采用国际标准的行业,就都是国际竞争中的骄娇者;无法,或不愿意等效或完全采用国际标准的行业,就都国际竞争中的落后者。
现在的中国建筑业还无法向其它行业那样走出国门,所以建筑标准和国际先进建筑标准脱轨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反应到生产建设中。一旦要走出国门,所有问题就都会暴露无遗。
例如,目前北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澳大利亚(包括新西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冷轧钢材结构构件设计规范》基本都是采用允许应力设计(ASD)方法,、荷载和抵抗系数设计(LRFD)方法,以及直接强度方法(DSM)。
由于中国建筑结构设计理论、设计规范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建筑结构设计理论、设计规范截然不同,所以发达国家几十年来在冷轧钢材结构方面所积累的科研成果、实验数据、工程总结,以及标准规范内容都根本就无法与我们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相挂钩。如果母规不能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那么后面所有的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
美国的《住宅冷轧钢骨架说明性方法》是以美国的《冷轧钢材结构构件设计规范》为基础设计的,可操作性极强,不需要使用者懂建筑,也不需要使用者懂建筑结构,只要使用者认识字,就可以根据《住宅冷轧钢骨架说明性方法》来做建筑构件的选型设计。根本就不像中国的建筑规范,不但学建筑的本科学生看不懂,就是学建筑的博士生也要经过不断的培训才能看得懂。
如果要在中国发展冷轧轻钢建筑,首先就要解决设计规范问题,而按照中国87版或2002版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来编制冷轧轻钢建筑设计规范难度非常直大。即使能够很费劲的编制出来,我估计可操作性也很差,使用起来也相当吃力,最终会出现标准归标准,应用归应用,双方互不搭界的尴尬局面(即报建、报批采用中国标准,否则你无法通过审批程序,而实际应用却要采用国际标准,否则你就无法真正进行设计和制造),而且中国冷轧钢结构最终还是要走向国际市场的,自立门户是要吃亏的,其它行业已经有了先见之明。
现在冷轧轻钢建筑很难通过审图部门的审图,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国产设计软件(例如PKPM、3D3S等)来提供验证。
为什么没有设计软件,是因为按照中国目前的中国87版或2002版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很难编制出一套国产设计软件,即使是按照中国目前的中国87版或2002版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用手工也很难计算。
而国际通行的冷轧轻钢建筑设计软件几乎全部都是以美国钢铁协会颁布的冷轧轻钢规范为基础编制的,但是中国规范不认可它。
十几年来,中国厂商从国外采购大量的冷轧轻钢构件制造设备,以及它所配套的设计软件(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但是这些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软件都是采用设备制造国的建筑规范,无法被国内审图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认可。
改革开放之初,尽管“河上有桥,但毕竟雾太大了,看不清楚,所以要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当时强调要自己另起炉灶,费力费神的编制标准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但时过境迁,我们已经加入了WTO,已经与世界接轨,一切事情都看得拎清的很,况且标准又没有姓“资”和姓“社”的问题。所以就没有必要再另起炉灶,费力费神的编制标准,即使要编制,也要等我们这个产业做熟悉了,等了解了水深水浅,再去编制符合中国国情的冷轧钢住宅标准,也未尝不可,何苦一下子就把门封死,把国际上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标准拒之于国之门外长达几十年之久,使我们自己的产业发展不起来。
所以我十多年前就提出要等效或完全采用美国《冷轧钢材结构构件设计规范》(AISI 1986),以及《住宅冷轧钢骨架说明性方法》,但却遭到建筑行业人士的一致反对,理由是中国标准一定要自己编制。这样一来,在讨论标准是姓“资”,还是姓“社”的过程中,一晃就熬过了十几年漫长时光,以至于拖到2011年,中国才颁布了一本《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227-2011。
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227-2011第4.1.2规定:本规程中的承重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也就是所谓的“极限状态三系数法” ),光是这一条款,就足可以把国际上几十年来所积累的所有有关冷轧钢骨架的理论研究、科学实验、工程实践、规范标准统统拒之于国门之外。
如果中国建筑向国际先进建筑技术打开大门,可以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先进的建筑标准与规范,不用5~10年,中国的建筑技术就会发生突飞猛进的进步,住宅产业化、模块化建筑、集成建筑、钢结构建筑绝不会像现在这么艰难,几十年都停步不前。
中国住宅也绝不会再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砌块围护墙”在唱“独角戏”了。
早一点与国际标准接轨,就会早一点收益。这一点已经在其他行业得到了充分验证,中国的家用电器行业、IT产业、服装产业、汽车产业、玩具产业、汽车产业、造船产业,等等,都从与国际标准接轨中获益不浅。
3、尽快补上预制建筑和钢结构建筑教育这块短板
日本明治维新(1867-1868)时,日本天皇就主张“破除旧习……求知于世界”。
这里的求知当然包括现代建筑技术,明治维新不久,日本政府就聘请了一批西方建筑师,帮助日本引进西方建筑文明。
英国建筑师康德尔(1852-1920)远涉重洋,来到日本,在日本生活了43年,为日本培养了一大批建筑师。
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就采取走出去(出国留学和考察,涌现出一批像平井晴二郎、山东熊、长野宇平治、若山铉杰、横河民辅、下田菊太郎、佐野利器、这样的民治和大正建筑精英)和请进来(聘请外籍教授、建筑师、工程师办学和设计)的办法学习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短短几年,就与世界建筑潮流接上了轨,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4、开放中国预制建筑设计市场
对于低技术含量的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砖混建筑等,当然没有必要让境外设计机构和外籍建筑师和工程师参与,分这块蛋糕。
你如果到现浇混凝土建筑工地走走就知道,在施工现场很少能够看到“图纸”,为什么?因为在中国,现浇混凝土技术已经深深刻入所有行业参与者的脑海之中,不论是设计院的高工,施工现场的经理,监理公司的监理人员,施工队长(工头),乃至一名普通的农民工(绑筋、支模、浇筑等工种),现浇混凝土“技术”已经烂熟于所有从业者的胸中,不用看图纸就可以干活。
在现浇混凝土建筑施工现场,唯一需要看图纸的就是每天天还没亮,就匆匆忙忙爬到作业面,拿着图纸进行放线的施工员。
如果施工员放线迟了(或晚了),各个工种的工人可不等你,他们一干起活来,施工员就没法放线了,现场就会大乱,因为没有放线所有人都无法干活。
但是对以我们还不太熟悉的,高技术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否可以放开一个口子,允许境外设计机构和外籍建筑师和工程师参与中国预制建筑设计。
5、开放中国预制建筑制造和建造市场
对于低技术含量的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砖混建筑等,当然没有必要让境外公司参与,分这块蛋糕。
但是对以我们还不太熟悉的,高技术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否可以放开一个口子,允许境外公司参与中国预制建筑制造和建造市场。
或者象其他行业在改革开放初期采取的成立合资公司的办法,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的建筑设计、先进的预制建筑制造和建造技术。
6、增加对于预制建筑和钢结构建筑的支持力度
目前来看,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政策都是向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倾斜,钢结构建筑没有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或支持力度很小。
希望能够加强对于混凝土建筑的五大主要建材——水泥、石子、沙子、螺纹钢、红砖(或砌块)的制造和采集制定严格的环境监控管理。这样钢结构建筑才能与混凝土建筑公平竞争。
希望能够细化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措施——不准随便封闭城市道路搞工程建设,如果必须要封路,也应该是谁封路,谁掏钱补偿对城市运营(所有市民和企业受封路影响)造成的损失,这样预制装配式建筑才能与现场手工湿作业建筑公平竞争。
轻型金属装配式建筑的先驱者——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