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陈啊妮‍‍:被生活不断净化的词语和“自我”精神——胡佳禧的诗歌

被生活不断净化的词语和“自我”精神 

——胡佳禧的诗歌

陈啊妮

胡佳禧的诗注重细节的刻画,意象空灵,语言节制。在细腻有力的抒情中行文唯美又干净,他善用隐喻、通感、借喻以及修辞构架诗意,是一位让语言在思想纵深衍生的实力诗人。读诗人胡佳禧的诗歌总能在平常的语言中找到,或剥离出生活本质与情感,在相互融进的过程中抵达诗歌最后的本质,从而获得超体验的演变过程。这种体验能获得人生及认知的超然状态,这是作为一名诗人最起码的标准。诗人胡佳禧将这种异于常人的体验是隐藏的,其意义待于读者去发现,当然这种发现的过程具有趣味的性质,发现语言之美及意境之美。无疑诗人胡佳禧让诗歌整体极力避免那种繁琐的,口水式的语言而采取属于自我框架内的探索类型的诗歌。
在《老井》里诗人胡佳禧整诗采用了局部象征的手法,将无生命的“井”赋予特定的潜意识里具有精神内核的物象。“井”是静默的,内在灵魂丰富的体现也是因为外在的“在场”而瞬间丰盈饱满。这首诗明净端凝,内涵很深,诗人深刻地挖出了“老井”的精神内在,亦或就是它既不脱离物象原有的性质,又无处不成为伟大灵魂的象征。它是克制的、沉默的、也是人世最澄明的禅思者。深沉而虔诚的不是“井”,亦或就是一口生命的“井”,而它的里面注满了人类的太多希望,祈愿和膜拜,它是神一样的存在,佐证着五味杂陈的人间。
作为水的部分在呈现上是真实的,而另一部分的水是带有虚幻宗教性质的。而老井作为承载水的原生载体存在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在它转换的过程中水的性质同时会随着载体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敬香之人的会心一笑”,老井的贵气,以及对水的怀疑。无不映射老井的思想状态,当然作者在议论中添加怀疑也符合人类的情绪。作者有意抬升老井的神性,以这种神性同时展现出与真正的神的同属关系,在结尾作者用井口的圆很大程度上是在暗示读者,回溯到对水的怀疑,其实就是对老井及背后所代表的神性的怀疑,由此这首诗的思想脉络完全呈现出来即从顶礼膜拜到怀疑,再到对一切的怀疑心里上的原始本我的回归。
诗人完美的表达出深陷其中对于神及具象本身的述求,“老井在金壁辉煌的屋檐下/显得很有福气/一边听着诵经/一边接受阔绰大方的朝拜”。尽管这种述求多少透着愚昧的行为,同样这也是在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的行为模式。“老井的水干不干净没人知道/来过此地的人都很清楚/老井的井口很圆”,诗人在呈现的时候采取了投射疑问的方式,让文本整体瞬间有了反转的意味。此时的水已经和井口是两种不同客观存在的关系,或者说井口的圆将反转得到实实在在的响应。“圆”在这里代表什么?我们可以试着根据文本给它组一下词“圆润,圆滑、顺从”当然也可以根据文本具体行使到“圆”很显然这只是一种表面的,没有进入内核的“圆”,由此得到文本情感对整体的暗示作用,反转意味更强。
同样诗人胡佳禧《神性的芳香》也在文本的内部呈现出不一样的水的状态,而和《老井》类似都有神性,不同的地方在于水的构造上既是陈述者更是参与者,这里的神性是具有生活特质,它从泥土中来最后演变成“神性的大门”。对于读者来说神性的事物可以说是超体验的回归。我们完全可以触摸到它的形状,甚至气味,味道,嗅觉……“将祼露的灵魂紧收在曲径的中央/怕独自的灵魂左右摇摆/怕无知的汗珠体验没有营养的成分/怕肃穆的庙宇击败我涌向故乡的眼”。在诗人胡佳禧的眼里乡土是内在自我传递出神性使然,它能与灵魂产出碰撞成为诗之内在和外在燃放火花。“水声不断/水声的源头就能闻到芳香/这芳香一定是一个久闺深山的佛”。当水的常态演变成另一种常态时诗人诗人胡佳禧是自信的,这种转换的过程也是诗歌文本进行有效诗意渲染。在《额尔齐斯河》同样也提及水的大写意,大场景那种具有泼墨色彩的特性。“抬头/怕看不见河水/怕河水真的流走/河水不需要足够的耐心/河水不会怀抱落日/它没有/游戏的漩涡”,这里的水显然对周围场景共生状态,这种状态恰恰是理解一首诗的钥匙而不可或缺声色的过程中埋下了伏笔,却是最为关键的角色组成部分。它让整体思想提升了档次,同时也构建了哲学方面超体验小气候。
在超体验情绪的驱动之下于是就有了《生命》“几乎每天看到送葬队伍/吹吹打打/送走亲人/几乎每天夜里/在梦中/重演复制白天的场景”。关于生命体征的体验同时也间接反衬出人类生命落幕的一种必然状态。诗人胡佳禧用细腻笔法在陈述生命状态的同时引申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半夜醒来/对照亮光好好地看着自己的身体/总怕再次入睡/因为/醒来之后/最先想到的是更深的水/更深水里的清凉”,这里的水只是作为道具出现,诗人胡佳禧习惯于给予水各种变化的超体验融入写作之中,当然这绝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从生活体验中反复尝试发掘而来的。美国诗人奥利弗说:“诗歌中的自然既有神性,又要有自我体验”。从水源中不断净化的诗意和词语的诗人胡佳禧,正在验证这种写作体验。

陈啊妮,笔名叶子,居西安,长期关注现代汉语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创作和发展,在多家平台发表诗歌评论和诗歌作品。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