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总有一些人在默默负重前行!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33卷,汉纪二十五
汉成帝绥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

【原文】

议郎耿育上书冤讼陈汤曰:“甘延寿、陈汤,为圣汉扬钩深致远之威,雪国家累年之耻,讨绝域不羁之君,系万里难制之虏,岂有比哉!先帝嘉之,仍下明诏,宣著其功。(略)假使异世不及陛下,尚望国家追录其功,封表其墓,以劝后进也。(略)”书奏,天子还汤,卒于长安。

【译文】

议郎耿育上书为陈汤鸣冤,说:“甘延寿、陈汤为大汉在边远的异域血战扬威,雪洗了国家多年的耻辱,讨伐绝域不服从中国的君主,捕捉万里之外难以制服的强虏,难道有谁的功劳可与他们相比!(略)假使陈汤已经过世,没有赶上陛下当政的时代,尚且希望国家追录他的功劳,聚土高筑他的坟墓,以鼓励后来的仁人志士。(略)”奏章呈上去后,哀帝下令让陈汤回到长安,后来就在长安去世。

【解析】

上面这段材料是议郎耿育为陈汤鸣冤的上书内容,做了一点节选。
说起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话就是他说他的。
而他的功绩就是与甘延寿斩杀匈奴郅支单于,将其头颅悬挂与汉宫北阙,算是汉匈近百年战争浓密重彩一笔。
要放在现在,用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比是咱们的大兵把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某国鬼庙拆了,将其某些鬼的小木牌牌成灰,放到大炮里,然后嘭的一声。我的意思你懂吧!
扯远了,议郎耿育上书谈及陈汤,这还是涉及到汉成帝时期的一个案子。
彼时,汉成帝下令修建昌陵,数年下来百姓疲敝、怨声载道。
陈汤在其中负责拆迁工作,曾经他提议迁徙关东富户、豪强到昌陵,并且表示愿意以身作则带头迁徙。
此举就是当年的陵邑制度再现,毫无疑问此举得罪了大批人。
没多久后淳于长提议罢昌陵,同时陈汤贪污得有些过分,于是朝堂上几乎一边倒地对陈汤的弹劾,陈汤也因此被贬到外地。
严格来说,议郎耿育上书为陈汤鸣冤并不单纯是为了陈汤,而是以陈汤之事谈及其他。
所以,看上面材料要分三个角度或者说三个层次。
第一,对待功臣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
毫无疑问,陈汤之过与陈汤的功劳相比,如萤火之光与日月争辉。
因其过却陈汤贬斥到底,其中缘由且不说。
但是,将这样的有功之臣进行贬斥,毫无疑问并不是国家、帝王对待有功之臣的态度。
试想,人家为你出生入死,结果你这样对人家,怎么不叫人心寒?
何况古代还有“八议”之中的“议功”,对有功之臣可以适度免罪。
第二,对待功臣更是国家层面的事。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陈汤毫无疑问是个榜样。
如果他在汉武帝时代,绝对会捧到极高的位置,可惜生不逢时,又摊上这个事。
对陈汤的处置,极其容易让其他想建功立业之人心中打鼓。
自己出生如此,到头来还是会落得如此下场,那么还有必要去吗?
关于这个,我想起了《高山下的花环》(推荐诸位看看)里面靳开来这个角色。
他为了让战士们解渴,砍了越南人的甘蔗,不幸触雷阵亡。
在战后论功时,却什么都没有,理由就是他在战场上犯错了。
当时看这个片子看到这一段,心中很不好受。
现在再看陈汤一事,同样如此。
吾之英雄,彼之仇寇,若是让吾之英雄受了委屈伤害,那么此行此举又与我之仇寇有何异?
毫无疑问,陈汤作为一个标杆性、榜样性的人物,皇帝、朝廷层面对他的态度能够反应出很多的事情。
这个东西,上到千年之前,下到现在,对于一国英雄的宣传向来的舆论统一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记得有一句话好像是这样说,“要颠覆一个国家,先要解构其历史,毁灭支撑其浩浩青史的英雄人物”。
第三,为我所用
上面这很多比较虚,讲点实际的,那就以汉哀帝的角度来说。
陈汤当年千里之外断定西域战事五日必胜,一举进入王凤幕僚核心。
毫无疑问,陈汤或许贪,但是极为有才。
而他经过罢昌陵一事,从云端跌入尘埃,这个时候对汉哀帝反而是极佳有利的时机。
赦免陈汤,可以饰贤天下以收人心,又可施恩陈汤收获其心,若再礼贤下士则陈汤说不定就会对汉哀帝死心塌地,而汉哀帝也收获了一个顶级谋士。
从这个角度看,汉哀帝完全可以借着议郎耿育上书一事,收获陈汤为自己用。

【闲扯】 

看着这一段的时候,不由想起咱们国家近些在文宣以及对退伍军人待遇方面不断完善和加强。
再对比之前,毫无疑问是国力加强的体现。
所以,真说感受,感觉更多是在当下。
咱们灯红酒绿的时候,总有人在负重前行。
1998年的大洪水、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9年的疫情等等。
就如《左传·昭公四年》中提到的:多难兴邦。
咱们的国家,在困难中砥砺前行、凝聚自身,其中自然是少不了那些在一线付出人民子弟兵和各行各业的人们。
他们都是国家和人民的英雄,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讲实话,让大家捐钱什么,未必各个都那么有觉悟,但是最起码应该记住,今天生活来之不易,是有这些人顶在前面。稍微明点事理的都应该知道,若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这事是多么缺心眼。
而有些人,享受着国家发展带来的好处,却诋毁这些英雄。
这种人不是蠢就是坏,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套用毛主席那句话: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以前或许武力,现在更多是经济和舆论文化。
太高大上的说了也没用,对于咱们普通人而言,只需两句话就够了:
当思来之不易,常怀感恩之心,记住那些默默付出的人。
(0)

相关推荐

  • 西汉名将一生只打一仗,换中国300年安定,他的一句话家喻户晓

    <汉书>曾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西汉历史中,名将陈汤之名如雷贯耳,若无陈汤出征,匈奴与中原战事无法顺利平息,中原百姓以无法过上安稳生活.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封建 ...

  • 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文 | 子玉 子玉聊史 上期回顾: 曹参:酒徒丞相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电影<战狼1>里边的台词迅速燃爆大江南北,点燃人们的爱国热情. 吴京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 ...

  • 雨花·散文丨劳罕:最是新疆看不够

    最是新疆看不够 · 劳罕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西藏是一种病,不去治不好.新疆是一种瘾,去过戒不掉!" 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我的神经,"新疆的瘾"不由自主漫 ...

  • 最没存在感的大将:功盖千古却不得重用,陈汤到底有什么污点?

    建立如此不世之功,书奏朝廷后,朝臣意见不一.丞相.御史都怪罪陈汤.甘延寿两个人矫制发兵,中书令石显又因为怨恨甘延寿不娶她姐姐的前隙,乘间攻击两个人擅自兴兵,为国生事招难. 石显 剧照 由于陈汤本人确实 ...

  •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文 / 子玉 华夏农耕民族与草原游牧民族的战争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常态.但寇可往,我亦可往,虽千万里,我们依然头也不回的坚决出征,没有什么比国家的利益更为重要. 商纣王征伐东夷.秦穆公定西戎.秦始皇一仗 ...

  •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次矫诏行动,却使大汉王朝威振西域

    电影<战狼>中有一句慷慨激昂的台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不过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这句豪迈之言的出处竟会是源自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而它的历史背景则 ...

  • 黄陂南部五虎将,谁自以为是,谁忠义两全,谁又默默负重前行呢

    黄陂观察,观察黄陂 黄陂南部,经过不断的产业调整,终于形成了5块有不同产业的功能区,分别是:位于最西南的武汉空港新城,居于叶店和刘店之间的盘龙城,把滠口挤得只能和铁路在一起的汉口北,曾经是南部老大如今 ...

  • 生活|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盖盖是我们为数不多的烟台原居民朋友之一. 她住在烟台一个城中村里,十多年前这儿就传说要拆迁,但是直到今天周围早已被高楼大厦环绕,村里也依然没有一点动静. 盖盖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儿子今年三岁,女儿还不到 ...

  • 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五一假期第一天,主持人涂磊的一则抖音获得数百万人的点赞,其引发的共鸣可想而知.从深夜十一点半开始,录制完节目的他在北京街头转悠,用手机镜头表达了普通劳动者不为人知的艰辛.凌晨零点,外卖小哥还穿梭在大街 ...

  • ​成长是一笔交易,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 交换长大的勇气. 越长大,越知道成年人的不易,所以总是怀念儿童时的无忧无虑,怀念青春时的意气风发,怀念曾经的梦想,怀念当初的你我. 能你我怀念的 ...

  • 表盘只有一颗圆点,摩凡陀总能让人一眼认出

    Mary Leach第一次来中国是14年前,她在哈尔滨呆了几天. 如今Leach是MOVADO摩凡陀的首席市场官,今年3月巴塞尔表展前夕,她出现在瑞士达沃斯. 最深可达一米的厚厚积雪让这座小镇看起来很 ...

  • 护工陈阿姨,总能给人带来思考

    母亲.陈阿姨与医护人员合影.               护工陈阿姨,成了"现象"          前段时间,我写了<护工陈阿姨>和<护工陈阿姨,她还好吗?&g ...

  • 心头好| 影评《钢琴家》:真实的故事总能让人回味无穷

    一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席皮尔曼是一家电台的钢琴家,在整个波兰都非常有名气. 席皮尔曼回到家中,发现父母和家里人都在收拾行李.此时的波兰政府已经跑路.并且号召 ...

  • 互联网时代,为何很多人感慨脱单更难了

    互联网时代,我们真的更容易脱单吗 对于互联网时代,从PC时代,也许能够是一个介质,让我们形成交流,很多的事情都需要奔现才能确认,如今互联网介入我们的生活太多,逐渐替代了很多的价值!例如在很多婚恋APP ...

  • 谁会给你带来金钱运?人总要与人相处,与人...

    谁会给你带来金钱运? 人总要与人相处,与人来往:在八字中,也就是六亲关系.现实中,你会发现,有的人,总会予你无怨无悔的付出:而有的人却会事事处处损你.毁你.牵你.累你.那么,从八字上来说,谁会给你带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