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任皇帝继位都遇到麻烦,韩琦的两句话,稳定了宋朝人心

《清平乐》中,韩琦是重要的配角,他在布衣之时就和宋仁宗相识,并亲眼见到了梁家的遭遇,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在历史上,韩琦也是重要事件的参与者,他抵御过西夏入侵,参与过“庆历新政”,调解过两宫矛盾,力主过储嗣,辞去相位后还反对王安石变法。他的一生,无论对错,实在可圈可点,存在感非常高。

尤其令人羡慕不已的是,韩琦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被认为是肱股之臣,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临大事有静气,临事喜愠不见于色。比如宋仁宗、宋英宗驾崩时两件怪事,就只有他能临危不乱,稳定了人心。

宋仁宗驾崩时,皇太子赵宗实继承了皇位,即宋英宗。可是,宋英宗并非宋仁宗的亲生儿子,而是被挑选出来的宗室子。本来,皇帝无子,从宗室中挑选一个继承人是切实可行的做法。然而,宋仁宗不是没有生育能力,而是生女远多于生男,所生的皇子又纷纷夭折,才不得不选了赵宗实。

而且,赵宗实在此之前,几进几出于皇宫。当宋仁宗的嫔妃生下幼子时,他就被送出去,当幼子夭折时,他又被请进来当作替补。这样的折腾,任谁都受不了,况且还是在权力斗争最为激烈的皇家。赵宗实非常聪明,也非常谨慎,他小心翼翼不敢有任何差池,终于熬出了头。

也许是长期的压抑让他的精神出现了问题,一旦拉紧的弓弦被放松,就有了意外。就在宋仁宗驾崩后的几天内,宋英宗突然得了怪病,史籍记载“不知人,语言失序”。而且,病情逐步加重,就连宋仁宗入殓的葬礼都无法完成,“号呼狂走,不能成礼”。

更为可怕的是,宋英宗的脑子一乱,甚至还出言讽刺曹太后。史书没有敢记载他到底说了什么话,但以“不逊”两个字就足见当时的混乱。曹太后和宋英宗名义上是养母子关系,感情却并不深厚,可宋英宗连表面上的礼仪都不顾了,这让曹太后非常生气。她找到宰相韩琦,怒气冲冲地数落宋英宗的不是,而且还口称“须相公作主”。

这话说得可大可小,小的说是让韩琦解决家庭矛盾,大的说是让韩琦做主,解决不孝顺的昏君。当然,就宋朝的组织架构来说,韩琦没有废黜宋英宗的力量。为了不让平息物议,他向曹太后劝解了一句话:此病故耳,病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

韩琦说的很机智,他把两宫的矛盾归结为宋英宗的重病,然而宋英宗是曹太后名义上的儿子,儿子有病,母亲难道不能宽容吗?这一句话,让曹太后哑口无言。当然,韩琦也向宋英宗进行了劝解,最终使得两宫矛盾得到缓和。然而,宋英宗自己的身体不争气,仅仅在位四年,年仅三十五岁就驾崩了。

没有想到,就在宋英宗驾崩的当天,又发生了一件怪事。当时,皇太子赵顼已经在宋英宗的遗体前接受了大臣的朝拜,按照宋朝的规矩,他就已经是新皇帝了。然而,就在礼毕之后,所有大臣都看到已经被太医宣布死亡的宋英宗的手指突然动了一下。

这一下虽然幅度不大,但却让人很恐慌,太医又被叫回来,群臣一片骇然。参知政事曾公亮就将韩琦拉到一旁,小心翼翼地说:“相公看到没有,陛下真的是动了一下吧!”

韩琦镇静地点点头:“没错,陛下是动了一下,到底驾崩了没有,还需太医的确认。”

曾公亮紧张地说:“如果陛下没有驾崩怎么办?太子已经在灵前继位,新天子的服饰礼仪都已经准备好了。如果陛下醒过来,我们这不是等于谋反吗?”

曾公亮是韩琦的副手,他的担忧不无道理。当年宋太宗在一次战役中失踪,群臣以为他驾崩了,准备拥立赵德昭为帝。回来后的宋太宗非常生气,赵德昭也为此忧郁而死。这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并不算久远,难怪殿下的群臣,都是一副惶惶不可终日的表情。

但是,韩琦却不以为意,他大手一挥,明确表态说:“就算活过来,也只能当太上皇了!”

也就是韩琦的这句话,稳定了局势,让群臣冷静下来。当然,经过太医的检查,宋英宗确实没有了生命体征,赵顼顺利继位,即宋神宗,他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序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