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夏侯惇,岳父是曹操,他却活得憋屈,被老婆诬陷谋反
《三国演义》真是一部奇书,它将三国风云人物活生生的演绎出来,让那段历史成为中国人最熟悉的故事。三国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书中的英雄豪气纵横,令人神往。如果你没有“尊刘贬曹”的意识,除了刮骨疗毒的关羽,一定会为“夏侯吞眼”的故事而赞叹。
书中描述夏侯惇在徐州攻防战时迎战吕布部将高顺,却被另一名敌将曹性射箭偷袭。夏侯惇左眼中箭,痛得匆忙之中将箭矢连带眼珠一起拔了出来。他立即大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不仅一口吞下眼珠,而且还纵马上前杀了曹性。
这个故事刻画了夏侯惇的勇猛刚烈,别人我不知道,小珏就是看到这里,成为了夏侯惇的粉丝。在历史上,夏侯惇攻击吕布时确实被流矢射伤左目,败北而走。“夏侯吞眼”却是小说家虚构的,不过夏侯惇在曹魏阵容中地位很高,几乎一直都是第一大将。
夏侯惇如此英雄盖世,儿子也不少,记载在史书上的就有九人,却没有一个能接班的。反倒是其中的次子夏侯楙还与两位兄弟不和,遭到家人的陷害,成为了魏国的笑柄。
夏侯楙虽然不是夏侯惇的长子,没有继承高安乡侯的爵位,但却是曹魏的驸马。而且,这个驸马还是由曹丕亲自做媒的。
当初,曹操打算将爱女清河公主嫁给丁仪,他还随口向曹丕征求意见。要知道,当时曹丕和曹植争夺世子之位,竞争非常激烈,而丁仪就是帮助曹植的。为了不给敌对势力增加力量,曹丕自然要加以破坏,不过他说得非常有水平:
女人观貌,而正礼目不便,诚恐爱女未必悦也。以为不如与伏波子楙。
这就是曹丕的说话艺术和政治水平,天衣无缝。他表示女人都是爱漂亮的,丁仪的眼睛太小,有碍观瞻,并不会得到清河公主的喜爱,所以还不如将其嫁给夏侯楙。这话说得天衣无缝,完全都是战在公主的立场考虑,而且还提出了解决办法。
曹操觉得有理,同意了曹丕的提议。然而,这事情造成了三个后果,一是曹操后悔,有次和丁仪长谈后,他感慨道:男人最重要的就是才华,丁仪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眼睛小点算什么,就是两眼都瞎了,我也应该把女儿嫁给他。
二是丁仪对曹丕恨之入骨,从此死心塌地跟随曹植。第三个后果,就是夏侯楙与清河公主的婚姻并不美满,双方关系比较冷淡。造成这个原因的主要责任在夏侯楙,裴松之注《三国志》中说得清清楚楚:楙在西时,多畜伎妾,公主由此与楙不和。
其实在曹丕称帝之前,曹操女儿们的公主头衔是不存在的。曹魏代汉后,她们才是真正的金枝玉叶。而且,清河公主的地位更高,直接被晋封为清河长公主。别看多加一个字,这是诸公主之首,在某些朝代,长公主的地位与诸侯王相当。
随着清河公主地位的提升,她的青春年华却一去不返,更难得到夏侯楙的宠爱。夏侯楙不仅冷淡她,而且仗着家大业大,也不把几位兄弟放在眼中,经常对他们喝三喝四,一副家中老大的派头。这个态度,让夏侯子臧、夏侯子江心生不满。
他们本来拿夏侯楙毫无办法,谁叫二哥官职高,还是皇亲国戚呢?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嫂子清河公主竟然私下约见他们,并且告诉他们可以构陷夏侯楙诽谤朝廷。
可以肯定的是,清河公主不仅出了这个馊主意,而且还提供了一些证据,比如夏侯楙的牢骚话。只有这样,当魏明帝曹叡看到告密信后,非常恼火,打算处死夏侯楙。还是手下人劝曹叡冷静,以夏侯楙的地位,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并且分析夏侯楙夫妻、兄弟不和,肯定有人诬陷他。
曹叡后来秘密查探,果然让事情水落石出了。夏侯楙固然不会被问罪,曹叡也不能拿自己的姑母清河公主怎么办。只不过夏侯家的这起闹剧,成为了朝廷里长久的笑话。清河公主和夏侯楙两夫妻,从此也成为了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