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凹凸镜DOC」开设的专栏计划「凹凸观察」,发布了第一篇文章,来自独立纪录片人、2019年FIRST影展初评徐玮超的《哈佛感官民族志实验室的纪录片尝试》。
如今,由于疫情的爆发,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关闭了电影院,取消或推迟电影节。4.17日,瑞士真实影展改为线上播放。今天,第二篇文章来自策展人肥罗在参加过瑞士真实线上影展后的感受与思考。在线影展如何可能?有哪些纪录片值得关注,而当前欧洲纪录片界的理念是怎样的?
「凹凸观察」,也欢迎更多纪录片创作者和影评人聊聊行业的情况,从观察出发,去理解更多现象。
5月3日,第51届瑞士真实影展闭幕,本届影展受疫情影响,转为线上进行,这也让远在中国的我有了参与并且写文章谈论它的机会。对于瑞士真实影展的观察,此前亲身参与的林木材,王申等人都写出过很有深度的文章,感兴趣者可查阅。首先要简单交代一下瑞士真实影展的概况,影展创始于1969年,每年4月在瑞士法语区的小城尼翁举办,早先名称是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Cinéma Nyon,90年代启用Visions du Réel的别名,中文界对这个影展最常见的称谓“瑞士真实影展”是由台湾人士所命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瑞士真实影展是公认的纪录片影展,但其名称中没有纪录片字样,只有“真实”(Réel)一词,隐隐约约也算是本影展美学倾向的一种表达。在我还不太关注纪录片的时候,常把瑞士真实影展和巴黎的真实影展(Cinéma du réel)搞混,后来才意识到这是两个影展,后者比前者早一个月,主色调也是红色,由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办,规模略小于瑞士的。瑞士真实影展是Doc Alliance(直译:纪录片联盟)的重要成员,Doc Alliance简称DA,包括7个欧洲的纪录片展,另外6个分别是:哥本哈根纪录片展(CPH:DOX),里斯本纪录片展(Doclisboa),反重力纪录片展(Docs Against Gravity FF),莱比锡纪录片展(DOK Leipzig),马赛纪录片展(Marseil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伊赫拉瓦纪录片展(Jihlav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瑞士真实影展的官方单元每年大概有100多部片,相比于里斯本和莱比锡,数量上并不算多,但其可贵之处在于全球首映或国际首映的占比极高,这也是评价一个影展“江湖地位”的重要指标。以2019年为例,169部片中,有90部是全球首映;今年影展由线下转为线上,部分影片因此退出,但全球首映率还是达到了134部中的89部。要知道另一个重要的纪录片展阿姆斯特丹纪录片展(IDFA)去年的全球首映率也只有110/323而已。凭借《Punta Sacra》拿下主竞赛首奖的意大利作者Francesca Mazzoleni2018年上任的总监Emilie Bujès对影展的单元设置做出了调整,现设有国际长片竞赛,灼光竞赛(Burning Ligh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瑞士竞赛,国际中短片竞赛,Grand Angle,和Opening Scenes等六个竞赛单元(其实后两个更接近非竞赛),以及Latitudes等若干个展映单元。报名费只有20瑞士法郎(合146人民币),相比于里斯本动辄一万多人民币的费用已经很良心了。展映单元当中备受瞩目的是Maître du Réel和Atelier,前者相当于终身成就奖,后者是焦点影人,今年的Maître du Réel颁给了剧情片作者克莱尔·德尼,Atelier则是聚焦凭借《民主的边缘》入围奥斯卡的巴西女导演佩特拉·科斯塔(Petra Costa)和加拿大的彼得·梅特勒(Peter Mettler),三位导演都给出了大师课。还有一个外围环节是Media Library,限业内人士观看,有200部左右。今年影展转为线上是3月末宣布的,然后我便密切关注其动态,通过近3个星期的参与,我觉得瑞士真实线上影展的执行可以说是完美了。4月17号到5月2号之间的影展被分为两阶段展出,100多部片有序放映,全部免费,限24小时内观看,只是部分影片有地区限制,每部限500次观看,这样有效地平衡了各片的观看量。更重要的是,线上展映的加密技术到位,无法截屏,Media Library给每个观看者打上专属水印,这些措施使片源泄露变得几乎不可能。在两个多星期里,我看了长片18部,短片10部左右,精力有限,到后边有点疲惫,一些朋友甚至看了20多部,不得不佩服。整个影展参与下来,最大的收获不在于看了多少好片,更主要的是感受到了当前欧洲纪录片界的理念。首先纪录片本身就与“迷影”不太相关,可能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纪录片本身的美学成分相较于艺术片比较寡淡,较难使观众对其产生“迷”的情结;剧情片则更强调导演的风格/作者性,作者性是俘获影迷的要素。呈现出来的现状就是纪录片的小众属性,即便是很资深的影迷,也不太会深入研究纪录片。纪录片作者若想获得更高关注度势必要进入另一个影展体系,要么欧洲三大,要么美国体系。以今年的焦点影人佩特拉·科斯塔为例:她在2015年的作品《奥尔莫与海鸥》Olmo & the Seagull (2015)曾在哥本哈根纪录片展参赛,而她最新的《民主的边缘》则是走了一套很典型的路线:圣丹斯→网飞→奥斯卡。总之,上升中的纪录片作者们会渐渐远离纪录片展这个体系,换句话说,这个体系留不住人。因此,在纪录片展参展的导演多为新锐(非著名)导演,他们的名字对于观者来说是陌生的,即便是专业从事纪录片的人,也很少有人对这些导演有所了解。以今年的主竞赛为例,14位/组参展作者里唯一一位比较有名的是瑞士本土选手托马斯·因巴赫(Thomas Imbach),他曾三次入围洛迦诺主竞赛。其他作者名气都不大,翻开履历,很多也只有一两部长片的经验在先。欧洲三大则完全不同,尤其是戛纳,由于处于产业链的顶端,主竞赛参展导演绝大多数都是很成熟的知名作者,新作者的名额往往只有一两个,在影展开始前,影迷们就可以期待这些影片的口碑了。纪录片展这边就没那么热闹,面对一串串陌生的名字,观者无法根据过往的观看经验去期待这些作者的表现,而且竞赛片几乎全部是全球首映,没有口碑可供参考,观者能做的顶多就是根据题材选出比较期待的片。种种不可预测性使得在瑞士真实看片的经历比较接近刮彩票,与其期待某些特定的片,还不如放下预期,静候惊喜的出现。
最令我感到惊喜的无疑是王晓振的《情诗》,这部片出现在灼光单元,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纪录片,因为排演成分较多。全片只有两个镜头,每个1小时,风格上有点令人联想到早期的阿巴斯,王晓振精妙的文本实验以及他和妻子周青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如此“反真实”的电影被选入真实影展也是很有趣的现象,是的,这个影展从来不对真实怀有执念,正是因为“反真实”的存在,才令人重新思考真实与虚构的概念。另一部在“真实”层面让我惊讶的是佩特拉·科斯塔的《奥尔莫与海鸥》,这部片属于纪录片与剧情片的混合(Hybrid),这种hybrid在欧洲并不少见。影片讲述的是一名女性舞台剧演员在怀孕期间的种种经历,导演除了记录她的生活,还编排了一些情节,以此来加强影片的表现力,这种排演作为纪实的补充十分有效。谈起纪录片中的排演,科斯塔说这对她来说就像氧气一样重要(这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不可理喻)。科斯塔电影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身体,《奥尔莫与海鸥》中有大量的对身体的直接暴露,这种内容在华语的纪录片里也是较少见到的。瑞士真实所代表的欧洲纪录片行业对“真实”的理解属实值得华语纪录片工作者学习,他们不以真实为导向或准则。情节可能有所排演,但表达的情感或状况确是真实且真诚的。受社会形态的影响,中国独立纪录片自90年代诞生之初就受怀斯曼等直接电影作者影像,直接电影的准则就是不介入,不管是作者还是观者,我们总是对纪录片的真实性有着执念。国内虽有《牛皮》,《痴》,《苦钱》等尝试,但毕竟只是少数。若破除关于真实的条条框框,是否会解放更强大的力量呢?归根到底,还是理念的问题,纪录片创作为的是什么?纪实?叙事?表达?可能从拿起摄像机之前,欧洲人就和中国人走在不同的路上。可能正是相应影片的缺乏,才使《情诗》显得难能可贵,它是近几年华语界为数不多的探索“真实”的可能性的作品。(说句题外话,王晓振的前作《田园将芜》上线独立电影在线观看平台CathayPlay了)甚至,纪录片与剧情片的二元分类本身也是一种思维上的桎梏。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瑞士真实和马赛(Marseil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都没有在名称中出现纪录片的字样。自2014年起,林木材统筹的台湾国际纪录片展以“再见真实”为宗旨,主张重新审视纪录片的核心哲学——真实。所以在TIDF的片单里,我们不难找到类似瑞士真实的倾向,比如上届的拉夫·达兹,陈翠梅,这届的高岭刚,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作者。在这种环境下,许慧如的《临时工》或苏育贤的《工寮》也不是个例了。和当下的很多影展一样,瑞士真实关注性别和全球化等议题。比如今年主竞赛的《Amor Fati》和《The Pageant》是女性题材,《The Silhouettes》和《紫海》属于难民/移民题材,后者颇为极端,素材是作者在濒死状态下由摄像机自行摄取的;《达沃斯》以这个举办世界经济论坛的小城来映射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暗流涌动。
灼光单元的《在中国》和Latitudes单元的《自相残杀的日子》都是关于中非关系的。跨国制作再常见不过,大多数片都有多个出品国,这也是当代纪录片制作的趋势。女导演的占比大概在40%左右,已经非常高了。
除此之外,在几个短片单元里,并不意外地出现了很多散文电影与私影像,这类影片在近几年的欧洲纪录片展极多,我常常开玩笑地称这种现象为“人均克里斯·马克”。这类影像的形式似乎已经形成一套模式:一是多材质(胶片,DV,手机等),二是关于自己和家庭,三是配以散文式的旁白。大量观看的话很容易让人审美疲劳,我个人是质疑这种现象存在的意义的,影展的这种选片导向可能不利于这个环境。针对这个现象,我们还是期待纪录短片更多的存在形式。或许能激发创作的环节是产业论坛。主办方除了邀请几位产业大佬讨论类似“疫情下的线上影展”这类话题,还组织了7场名为“Rendez-vous”的导演论坛,涉及到的话题有:群体作为拍摄对象,内心与世界,动画纪录片,档案影像,单机拍摄(Single device filming)等,每场邀请5到10位参展导演来交流。瑞士真实影展在线上顺利举办后,相信有很多影展备受鼓舞,给全球各地的影迷线上参与的机会。毫无疑问,不管是专业人士还是初级影迷,都能在品味迥异于传统电视专题片的纪录片影展中找到“真实”的无限可能,这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最后,借用日本大师原一男颇受争议的一句话:“纪录片要三倍有趣于剧情片。”
图片来源:网络
推广|合作|放映 加微信☞zhanglaodong投稿|转载|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