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帛书老子2.7|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故必贵以贱为本,必高矣以下为基
关于贵与贱的关系我想到了三条:
1、贵不是绝对的,是与贱相对而成立的,贵永远离不开贱而独立存在。贵之所以为贵,因为有贱,没有贱,就没有贵,同样没有贵,也没有贱。
比如,金子之所以贵,因为金子与银铜铁锡石头相比,金子贵重。
比如,银子放在铜里,银子贵,铜贱。银子放在金子里,银子就贱,金子就贵了。
2、贵贱不是永恒不变的,可以相互转换。贵的可以变成贱的,贱的可以变成贵的。 所以,贵与贱是动态的,变化的。
比如,二十年前,美国的别墅值钱,二十年后,北京的四合院值钱。
比如,曾经的不屑一顾,如今的高不可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3、贵中有贱,贱中有贵。
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缺点。不是贵的人,所有的方面比别人贵,不是贱的人,所有的方面都比别人贱。
比如,黄金很值钱,馒头不值钱,但是饥饿的时候,黄金永远没有馒头贵重。
比如,玉很贵重,石头很低贱,当抵御敌人的时候,石头比玉石更加高贵。伟大的长城也是低贱的石头堆积而成的。
【为什么“贵”以“贱”为本呢?】
本,木下曰本。——《说文》
贵以贱为本,也可以理解为贵以贱为下。
就像一棵树,贵是上面的冠,贱是下面的根。没有根的冠,不管看着多高大、多风光,一阵儿风,就会倒下。
所以,贵贱是对比而产生的,贵和贱要在一起才有生命力,贵离开了贱就成了无本之木了。
刚才的解释太抽象,再找几个具体通俗的例子分析一下。
1、“物品”的贵以贱为本
名牌产品之所以“贵”,那是因为和“贱”对比的结果。
只要产品在竞争中胜出,能把其他产品踩在脚下,就做到了贵以贱为本,这样的产品才能成为名牌产品。
而一个从前的名牌产品,不再与其他产品竞争,陶醉于历史的辉煌,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名牌”。此时就是“毋已贵以高,将恐蹶”,这样的名牌产品,一定会跌落。
我们回顾那些曾经逝去的“名牌”,都是这样消失的!
2、“身份”的贵以贱为本
一个人身份的贵,是在与他人身份对比而产生的。
譬如,居京大不易,品级不高的官员,在京城一点显不出贵气,那是因为身边都是比自己地位高或者相似的人,没人为你提供“贱”的陪衬,自然感觉不到贵。
而同样的人一旦到了地方,走进老百姓,就会“贵气”逼人,许多人的恭维,许多人的仰慕都来了,有了陪衬的“贱”,就有了“贵”。
所以,贵一定要以贱为本,才能显出其贵。
有句话“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
有人给你面子,你就“贵”,这就是“贵以贱为本”的第一层意思。
如果把“贵”理解为“别人给你面子”,把“贱”理解为“给别人面子”。那么,你就得先放下姿态,先“贱”,给别人面子,别人才会给你“面子”,这就是“贵以贱为本”的第二层意思。
反过来,如果没人给你面子,你还自以为“贵”,这就是“毋已贵以高将恐蹶”,那就会被打脸了。
这样的例子,我们身边就数不胜数吧!
最大的面子是老天给的,所以历代侯王们,都要祭天,先给老天面子,在老天面前表现得“贱”点,期望老天给面子,才能“贵”,否则老天不给面子,来上一场大灾,那就有亡国的危险。许多王朝的末年就是因为大灾,导致大乱,导致王朝更迭。
比如,西汉末年,经过连年灾荒和王莽篡汉西汉灭亡后的大动乱,短短30余年,汉朝人口从5801万,数落1506万人。
比如,东汉末年,灾荒再起,黄巾起义爆发,接着就是东汉灭亡和三国纷争时期,从汉灵帝到三国初年,50多年,人口从6000万,降至1408万。
比如,明朝末年,中国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连年低温和旱灾,明末的大灾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满清趁机入侵,经过明末清初的动乱和清兵入关的杀戳,从泰昌元年,到顺治十年,短短35年,中国人口从5166万,跌至1493万,回到春秋战国水平。
侯王要想“贵”,不但需要老天给面子,还需要臣民给面子,所以,侯王们,要礼贤下士,先给大臣们面子,要爱民如子,侍候好百姓,臣民才会给侯王面子,这才是真正的“贵”。
领导赏识你,不是“贵”,而是“贱”,因为领导在上,你在下。
群众敬仰你,那才是真正的“贵”,因为你在上,群众在下。
得到全国人民敬仰、乃至全世界人民敬仰的人,才是“大贵之人”。
新冠疫情下,那些自以为“贵气十足”的高官,专家们,当人民都唾弃你们的时候,你还“贵个屁!”,那是被所有人踩在脚下的“极贱”!
老子说,“毋已贵以高将恐蹶”,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