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工作的你是如何废掉的?

谈废掉大家谈的往往是主观意愿上的废掉,比如拖延、比如懒惰、比如躺平,不学习、不思考。

这里不谈这些,其实主动愿意努力的人更多,谁年轻的时候不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好青年。

但有时候并不是主观的努力就能成长,我看到越来多多的是,一路认真上进996到中年危机。

勤奋努力但还是废掉,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觉得让自己忙碌起来,觉得自己应该去接触更多,但实际是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去年那个收入,今年还是那个收入。

一、知识面陷阱

作为一个奋斗青年,你每天都要抽出时间,看看36ker,看看行业公众号,你对BAT、字节、小米甚至Facebook、亚马逊的资讯如数家珍,他们出了什么新产品,公布了什么计划,股票涨了多少,罗辑思维上市了,蚂蚁上市黄了。

你花时间看了不少书,乌合之众、浪潮之巅、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时不时的晚上下班早,各种免费的、付费的讲座,你认真的从晚上八点听到十点。

看着丰满的收藏夹以及保存好的各种PPT、资源包,你心满意足的躺下,觉得每天好充实。

但你真正的花了多少的时间在你的专业知识上,你有打开你的专业软件吗?

你做产品的,你的主力不在用户沟通、产品优化、行业分析,竞品分析、玩法借鉴上,而在各种行业信息以及行业通识上?

我早期是高晓松、罗振宇的的忠实用户,初看他们时惊为天人,觉得好牛逼,天文地理人情世故没有不知道的,经济历史商业说的头头是道,我看的是津津有味,觉得自己懂了非常多。

直到高晓松涉足我的领域,互联网。

从他讲互联网、人工智开始,我觉得不太对劲,有点浮,直到后来他接手阿里音乐,将如日中天的天天动听改为阿里星球,我记得我当时下载了阿里星球,翻了整个app不足5分钟,然后很顺手的卸载掉了。

主流用户上天天动听就是听音乐的,首页搞那么多音乐从业者才用到东西有什么用,与用户需求不符,挂只是时间问题。

这么讲,在没有深入分析和了解的情况下,你通过觉得自己很懂的行业,信息量及深度大概率不及一个普通的行业从业者。

我们是应该抬头看路,但对于你真的有帮助的并不是这些通识,这些碎片的知识。这些碎片的信息,无法将你的知识结成一张网,无法运用到你真正的工作中。

打开你的专业书籍,双击你的专业软件,你需要的是静下心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不是好像什么都懂,但是到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具体的问题,一二三都讲不出来。

我们这个社会的确更需要的是T型人才,但能成为T的前提是T中的”|“要扎的足够深,这才是你的立根之本,我们看到的高晓松好像是个脱口秀演员,但是没有他音乐制作人的根基,没有同桌的你的传唱,他就没有今天的坐在大家面前侃侃而谈的机会。薛之谦没有认真的雪、没有音乐,他也成不了综艺咖。

T型人才的前提是你专业的东西要出色,大家是通过你立根之本知道你,知道你这人是牛逼的,才会有更多其他的机会让渡给你。

二、加班的目的

人在武汉,我发现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996基本上已经成了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打工人“没有夜生活,下班的路上能看到太阳是一种奢侈。

我记得我一程序员朋友,在一家老牌软件,加班厉害到什么程度呢,有段时间连续几天我晚上9点走,然后领导找他谈话,说你看公司的张工、李工,哪天是十一点前走的?昨天他们一两点才走,你每天9点就走?

但实际上呢,从这家公司出来之后面试,技术面的时候,面试官直接跟他说:“你上家公司我知道,不是技术型的项目,没有什么技术难点”。别人说的没毛病,很自然的对方能给到的薪资,与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