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中资银行评级被下调应当不算冤
据媒体报道,自3月以来,已经有16家中资银行被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了评级展望,1家银行评级遭遇降级。对此,中国银行业协会认为,评级展望的调整只是表明了国际评级公司的自身看法,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相对有限,不必反应过度。
下调中资银行的信用评级展望,确实是国际评级机构的自身行为,中资银行的实际情况,未必象评级机构所表达的那样,已经到了需要下调评级展望、甚至降级的地步。因此,不宜过度解读。过度解读,不仅对银行业无利,也会影响中资银行的国际形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资银行在风险管理和防范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管理层和各大商业银行的重视。
众所周知,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资银行的扩张步伐一直非常快,仅信贷资金投放就达到近百万亿,特别是去年,当年新增信贷资金就达到了11万亿多。相反,这段时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却在持续放慢,经济增长率已由过去的两位数下降了7%以下。
那么,为什么庞大的资金投放出去以后,经济却出现了持续下行的现象呢?尤其是实体经济,却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方面,可能是大量资金被土地、钢筋混凝土、过剩产能占用以及体外循环,并慢慢地变成了臭水,不仅影响着资金的运行效率,而且干扰着市场的正常秩序,导致需要资金的市场主体,因为资金结构严重恶化,资金的腐烂现象日益严重,而得不到支持,要么因资金枯竭死去,要么通过地下金融组织融资找死。因为,当池子里的水已经足够的多,而水的流动性又不行,那么,水的质量就会发生变化,特别是靠近污泥等的水,就更有可能慢慢变成臭水。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增加的市场流动性,会成为今后通货膨胀的强大风险。
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成为通货膨胀风险的概率要低于资金流动性不强,低于资金的运转效率不高。要知道,流动性好,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就不会这么大,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就不会这么突出。
而更可能的一种现象是,银行为了眼前的风险不爆发,人为地控制资金的投放,尤其是对实体经济的投放,从而采取体外循环、体内运转等方式,做资金交易,而不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如果这样,风险就更大。
比较令人担忧的是,从目前银行资金投放的实际来看,纵然资金在银行体外循环的现象不算严重,但投放到资金运转效率较低的行业的现象也很严重,相当一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了70%.。如政府融资平台,如果不是政府人为地将土地价格评高,绝大多数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率都已经超过了100%,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资产负债率也达到了80%以上。原本应当资产负债率情况较好的实体经济,因为得不到银行的支持,资金周转不灵,资产负债率也在70%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评级机构下调中资银行的评级展望,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关键在于,面对评级机构的评级展望下调,管理层和相关的银行机构不能再麻木不仁,而应当从这样的评级展望中充分感受到风险的存在,认真对待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化解风险。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吴晓灵近日在北京出席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时就表示,在经济困难时期,银行没有动力、没有能力去发放贷款,而且在发放贷款的时候过多有利润的考虑,对实体经济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她认为,降低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的要求,是逆周期调节的题中之意,如果一味的追求金融机构自身健康,而不顾企业的发展,那么银行最终也会成为一个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作为曾经的央行副行长,面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大规模投放,也不免产生担忧,希望通过降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方式,遏制银行的放贷冲动。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心存敬畏呢?
眼下,面对CPI重回“1”时代,又有呼声出台降息降准政策了。殊不知,这又是一个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建议。因为,就算经济运行状况不是太好,出台降息降准政策,也不会产生什么效果。要知道,一项政策的出台,不仅要看可能,还要看需要,更要看效果。没有效果的政策,就绝对不能出。尤其是在经济运行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政策的出台更要有针对性,有前瞻性,有明确的效果导向,而不是相当然,做表面文章。这几年,没有效果的政策已经出台了不少。有货币政策方面的,也有其他方面的,如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就多数没有效果。
也正因为如此,对中资银行被评级机构下调评级展望的问题,既不要过于在乎,也不能掉以轻心,而应当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化解风险,增强金融业的安全性。其中,向实体经济倾斜,缎带实体经济实实在在的支持,是金融企业化解风险的最根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