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篇:伤寒论中的“胃”是大肠还是胃???
《伤寒论》所说的“胃中”不是胃脘。如215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下之愈,宜大承气汤。”238条:“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胃中有燥屎,此“胃中”之“胃”必然是大肠。
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医反下之,胃中虚,客气乘虚入胃中,胃中客气上逆,故使心下硬也。胃脘在心下,“胃中”必然在胃脘之下,所以“胃中”之“胃”不是胃脘。
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无犯胃气及上二焦,上二焦自然是中焦和上焦,那么胃气就是在上二焦之下,故胃气应为下焦之气。无犯胃气,就是不要犯下焦之气。如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207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以调胃气。”208条:“……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70、71、207、208条之“和胃气”、“调胃气”等,都是和调大肠气。
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胃气强和小便数相搏,大便则硬,此“胃气强”之“胃气”还是指下焦大肠之气。
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大便初硬后溏,水气和谷气不别,此“以胃中冷”必然是大肠中冷。
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这个“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的“胃中”,不是胃脘。如果是胃脘干燥,故令大便硬,那就是从胃脘到大肠整个消化道都干燥了,这不可能。胃脘水少者必渴,渴必饮水,人不会渴到胃脘干燥了才饮水。如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人渴了必然会喝水,所以此“胃中干”不是胃脘干。假如是胃脘干,那么少少与饮之,怎么能令胃脘之气和呢?“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津液还入胃中,必然是津液还入大肠中,才能不久必大便。如果津液还入胃中,是津液还入胃脘中,那么从胃脘到大肠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不久必大便”。
《金匮要略》:“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此“胃反”是宿谷(在小肠中停留一夜之食物)不从大肠之下(泻)出,反而从胃脘之上(吐)出,故曰胃反。“胃反”即为大肠之气逆反。
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此“胃中不和”之“胃中”的部位不是在心下。如果胃中是在心下,当曰“胃中痞硬”。此胃中不和的表现是“腹中雷鸣”。腹中雷鸣,是“胃(大肠)中”客气上逆,故心下(胃脘)痞硬。如158条之“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心下)硬也”就是大肠中虚,大肠中客气上逆,故使心下(胃脘)硬也。如果“胃中虚”是胃脘中虚,胃脘中客气上逆,则当胸中痞硬。三泻心汤证之心下痞硬皆为大肠中客气上逆。如《金匮要略》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呕而肠鸣,是肠中客气上逆,故心下痞。这和陷胸汤证之心下硬为“阳气内陷”不同。如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332条:“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经曰“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为什么不说“恐为除胃(气)”?可见《伤寒论》之中气不同于胃气。凡厥冷下利者,为大肠中寒;若大肠中热,必无厥利。经曰“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之“发热”和“厥”是相反的,厥是不发热。
以后文“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为证。故“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之“不发热”的“不”字有误。应为“若发热者,知胃气尚在”。胃气尚在,是大肠气尚在,故(厥利)必愈。“后三日脉之,其热不罢者,必发痈脓”,此“痈脓”是肠痈。如《金匮要略》曰:“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此肠痈,是大肠痈,类似盲肠炎。
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经曰“水渍入胃”之“胃”,是指大肠。因为只有水渍大肠,才会必作利。如果不是大肠,而是胃脘,那么水渍胃脘,不一定必作利也。
398条:“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此条“脾胃气弱”,撇开脾气,单说“胃气”,还是指大肠气。因为“日暮微烦”属阳明,此“胃气弱”乃阳明大肠津液弱,大肠微干,故令微烦。
推荐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