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水浒璅语》后记(《水浒璅语》之四十三)
这是一篇提前写完了的后记。正文还没结束,后记就开始有了。
也挺好。
几次有人问过我:“你为什么公开课选择讲《水浒传》?”我回答:“去年讲《呐喊》没人听,这年头大家不爱鲁迅。”说到这,纯粹出于好奇的朋友就不再问了。但也有朋友接着感慨:“是呗,跟鲁迅相比,大家都更爱《水浒》、《三国》。”
鲁迅木刻像
然而大家为什么会爱《水浒》和《三国》呢?我认为,主要与这两本书的层次感有关。书里的人多,事情多,矛盾冲突大起大合,人物的个性、命运在书里面体现得淋漓尽致。生活里的很多事情都能在书里面找到影子,自己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代入感。
固然的,《金瓶梅》、《红楼梦》的层次更为繁复,但作为读者,我们却一辈子也成不了纵横捭阖的西门庆或者纯情愚顽的贾宝玉,而我们在《水浒》里面可以选择当宋江、鲁智深,再不然蝇营狗苟,当个上山前的林冲,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水浒传》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个性、命运和道德是多元的。
见过太多的朋友,感慨时下的道德崩溃,追求利益,认为古人的道德境界是我们远远无法企及的。平心讲,我们难为古人了。因为“人心不古”其实也是个老词,我们今天觉得古人的道德好,古人觉得更古的人的道德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孔子像
孔子感慨那个时代:“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又把古代的民风和当时的民风作对比说:“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大家把心里的不痛快寄托到古人身上,希望古人的道德曾经好过。我读《水浒》,也是把心里的不痛快寄托在古人身上,但我知道,也希望大家知道,古人曾经这么活过。
人的一生活着是一个大难题,都是一辈子,没有也不必有什么主义。爱情、事业、家庭孰先孰后,实在不必计较。我们活得艰难,不是因为“利欲熏心”,而更多的是对自己反复地确证。
果禅绘《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全图》
过去把科举取得的学历叫“功名”,是一种功利心,现在把自己的学问拿出来做音频、做网络节目,其实也是一种功利心,都是为了人群里的认同和被认同、接受和被接受。
人是社会的动物。
所以这部题名为《消失的远山》的《水浒》评论,最开始只有人,有领袖、有天罡、有地煞,但到了现在又开始有了世界,有了时代,有了起因和经过。补出来的,是人的舞台,但补出来的更是舞台上的人,是立体的人。
所以从《水浒》出发的,再回到《水浒》中间也要经过金圣叹、李卓吾的批评,经过引用《论语》、《庄子》、《宋史》种种,经过与《水浒后传》、与《水浒》戏、《金瓶梅》和其他小说的比较。
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说:“世界是平的”,那是从全球化的交往来说,但是平的交往注定是浅的交往,我们所经历的世界除了浅的也有深的,除了“他们的”、“我们的”,也有自己的。
世界一定是立体的、多元的,不立体,不成世界。
就像《水浒传》,就像八百里水泊梁山,它是我们的远山,也在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很多人感慨,《水浒传》越来越成为小众读物,无他,世界变平了而已。正因为世界变平,所以我们才有对古人道德的善良的想象,正因为世界变平,我们才不断地结构自己却无法找到真实的自己。
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
但是,只要我们愿意来到立体的世界,那消失的远山必将来到我们面前——因为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它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