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愿尽早逮住这个「杀手」!

眼底病是不可逆盲的首位病因,占到了全部致盲眼病患者的 54.7% [1]。其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最常见的致盲原因 [2]。研究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的 DME 患病率约 6.8%,亚洲糖尿病患者的 DME 患病率约为 5.0% [2],总体患者数量庞大,防治形势严峻。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致盲风险增加 1 倍。就目前的国情来看,尽早准确筛查 DME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朱大龙教授表示,「内分泌医生应该提高对 DME 的认识,做好 DME 的早筛查和早诊断;同时,这个全新的 DME 预测模型定位高危 DME 发病风险的糖尿病患者,期待能够更明确地提醒患者及时治疗和随访,对提高患者视力预后、减少漏诊提供助力。」

朱大龙教授所说的全新 DME 预测模型,已于 11 月 27 日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上推出,该模型正是基于当前 DME 诊治背景下的一次创新性探索。

此次 DME 预测模型发布会广受关注,有 1.8 万人在线注册收看。

当黑暗来敲门:糖尿病患者的辛酸遭遇

「你没有觉察到的事情,就会变成你的「命运」。」一名眼科医师说道,「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下面这类糖尿病患者,他们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命运」是可以改写的」:

一位 38 岁壮年男性患者因「双眼视物模糊 1 年」就诊,既往 T2DM 5 年,高血压病 3 年,血糖、血压控制差。专科检查后发现双眼存在严重 DME,伴轻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科治疗后,最终双眼矫正视力维持在 0.1,对患者工作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由此可见,DME 堪称视力「杀手」,由它引起的低视力、视功能损害等临床问题不容小觑。

DME 如何带来失明之痛?

国际糖尿病联盟认为,在糖尿病患者中,存在「三分之一法则」。
即约有 1/3 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约 1/3 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会发生 DME,其中又有 1/3 的 DME 患者会发生临床有意义的黄斑水肿(CSME)[4]。截止至 2019 年,中国 DME 患者已突破 580 万 [2,5]
黄斑是眼底视网膜最重要的部分,主要与精细视觉及色觉等视功能有关。此外,眼底还存在血-视网膜屏障,它能使神经视网膜与血液、视网膜组织液与脉络膜组织液相分离,避免血液中某些有害成分对视网膜的侵害 [6]
而在持续高血糖刺激下,细胞炎性因子生成增多,糖基化终末产物堆积,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血-视网膜屏障也遭破坏,从毛细血管渗出的水分、蛋白质等引起视网膜内核层与外丛状层积液,使黄斑区视网膜增厚,引起 DME,进而影响视力,甚至带来失明之痛 [7]
图1. 临床有意义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左:彩色眼底图像;右:眼底荧光造影)[8]
图2. 黄斑水肿患者,会出现各种视觉障碍:如视物模糊,有盲点,视野中有斑点,视野呈波浪状,视野中物体暗淡等

尽早筛查这件事儿,知易行难

眼底疾病被俗称为眼癌,我国每年新发人数庞大,但标准治疗率低,容易致盲。

其实,DME 是可防、可控、可避免致盲眼病中的首位疾病。如尽早进行筛查诊断,接受必要、适当的治疗,90% 的患者可以避免严重的视力下降 [3]

在我国,建议青春期前或青春期诊断的 1 型糖尿病(T1DM)患者在青春期后(12 岁后)开始检查眼底,青春期后诊断 T1DM 的患者建议在病程 5 年内,必须进行第一次眼底筛查,以后至少每年复查一次 [3]

T2DM 患者则建议在确诊后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的眼科检查,若已出现眼底病变,应缩短随访间隔时间 [3]

除了筛查的时间与频率,筛查方式也值得注意。

呼吁将视力、眼压、眼底照相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眼底病筛查的一线四大检查。建议重度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患者)每年必须需做这四大检查,避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失明。

然而,实际操作却面临多方困难。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朱大龙教授表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综合管理,尤其是眼底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一直是内分泌科医生的痛点和难点。」

一方面,医疗机构人力物力负担较大。

目前 DME 的筛查仍需高度依赖眼底照相、OCT 等专业检查设备和读片技术,这种跨科室合作需承载重重挑战。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甚至缺乏造影剂和眼科专业设备,加之检查价格较为昂贵,这些都成为了筛查 DME 的阻碍。

另一方面,即使做到了及时就诊筛查,也并非「万无一失」。

比如,若医生过度依赖检测仪器,就可能容易延误诊断、造成漏诊。对于 DME 来说,主要检查方法包括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眼底荧光造影(FFA)、OCT 等 [4]

☑ 检眼镜检查和彩色眼底照相 [4]相对直观的肉眼眼底观察,简便实用,但不能直接反应血管屏障情况,容易漏诊。

☑ FFA [4]曾是 DME 诊疗过程中的主要辅助检查,可以明确黄斑水肿范围,识别可能导致黄斑水肿的黄斑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准确定位,对激光光凝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因其无反应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客观定量标准,且为有创性检查,在应用中存在局限性。

☑ OCT [4]是目前公认的识别视网膜水肿部位和严重程度的最灵敏的方法,其检测黄斑水肿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达 89%,缺陷在于不能显示血管的异常和黄斑缺血。即使最新的 OCT 血管成像(OCTA)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且无需注射造影剂,提供的影像分辨率更高,却无法动态显示血管渗漏和渗漏的范围。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眼底病学组组长许迅教授表示:「目前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数量庞大,大约在 1.1 亿左右,其中大多数 DME 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与此同时,我国眼科医疗资源非常有限。」

因此,呼吁不断提升眼底病防治服务能力,以分级诊疗制度为基础,探索建立眼底疾病早期筛查、诊断、转诊与治疗的有效模式势在必行。

尤其需要关口前移,加强眼底疾病筛查工作,特别是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眼底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应设立眼底疾病标准检查包(视力、眼压、眼底照相及 OCT),将不可逆致盲的发生尽可能扼杀在摇篮之中,进一步降低对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压力。

光明可期:一款简单高效的 DME 初筛工具,人人可用

全新 DME 预测模型不依赖 OCT 和 FFA 检查,在非眼科科室(包括基层医院)即可进行,模型具体为

对于任意一名糖尿病患者,如果:

患有高血压加 2 分

糖尿病史 >8 年加 4 分

糖尿病史未知加 1 分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9% 加 3 分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加 2 分。

最高分为 11 分。预测 9 分或者 9 分以上的患者为 DME 高风险患者。此模型的阳性预测值达到 23%,阴性预测值达到 96%。

朱大龙教授进一步指出,希望未来在内分泌科临床实践中能验证并优化这个模型,造福更多患者。
对于 DME 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组长匡洪宇教授表示赞同:「现有的眼科医疗资源包括专业和医生都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当下的筛查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多样的方法,共同增加早期筛查的比率,有效提高在线患者早发现的机会。早诊早治可以使 90% 的糖尿病患者避免严重视力下降,意义非凡。
匡洪宇教授特别强调,DME 预测模型的发布,填补了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黄斑水肿筛查的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个模型十分简单、方便、实用、经济,能够帮助内分泌科医生快速筛查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高风险患者。如果得以推广,此预测模型将对我们的防黄(黄斑水肿)治盲工作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匡洪宇教授采访时说:「通过内分泌科与眼科的合作,早期和晚期的糖尿病患者都能得到很好管理与治疗,这对患者而言才是最好的。我想这也是中国内分泌科医生和眼科医生共同的认识。」
许迅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DME 是可以预防的「盲」,如果能够早筛查,进而尽早治疗,就能够保护好患者的视力。但如果病情进展到了晚期,将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治疗非常困难。
所以 DME 的「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重要,对像我国这种拥有众多患者的糖尿病大国而言,意义更为深远。
就目前的国情来说,许多 DME 患者无法尽早筛查,延误了治疗。「DME 预测模型」则提供了简单便捷的早期筛查方案,可以不依赖眼科医生和专业设备,也可以避免经受如荧光照影等方案的痛苦。
黄斑水肿高风险患者在基层医院内科、内分泌科就能够得到初步筛查,并被导流至眼科进行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检查,接受精准治疗。这样,内分泌科的 DME 患者就不会漏诊,同时也减少了眼科医生的无效劳动,让需求最迫切的患者尽早得到最好的治疗。
在十三五收官之际,该模型的发布势必将有助于提高 DME 筛查效率,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降至最低,进而减轻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疾病负担,节约医疗资源,对我国糖尿病进一步的整体防控具有战略意义。
希望糖尿病患者都不再发出「杀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感叹,也希望隐匿的视力「杀手」无处可藏!

参考文献

[1] 许迅,我国眼底病研究发展现状、进展和努力方向,中国眼科杂志,2018;50(11):801-803.
[2] Cheung GC, et al. Diabetic macular oedema: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Asian countries. Clin Exp Ophthalmol. 2018;46(1):75-86.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10 (4):241-247.
[4] 许迅, 卢一. 重视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诊治.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8;34(4):313-316.
[5] IDF. IDF Diabetes Atlas: 9th Edition. 2019.
[6] 吴永强, 惠延年. 血—视网膜屏障及其临床意义. 国外医学: 眼科学分册. 1992;1:18-23.
[7] 赵洋. 糖尿病黄斑水肿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医学综述. 2019;25(17):3463-3472.
[8]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 (2014 年). 中华眼科杂志, 2014;50(11):851-86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