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璇玑图》800多字却组成了7000多首诗,古人真的比现代人聪明吗?

一幅《璇玑图》,用800个字组成了7000多首诗(仅已读出),这种水平确实是今人难以企及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古人比现代人更聪明,只能说明与现代人的心浮气躁相比,古人确实更专注、更舍得下功夫。就好像曹雪芹花一辈子写了一部《红楼梦》,现在的小说家一年就能写十几本,但是水平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另外,《璇玑图》作者的才华和写作动机确实也无法复制。

再来具体说说《璇玑图》及其背后的动人故事,读完之后,你就会明白千古奇文的诞生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才得以实现的。

《回文类聚.序》有言,“自苏伯玉妻《盘中诗》为肇端,窦滔妻作《璇玑图》而大备。”《盘中诗》是否是史上第一首回文诗,尚有争议,但《璇玑图》是史上最牛的回文诗,这却是古今公认的事实。

《璇玑图》乃是前秦才女苏蕙所作,全文共841个字,排列成29×29纵横方阵,一共组成了至少7958首诗。(注:前秦是魏晋之后的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

那么,苏蕙是谁?她是在怎样一种情况下写出了回文诗的巅峰之作?《璇玑图》原文是哪841个字?如何排列得到了7958首诗?现在,我们就来揭晓答案。

(才女苏蕙)

苏蕙,字若兰,魏晋三大才女之一。据《晋书·列女传》记载, 苏蕙为始平(今陕西省武功县)人,父亲是陈留县令苏道质,她自幼聪颖过人,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再加上出身名门,姿容艳丽,还没满15岁提亲之人便络绎不绝,但苏蕙谁也看不上,最终嫁给了自己选中的如意郎君——秦州刺史窦滔。这一年,苏蕙16岁,正是花样年华。

这个窦滔确实是年少有为,一表人才,二人婚后也一直是琴瑟和鸣,伉俪情深。但是后来,窦滔因拒不服从军令被贬官到流沙(今新疆白龙滩沙漠一带)。临行之前,苏蕙与窦滔在阿育王寺北城门外挥泪告别,并山盟海誓,许诺永不改嫁,等待丈夫回来。

万万没想到,窦滔到达流沙之后,却因难耐寂寞另寻新欢,纳善于歌舞的赵阳台为妾。苏蕙得知此事后,自然是又气愤又难过,只恨把真心错付了负心汉。

(苏蕙,字若兰)

苏蕙21岁时,窦滔获令镇守襄阳,苏蕙因对丈夫纳妾一事不满拒绝一同前往,夫妻二人闹僵之后,窦滔便携妾氏赵阳台去赴任,留原配苏蕙一人在家。

窦滔走后,苏蕙悔不当初,漫漫长夜里,她独守空房,便把所有思念和哀怨都倾注在自己擅长的诗词歌赋上。日日写,夜夜写,天天写,月月写,竟然一口气写了几百上千首出来。

随后,苏蕙又花心思将这些诗进行了巧妙编排,再用五色丝线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绣下了句句回文的绝妙篇章,题曰《璇玑图》。

(苏州刺绣《璇玑图》)

苏蕙的《璇玑图》问世以后,很快名声大噪,但没有人能够完全读懂,更无法把所有隐藏其中的诗章全部找出。对此,苏蕙笑答,除了她和她的丈夫,没有人能够明白其中三味。

于是,苏蕙的家人特地将这副苏蕙亲手绣成的《璇玑图》星夜送至襄阳窦滔手中。窦滔读后,泪流满面,一方面感动于妻子的爱意,一方面又着实钦佩妻子的绝世才情,当即决定将妾氏赵阳台送回关中,同时派彩车隆重接原配苏蕙到襄阳。

就这样,苏蕙与窦滔重归于好,恩爱到白头。而那幅《璇玑图》则与他们的爱情故事一起,千百年来传为佳话,影响深远。到唐朝时,一代女皇武则天有感于苏蕙的才气和痴情,御笔为《璇玑图》撰写了序文。到宋朝时,与李清照齐名的大才女朱淑真又写了一篇《璇玑图记》,专门研究苏蕙的《璇玑图》。

综上,史上最牛回文诗《璇玑图》,竟然是才女为了赶走情敌写下的千古奇文。

(苏蕙《璇玑图》)

最后,我们再来具体看看《璇玑图》的读法和玄机之处。

首先强调一点,最初的《璇玑图》是840个字,方阵是空心的,以表苏蕙当时心空了。正中心的那个“心”字是后人加上去的,这才有了现在广泛流传的841字版本。

怎么读呢?这个问题就有点难回答了,因为几乎可以说怎么读都行,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无论怎么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

到底能读出多少首呢?那就看个人本事了,宋元年间有个叫起宗道的人,读出了3752首,明朝经史学家康万民则读出4206首,而到目前,已经统计出来的长诗短诗加在一起达到了7958 首,或许仍有遗漏。

我们看图读诗,笔者只从中列举最简单的几首,帮助大家理解即可。

(《璇玑图》全文图示)

有专门骂情敌赵阳台的四言诗:

谗佞奸凶,害我忠贞;

祸因所恃,滋极骄盈。

有借松柏自比,表达对丈夫忠贞不渝的五言诗,这一首正读倒读皆可:

寒岁识凋松,真物知终始。

颜衰改华容,仁贤别行士。

还有既表达了对“新人笑旧人哭”的幽怨不平,又表达了对丈夫纯情依旧的七言诗:

苏作兴感昭恨神,辜罪天离间旧新。

霜冰斋洁志清纯,望谁思想怀所亲!

另有更多更复杂的读法,留待大家去研究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