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训练|《骆驼祥子》相关知识考点
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以阅读为中心的考试形态已渐趋明显。
应试机制下的阅读行为主要关联在考场阅读层面,涉及阅读积累、阅读理解、阅读鉴赏3个层级,新课改后,阅读行为已经伸展为包括阅读与梳理、阅读与交流、阅读与表达、阅读与写作、阅读与研习等大范围的阅读网络。
这对同学们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都有很大要求,我们原有的阅读行为也需要升级。在此,小K准备了精选名著阅读习题,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平日中逐渐积累,决胜考场。
习题演练
1.(2019春·沙河口区期末)下列对《骆驼祥子》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虎妞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是一个有心计的女人,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B.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车为生。
C.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D.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2.(2016春·徐闻县期中)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题。
祥子呆呆的立在(茶馆)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时明时暗。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难受。
在他们身上,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他才又进到屋中。大家又说笑起来,他觉得发乱,会了茶钱,又走了出来,把车拉到电影园门外去等候曹先生。
天真冷。空中浮着些灰沙,风似乎是在上面疾走,星星看不甚真,只有那几个大的,在空中微颤。地上并没有风,可是四下里发着寒气,车辙上已有几条冻裂的长缝子,土色灰白,和冰一样凉,一样坚硬。祥子在电影园外立了一会儿,已经觉出冷来,可是不愿再回到茶馆去。他要静静的独自想一想。那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希望给打破--老者的车是自己的呀!自从他头一天拉车,他就决定买上自己的车,现在还是为这个志愿整天的苦奔;有了自己的车,他以为,就有了一切。哼,看看那个老头子!(节选自《骆驼祥子》)
(1)选段中“一老一少”是 (填人物);祥子“心中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难受”是因为 。
(2)语段中的老者当时处于怎样的困境?
(3)这一老一少出现使祥子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问祥子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案解析
1.【分析】《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答案】ABD.正确;
C.有误;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杨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所以祥子只做四天就不干了。
故选:C。
2.【分析】本题考查《骆驼祥子》选段赏析,涉及祥子人物形象分析。
(1)本段文字中的“一老一少”指的是拉车的老马和他的孙子小马,祥子之所以难过是因在他们身上,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老马和他孙子的悲惨遭遇把祥子的希望给打破了!
(2)选段中的老马处于极度落魄困窘的局面,天冷,拉不上座儿,饥寒交迫;儿子当兵去了,一去不回头;媳妇也跑了。
(3)祥子一直认为只要有了自己的车就能过上好日子,可是有车的老马同样穷困,把祥子的希望彻底打破了,此后的祥子开始变得消极起来。
【答案】(1)老马和小马,老马和他孙子的悲惨遭遇把祥子的希望给打破了(祥子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祥子在小马的身上看到自己的过去或祥子在小马的身上看到自己儿子的将来)。
(2)天冷,拉不上座儿,饥寒交迫;儿子当兵去了,一去不回头;媳妇也跑了。
(3)祥子来到北京城是想靠自己的劳力过上好日子,他以为只要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有车的老马和小马却过着悲惨的生活,这一切把祥子希望打破了,他对生活、对工作开始变得消极。
知识链接
01
关于作者
老舍
(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1899 年,老舍出生于老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一个满族贫民家庭,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他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的笔名。他幼年丧父,全靠母亲替人缝缝补补做勤杂工维持艰难生活,全家吃粗食,住危房,以至于老舍幼年早熟。母亲的勤劳和坚强,使老舍深受影响。
平民出身的老舍,从小接触的也都是下层平民,他们生活的林林总总,都是老舍的创作源泉。1924 年,他来到英国伦敦任教,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近半个世纪。老舍有文学语言大师的称号,其中包括三百多万字的小说,四十二部戏剧,约三百首旧体诗等。他的作品达 800 万字,多为悲剧,作品的语言以北京方言为主,风格幽默。
代表作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1951 年,北京市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02
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是老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于 1936 年写成。最初的创作诱因是来自朋友讲述的故事而得到的灵感。
车夫是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新职业,但是能够以丰满的形象立足于文坛,都有赖于老舍的功劳。
因为只有老舍才能创作出这样使人能身临其境的作品来,与他同时代的很多作家都不同侧面地写过人力车夫,但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表达对车夫的同情,并未深入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去体味车夫的人生。而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老舍在作品中展示给我们的,是那个流着黄白或者血水的,散发着恶臭的时代疮口。但它的魅力在于,尽管它恶臭难闻,令人目不忍睹,但还是让人们把它一览无余,因为它就是时代的产物。而且,为什么会有那种产物,现在有没有?将来会不会有?都是令人沉思的警世通言。
03
主题思想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这个人物形象揭露了当时腐败的社会制度对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空间的挤压,深刻而又含蓄地说明——社会制度才是劳动人民贫富强弱的根本原因。
祥子带着那个时代的农民所特有的质朴和固执,到了城里,他一心想买一辆自己的车,不屈不挠地抗争奋斗,可是却接连遇到战乱,敲诈,妻子和心上人的死,三起三落后,祥子彻底沉沦了。他开始鄙视劳作,吃喝嫖赌,出卖灵魂,堕落为城市里的垃圾。
祥子生活在 20 世纪 20 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他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是时代性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破产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沉沦,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对底层互害社会的揭露。
04
艺术价值
《骆驼祥子》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于整部作品没有过多的铺排渲染,也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更没有各种介绍、描绘、评论之类,而是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的喜怒哀乐通过叙述娓娓道来。但故事有头有尾,情节的展开前后呼应,既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又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作品主题更加明确、集中,显示了作者删繁就简的艺术功力。
老舍的社会环境描写最为突出,全篇大量的社会环境描写所直接体现的,就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但那些社会生活,都是被卷入人物的命运中的,而且事随人走,而不是人随事走。不仅如此,一些次要角色,如刘四爷、虎妞、曹先生、夏太太、老马祖孙以及孙侦探等等,也都围绕着祥子的命运而出现,都为祥子形象的塑造而服务。这种构思方法的优点是线索明了集中,不枝不蔓,而且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老舍的语言也是借鉴了说唱艺术,老舍的小说就是作家在讲述故事。《骆驼祥子》可以当作评书来讲的,语言都是从北京市民社会的口语中提炼出来的,但又保持了口语的“原味儿”,清脆快当,俏皮生动,漂亮活泼。就是在今天,北京人的口音也无不如此。精湛的语言艺术技巧,是老舍文学作品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老舍拥有“语言艺术大师”美誉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