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由成都和广州,再看明清战争与湖广填四川

最新:友谊之光——2019年·橡树·成都洛带·读书音乐聚会~花絮

钓鱼城大战,历史在此拐弯

太平洋战争,日本南方军的出击

西安事变八十三年:再说事变和平解决及日本对西安事变的影响

走出历史的负累——南京大屠杀八十二年祭

成都二仙桥的三线建设往事漫谈——宏大叙事后面的平淡感慨

孟良崮战役前说:鏖战涟水

争荣耀、自由人格,以余生砥砺同行——2020年元旦致辞

终战——精准袭杀苏莱曼尼的极限智能化战争后面的博弈

开战即终战——由精准刺杀苏莱曼尼漫谈智能化战争

初战即终战,苏莱曼尼垫底成就伊美一团和气的现实

苏莱曼尼让伊朗高端兄弟们学会认错——乌克兰客机事件略谈

切·格瓦拉,卡斯特罗兄弟书写辉煌事业的不朽的2B铅笔

明军的枪手对满清的骑士。

课本上那一场清帝国发起的侵吞、兼并明帝国的明清战争,如今再看,显然是一场既难写清楚,也难想清楚的战争。

从1616年后金建立,明金局部战争爆发,到两年后的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正式宣战明帝国,向明帝国关外领地全面进攻,最后再到1644年甲申事变,李闯入京,满清入关,中国全境陷入空前战乱。

一场空前诡异、暴虐、血腥战争引爆的惨烈的历史,就此延绵展开。

战乱延续到直到后来三藩之乱,直到清康熙22年……

1683年,降将施琅率清军攻占台湾,随着明宁靖王朱术权殉国,这场明清战争勉强划上最后的句号。

然而,战争结束后的后明清战争,清廷对这段历史的清肃,惨烈不亚于一场战争,中国随即进入了历史上罕见的、严酷的文字狱时代。

明清战争一直是清廷最为忌讳的主题。

因此,明清战争这段历史,为清廷御用文字们数百年往来绞杀、阉割,奄奄一息,几乎湮灭。

多年以后,满清王朝末期,辛亥革命前夜,明清战争往事由日本、朝鲜、东南亚传入中国,这些碎片化的历史在民间口碑相传,于是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总算是家喻户晓。

然而,明清战争之暴虐和血腥,到底给中国带来如何伤害,至今却再无准确、确凿的史据,使得后人唯有在蛛丝马迹间寻觅一些真实的往事……

历史藏匿于岁月,露出的蛛丝马迹,总是怵目惊心。

1694年,天下大定,传说中的康乾盛世拉开帷幕。

湖广填四川,其实当时迁徙四川的移民来自各地,远不止两湖两广。

然而,大幕拉开却露出了盛世马脚。

是年,碍于国内人口数量直线下滑和分布极不平衡,康熙帝颁《招民填川诏》,诏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地,向四川移民。

在经历李闯入川、张献忠入川两次战争后,四川又蒙受满清入川和三藩之乱,四川、陕南汉中等地,举目所望,一片萧条。

史书记载,虎迹狼蹄多于人迹,城市鞠为茂草,村尽变丛林

彼时,西南最著名的繁华大都市成都,经历浩劫,人口寥寥,整个城市已然变成了绿草萋萋,森林葱郁的荒芜平原。

清末《成都通览》回忆这段历史无限感慨:

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

——重庆、成都,以盛产美女闻名。

其中原因,便是源自湖广填四川运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因混杂、沉淀的结果。

不夸张地说,自秦汉垦荒开发四川,经历三国战乱,宋蒙战争等等浩劫已几乎已经被历史清洗干净。

之后,元明期间,四川民生在九死一生间,点滴生聚,恢复元气,不料,再次坠入明清战争的浩劫。

当时的川人,遭受战乱,几乎被杀绝了。

他们是被谁杀的,他们是被如何杀的?

张献忠屠川,是坊间最流行的说法。

此外,就是满清屠川。

然而,说起那段历史,张献忠、李自成、多尔衮、吴三桂和清康熙等人均有率部、调兵征伐四川的记载。

以张献忠入川兵力、时间计算,可能无法屠川导致四川人口锐减。

由此可见,唯有当时的英雄,屠川可能人人有份。

当初,记述明清鼎革这个大动荡时代背景下的四川往事,自然只能依靠清廷命官、官制史书修撰。

根本轮不到后来以湖广填四川而来的文人们去陈述,去发挥,去想象。

既然屠川人人有份,推出这位张献忠背着黑锅裸奔历史,原本情理之中的事情。

显而易见,官史也好,民间野史也罢,要他们去精准、翔实记载曾经被杀绝民众的四川的往事,全然没有可能。

明清鼎革的血迹斑斑的四川,就此成为历史的弃子。

四川在明清战争期间的遭遇,不是偶然的孤例。

1650年,满清顺治7年,南明永历4年,庚寅年,广州同样坠入明清战争无间道。

当年,满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这两位汉人王爷,率清军自年初围困广州,围城十月,毫不手软。

最后,他们花费重金借助荷兰雇佣军炮兵攻城,攻陷广州。

再1650年11月24日到12月5日的十二天,广州犹如成都一般,遭遇空前浩劫。

明帝国期间,作为中国向欧洲开放的港口城市,相比嘉定、扬州、成都、太原等等内陆城市而言,广州的遭遇自然被来自欧洲、中东的商户、游客们看在眼里。

由此,广州浩劫为很多欧洲人目睹、记录。

欧洲史家笔下的明清战争之暴虐,终究大白天下。

目前,有欧洲史家很多文著记述、研究广州这场长达十二天的大屠杀史。

明清战争最为暴虐、惨烈的,莫过于几乎每次战后伴随而来的屠城。

国内可查的,便有美国汉学家魏斐德在《洪业--清朝开国史》。

魏斐德在这个本书里详细描述了当时广州屠杀经过,记载当时广州城内屠杀、焚毁的凄惨景象:

遇难者如此之多,直至19世纪,仍可看见一座积结成块的骨灰堆

流浪的橡树的另外一个公众号。

一位意大利传教士目睹广州屠城,回到意大利在其著述记载:

除去攻城期间死掉的人以外,他们已经屠杀了十万人

当时,荷兰联合省东印度公司使臣由印度前往中国,在广州登陆后北上南京,正好在广州目击满清屠城。

使臣描述鞑靼全军入城之后,烧杀抢掠之外,全城妇女、儿童和老人哭声震天,广州全城顿时是一片凄惨景象

明朝末期劫难重重。

因为大量的欧洲人记载的广州庚寅浩劫文字,满清广州屠城成为明清战争史上记述最多、过程最清楚、最确凿的一次屠杀。

亲历广州庚寅浩劫的幸存者王鸣雷在《祭共冢文》长歌如哭:

北风牛溲,堆积髑髅。

或如宝塔,或如山邱

可能是明清战争进入尾期的原因,这次,清廷官方不再像以前发生在内陆的数以百次战后屠杀那般遮掩。

清廷自己也是很大方地记录广州屠城。

据记载,这次战争,满清大军斩兵民万余,继续追剿余众至海滨,溺死者无算

《广东通志》记载了清军在广州作战,杀七十万人

因为明末记录广州府十三县人口总人口为40万人,所以,关于清军一次性屠杀七十万人这一数字,《广东通志》对明清战争的记载一直被很多现代学者质疑。

——在明清鼎革历史考究上,往往一点破绽,就会被心有目的的专家们借以翻盘。

比如,当代清史专家李治亭对广州庚寅浩劫元凶尚可喜,既有媚词讴歌:

为发展和密切满汉民族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得出这个结论,李治亭便是借口清军在广州一次性屠杀七十万人为讹传。

明清战争非常吊诡的是,率清军战后屠城的将领,大多是汉将或降将。

然而,当年明帝国户籍是以每户实际纳税人和壮丁统计人口。

如是一家四世同堂100口人尚未分家,老弱妇孺都不在户口之内。

如此可见,被记载40万人广州府十三县人口,当年,何止百万?

入关作战之后,满清大军从华北到江南,由川陕而两湖,兵戈到处,无不无差别荼毒地方,玉石俱焚惨案比比皆是。

满清大军嗜杀风气弥漫之下,满清大军再是气势汹汹自黔桂、两湖、闽赣战略包抄而来,危机之下,各地平民百姓为躲避战祸,自然颠沛流离向南逃亡。

当年,由黔桂、两湖、闽赣逃亡岭南的逻辑上存在的民众数字,既不会为欧洲人知道,也并没有被满清方面统计在案。

当然,这一逻辑上肯定存在的人口数字,因为没有翔实记载,也只好随风飘逝。

往事确实随风飘逝,不过,广东各地至今残余由黔桂、两湖、闽赣传入的民俗,也是一份人文化石,见证着那段凄悲的历史。

不过,碍于时间久远,广州也好,成都也罢,就算是地道的本地朋友,说起明清战争相关本地的往事,可能知道者也是寥寥无几。

清帝逊位,五族共和,是满汉彻底融合的历史性标志事件。

历史一旦不为无法讨人喜欢,自然要被扫地出门。

如今,灯红酒绿,房价攀高,车水马龙, 纸醉金迷之下,再看广州、成都往事,其蓬头垢面的凄惨景象自然要被后人忘记。

然而,在那场英雄们大杀四方的明清战争的历史里,那些被英雄们相互博弈当做筹码的平民,被奠基在历史丰碑之下,又让人无法忘怀……

在军事、战略角度去看,由1619年的萨尔浒会战开始,那场由明帝国与满清帝国主演,蒙古人、李自成、张献忠、吴三桂等配角,再由日本人、朝鲜人、俄罗斯人、葡萄牙人、荷兰人全程陪跑龙套,大家联手上演的战争大剧,确实燃烧一个时代,轰轰烈烈……

可惜,激情之后,满地全然是民众骨殖灰烬……

长沙第一次会战:湮灭在乱坟山的川军抗战魂

高华,意味着一种新的思考

抗战前后,上海滩的密派界往事随谈

大明帝国启示录:就纯粹军事科技去看大明帝国的灭亡

大明帝国启示录:屯门之战与世界之窗

真实的潜伏:军统电台案始末(上)

新1军和税警总团的抗战八年

浴血河西:古浪峡突围记

用现代武器打一场冷兵器式的战争:回望两伊战争(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