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王爷多次装死,等到真的死了,后人多有猜疑
在清朝前期,宫廷为了争夺皇位发生了残酷斗争,最出名的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雍正继位之后,立下了秘密立储制度。他并不在明面上立太子,在表面上对所有的皇子一视同仁,而将储君的名字写在诏书中,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等到雍正驾崩的时候,只要让辅政大臣取出诏书,就知道下任皇帝是谁了。
不过,即使有这项制度,其实当时都知道,雍正之后的天子就是弘历。这不仅因为弘历才华出众,更是因为康熙当年就很喜欢他,据说传位给雍正的时候就已经嘱托一定要让弘历以后继位。
这几乎是当时官场上人所共知的秘密,所以作为弘历的兄弟们几乎已经死心。他们没有必要表现得那么出色,免得卷入斗争还免得日后被清算。其中,弘昼的表现最为特别,他行事荒唐,为所欲为,甚至为自己还经常装死来办丧事。
经常,弘昼让人将王府布置成灵堂,中间拜访棺材,棺材前面放着祭祀的桌子,旁边有人烧纸钱,有人不停的哭泣。然后,弘昼让人通知亲贵大臣参加丧礼。这些大臣听闻亲王过世,都很识趣的带着礼物而来。一般时候,弘昼都会躲在一旁边笑边吃,甚至有的时候,他玩心大起,会躲在棺材之中听一听外面的响动。
这种事情不止一次,而是经常发生,甚至不光在乾隆朝,而在雍正时期就有了。他自然不敢邀请父皇和乾隆,但雍正听说后,气得要死,几乎要提前归天,而乾隆听说后,也无可奈何,还随过礼。这令那些送了礼的官员却叫苦不迭,因为这一而再,再而三的荒唐举动,实在是太过于花费他们的钱财了。
中国人历来忌讳“死”字,然而弘昼却满不在乎,他对于这些并不看重,认为有生就有死,是不需要忌讳的,他曾经向亲信说:人无百年不死者,奚讳为?
不忌讳归不忌讳,那为什么弘昼要闹出这样的事情,来刷新别人对他智商下限的预计值呢?有人说是他贪财,但很可能是出于自污。清朝的王爷不好当,特别是与皇帝亲缘密切的亲王不好当。即使自己没有异心,难保没有人为了向皇帝邀功,故意乱嚼舌头,毕竟陷害他人是一个无本万利的事情。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受皇帝猜疑的人,都会很自觉的让自己的形象有所缺陷,这就叫做自污。比如当年王翦带着秦国绝大部分兵马出征时,就不断向皇帝邀功请赏,将自己打扮成一个没有见识,贪图小利的老头子。又比如萧何当上丞相之后,做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也是让刘邦放心,从而躲过了汉初功臣被杀的那一波悲剧。
至于说弘昼,他的用意也是非常明显,那就是让弘历放心。他以近乎白痴的表现,告诉皇帝、大臣和天下人:我没有野心,我只想做一名无忧无虑的王爷。他流传后世的诗不多,其中有首叫做《金樽吟》被称为“救命诗”就体现了这种大智若愚的智慧:
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效果怎么样呢?看起来是很好的,有一次在上朝的时候,他和军机大臣、一等功讷亲发生了一些争议,弘昼竟然在朝堂之上追着殴打讷亲。全程都在乾隆眼皮底下发生,但乾隆却没有说半句话,更没有惩罚弘昼,这事情之后,所有官员对弘昼非常畏惧。
到了乾隆三十五年,弘昼突然去世。由于他比乾隆还小,时年也不过五十八岁,很多人猜测是不是死于非命。但从当时的记录来看,乾隆在他去世的前几天还专门去他府上探望。虽然当时他正受处分,不过也只是罚俸而已,根本没有太严重的情节。因此,弘昼的死确实是自然死亡。
这次是弘昼最为隆重的丧礼,可是他自己却再也看不到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