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分10型用药--盛国荣
11.胃脘痛常用十方
盛国荣先生认为“百病皆生于气”,尤其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乃人身升降之枢纽,为仓廪之官,主纳食消谷,盖胃察冲和之气,稍有偏胜,每易成病,古人有“六腑以通为用”之说,治疗胃脘痛则以“通则不痛”而立论。盛国荣先生尝云:“通之之法……虚者补之,寒者温之,气陷者升之,气郁者舒之,火热者清之,湿阻者化之,食滞者导之,痰凝者开之,血瘀者行之,气逆者降之,皆通之之义也,倘然拘于泄下为通则差矣。”临症强调治疗胃脘痛必须掌握行气疏通之法,即使属于脾胃虚弱之胃脘痛,也须“补中寓疏”或“疏中寓补” 。
因此对理气药的选择独具匠心,处方喜用花类药以行气解郁,认为此类药别具芬芳之味,轻灵之性,和胃悦脾,常辨证选用川朴花、扁豆花、玫瑰花、旋覆花、红花、绿梅花、葛花等以治疗胃脘痛,每收卓效。
对于某些顽固性胃脘痛,则根据“久痛入络”选用虫类诸药,如全蝎、九香虫、地龙等品以通络止痛、搜风解痉。当然,临床上仍须辨证施治。
(1)胃痛效方一:党参、黄芪各15克,茯苓、山药各12克,白扁豆、莲子各10克,砂仁、陈皮各6克,凤凰衣、炙甘草各4克。
健脾补气,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健。症见胃脘隐隐作痛,得食或揉按则舒,纳食衰少,面色萎黄,形瘦口淡,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弱。
(2)胃痛效方二:川椒、川朴花、高良姜、吴茱萸各6克,干姜、甘草各4克,白芍、肉豆蔻、茯苓各10克。
温中理气,适用于寒凝中宫,气机不展。症见胃脘疼痛较剧,得热稍减,泛吐清水,喜食炙炖辛热之味,舌淡苔白滑,脉弦紧。
(3)胃痛效方三:党参、黄芪各45克,白术、茯苓、枳壳各15克,升麻、柴胡、砂仁各6克,石斛、白扁豆各10克。
补阳升气,适用于脾胃阳虚,升提无力致络脉松弛,胃腑维系失固。症见胃脘隐痛绵绵,其痛如坠,久立或劳累加剧,纳少无味,胀闷不消,体重肢困,怠惰嗜卧,舌淡苔少,脉细弱。
(4)胃痛效方四:百合30克,麦冬、玉竹、石斛、茯苓、白芍各10克,乌药、五味子各6克,甘草3克。
养阴益气,适用于脾胃气阴虚损,阴亏气燥。症见胃脘缓缓作痛,饥时尤甚,知饥而纳少,烦渴,便秘,舌红绛少苔,甚者光剥,脉细弦。
(5)胃痛效方五:柴胡、枳壳、绿萼梅各6克,玫瑰花、佛手、川楝子、生麦芽各10克,茯苓、丹参各12克。
舒肝畅气,适用于忧思恼怒,肝郁气滞,木失条达,横逆侮土,土失疏泄。症见胃脘痛每于情绪佛郁而发,伴攻痛连胁,嗳气频频,苔薄白,脉弦。
(6)胃痛效方六:吴茱萸3克,黄连、枳实、扁豆花、茯苓、马蹄金各10克,陈皮、大黄(后下)各6克。
泻火清气,适用于肝郁化火,犯胃伤脾,或素嗜辛辣之物而致胃火炽盛。症见胃脘痛剧,口干口苦,泛酸嘈杂,心烦易怒、多食易饥,食则痛甚,大便干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7)胃痛效方七:茯苓、薏苡仁、白术各15克,佩兰、陈皮、干姜各8克,葛花、枳壳各6克。
化湿调气,适用于湿邪盘踞中焦,脾胃之气阻滞不调。症见胃脘痞闷绵绵作痛,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嗳气便溏,肢软困乏,苔白厚或腻,脉濡缓。
(8)胃痛效方八:神曲、山楂各10克,槟榔、枳壳、陈皮、穞豆衣、莱菔子各10克,木香、大黄(后下)各6克。
消食导气,适用于饮食停积中土,中焦气机受阻。症见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呕吐酸腐,大便或溏或秘,苔腻,脉弦滑。
(9)胃痛效方九:陈皮、半夏、旋覆花、代赭石、香橼干、枇杷叶、茯苓、扁豆、瓦楞子。
祛痰顺气,适用于脾虚痰凝,气滞不顺。症见胃脘疼痛伴泛呕痰涎,纳少胀闷或不知饥饿,四肢乏力,头目眩晕,舌淡苔腻,脉细滑。
(10)胃痛效方十:生地炭30克,茜根、延胡索、蒲黄、赤芍、五灵脂各10克,甘草3克。
活血行气,适用于胃痛日久,屡治不愈,久痛入络,血瘀气滞。症见胃脘疼痛如针刺,痛处不移而拒按,食后尤剧,甚则见心下症积,触之坚硬,或见呕血便血,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弦涩或细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