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假的字帖, 皇帝、宰相争相收藏, 故宫博物院将其当成镇馆之宝
导读:1924年11月5日下午,在遭到多次恐吓威胁之后,退位12年的溥仪被迫搬出紫禁城。在溥仪的车队经过紫禁城北门神武门时,负责检查的警察在溥仪的行礼中,搜查出了大量古玩、字画,在请示了上级之后,这批珍贵的文物全部被当局扣押。在这批文物中,就有后来震惊天下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根据古物保管所所长徐森玉的回忆,当时紫禁城内的工作人员都已经下班,仓库的大门紧锁,这些国宝无处安放。徐森玉为了确保字帖的安全,特意花钱到街上买了一个宝箱柜,将《快雪时晴帖》放在里面,然后又安排警察站岗,寸步不离直到第二天,就这样,《快雪时晴帖》在神武门值班房度过一个古今罕见的夜晚。
纵观中国书法历史,名气最大、地位最高的非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莫属。除此之外,当属《快雪时晴帖》。此帖同样出自王羲之笔下,全帖只有区区28个字,但字字珠玑,被后人称赞为“二十八骊珠”。“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快雪时晴帖》问世之后,受到了世人的青睐,从一千过年前的唐朝开始,就是帝王将相收藏的目标。根据字帖上的提拔可知,唐朝初年字帖被丞相魏徵所有,后来传于褚遂良。宋朝时被铜山苏舜元、苏舜钦兄弟收藏,南宋时期,字帖被宋高宗藏于宫中,元灭宋之后,字帖被蒙古人据为己有。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最爱文玩字画,曾多次下旨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尤其喜爱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公元1746年,《快雪时晴帖》被乾隆皇帝得到,兴奋异常的乾隆立刻将它与王献之《中秋帖》、王洵《伯远帖》同贮于养心殿温室内,这个暖阁,就是天下闻名的“三希堂”,王氏一门的这三件墨宝从此也就被称之为“三希帖”。从那之后,《快雪时晴帖》变成了乾隆日夜把玩之物,他还在字帖上题写“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复题“神乎技矣”四个大字,表现出乾隆对王羲之字帖的顶礼膜拜。乾隆皇帝驾崩之后,字帖作为清朝的传国之宝,一直收藏在紫禁城中,才有了开篇溥仪想将它偷偷带出故宫的事。《快雪时晴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院中的镇馆之宝。
文物专家介绍说,虽然《快雪时晴帖》近千年来受到无数人的追捧,皇帝、宰相全部将它是为珍宝,乾隆称赞它是“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可事实上这件字帖确实赝品、假货。它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与《兰亭序》一样,都是唐朝的临摹版本。这一说法并不新鲜,从宋代开始就已有定论,很多古学典籍都曾记载它为唐代临摹版本。可即便如此,它的珍贵成度仍然无可取代,这件流传了1300多年的赝品,为我们撩开了王羲之的神秘面纱,它比《兰亭序》更接近王羲之的庐山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