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脱铐拳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金瓶梅》中也有登场,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曾与鲁智深、杨志等人聚义青州二龙山,三山聚义时归顺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坐第十四把交椅,为十大步军头领之一,上应天伤星,后受朝廷招安随宋江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被封为清忠祖师,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武松脱铐拳相传为明清时的武术家依据小说《水浒传》中“武松大闹飞云浦”的故事情节,并通过形象思维,模仿武松在披枷戴铐的情况下,运用武术的攻防技术,战胜敌人的形象而编创的拳术套路。这个套路里共有十六种手法,六种腿法,并运用肩、肘、胯多种技击方法。分为带铐、搏斗、磕铐、脱铐、取胜等七个层次,结构清晰,技法独特,突出肘法。
武松脱铐拳特点:
脱铐拳法以腿法为主,手法为辅,结构清晰,技法独特,突出实战,是一套带有情节的另具一格的拳术套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