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行22字,遥寄思念:王献之《中秋帖》传奇

01

勤勉练习 不负众望 

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子,被后世广为传颂的永和九年在兰亭的聚会,也曾有他的一抹身影。

此时的王献之才是个十岁的孩子,却有幸看到了自己父亲王羲之乘着醉意,带着明快畅达的心境,走笔如飞,写下了惊世之作《兰亭集序》。王献之自然是觉得骄傲的,但也从此更加勤勉地练习书法。

唐寅《兰亭雅集图》

起初王羲之并不是很重视自己这个幼子的书法教育,因为相比之下,王羲之更加偏爱才华横溢的二子凝之、以及潇洒不羁的五字徽之。

直到有一次,王羲之看到正在练字的王献之,突然玩心大起,想要戏弄一下年幼的小儿子,便突然从王献之的身后抓住王献之的笔。但让王羲之惊诧的是:他并没有拔动。这次的玩笑也让王羲之看到了小儿子的用心与坚韧,从此开始用心教导献之。

王献之《廿九日帖》硬黄纸 行楷书 2637×11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王献之果然不负所望,他的字越写越好,以致连大司马桓温都要请他去题写扇面,他的淡定也让世人刮目相看。就在给名震天下的桓温写扇面的时候,笔墨误落扇上,围观众人均大惊失色,王献之却不慌不忙地将墨迹改画成黑马母牛,画得十分美妙。

除了家传的书法技艺,王献之还着意学习学习东汉草书大师张芝等人的传世之作,广泛拜访当时健在的书法大家,仔细揣摩领悟。

从形式上看,他的草书既有父亲的风骨章法,也有自己的独创技法,比如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的“一笔书”,与其父的草书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他似乎放下了父亲写字时的拘谨情绪,更有充满自信的张力和忘乎外物的逸气,正如唐人的评价:逸气过父,如丹穴凤舞,清泉龙跃,倏忽变化,莫知所成,或蹴海移山,或翻波簸岳。

王羲之《洛神赋十三行》拓本 首都博物馆藏·

正是这种飞龙在天的变化,让王献之得以与其父并称“二王”,在书法史上留下自己的独特印记。

然而,为人淡定、写字飘逸的王献之,在一个中秋之夜,竟然也会黯然神伤,他给朋友写了一封信,满纸伤感。

02

 3行22字 遥寄思念 

一封遥寄思念的书信,已不知是寄给何人,米芾临摹下的《中秋帖》仅节选了3行22字:

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

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

王献之《中秋帖》卷(传)纸本草书 27×11.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从字面上已经很难还原书者的本意,大概意思是:中秋节已经过去了,但亲人还没有归来,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如果亲人間不能团聚,就算打了胜仗又有什么值得庆祝呢?还是等大军班师回朝再说吧!

在战乱频仍的南朝岁月,书法家王献之无比思念远方。他不知道自己亲友在军中是否平安,在月亮清辉之下是否也在思念江南的故乡?

《中秋帖》里的尚未归来的大军,从年代来看,应该指的是太和四年(369年)桓温的第三次北伐,这一年王献之已经25岁,正在谢安幕府担任长史,并未参与桓温北伐,却在密切关注这场战争。因为在这场战争事关国运,他的很多亲朋好友都已投身于此。

虽然此时已经传来前线的捷报,但依然不能让王献之在中秋之夜安睡:十万大军在黄河之北,天气渐冷,衣食难继,随时有被切断归路的风险。他只希望大军尽快归来,他将带着醇酒前往迎接。

果然,中秋节之后,前燕开始反击,以五千豫州兵断绝桓温粮道。桓温见战事不利,又因粮食将竭,更听闻前秦援兵将至,于是在九月焚毁船只,抛弃辎重,狼狈南逃。而从此,东晋再也没有恢复中原的希望。

这便是《中秋帖》的故事,我们似乎尚可看到那风度翩翩的王献之,对着明月思念亲友,心中担忧夜不能寐,提笔一气呵成写下这一传世的《中秋帖》,也写下了他的忧惧与坚韧。

03

寥寥数行 势不可止 

传为王献之的《中秋帖》,一笔而成,恣意挥洒,气势如龙,连绵飞舞,是东晋草书的巅峰之作,历来为世所重。

梁武帝萧衍称之为“绝众超群,无人可拟”。

唐太宗李世民赞叹“自晋唐以来从大令问津以迄于成者,代不乏人”。

卷前有乾隆签题“晋王献之中秋帖”,卷后有明代董其昌跋称:“大令此帖米老以为天下第一。”董其昌借米芾之口,盛赞《中秋帖》为天下书帖之首。

王献之的《中秋帖》虽然只有寥寥数行,却清晰的展现了王献之的强烈的个性和艺术创造性,他对于草书的连绵书写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笔画连绵、势不可止,这种书法风格发展到唐代就是张旭、怀素的狂草,成为书法风格中最为自由、奔放、浪漫的极致。

《中秋帖》以中锋为主,兼用侧锋,虽然连绵,但是高级的地方在于他不做一味的圆转,利用翻转用笔的动作形成丰富的笔画形状,从而显示出潇洒中带着个性的特征,可以用纵逸留美来形容这幅作品。

这是王献之书法的主要特征,也是《中秋帖》的地位所在。

04

国之重宝 失而复得 

乾隆皇帝喜欢书法,字写得也不错,尤其喜欢题字、题诗,可以说是至今留下墨迹最多的皇帝。

在他收藏的所有历代书法中,有三件是令他喜欢得可以不思茶饭的宝贝。这第一件就是书圣王羲之写的《快雪时晴帖》;第二件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写的《中秋帖》;第三件则是王羲之的侄子王珣写的《伯远帖》。

乾隆皇帝由于太喜欢这三件书帖,于是就在自己住的养心殿西暖阁专门隔出一间小屋,将它们收藏在这里,为的是可以随时欣赏、临摹。这间小屋就被乾隆皇帝命名为“三希堂”。

三希堂

清朝灭亡之后,王献之写的《中秋帖》流落民间,从此开始了它颠沛流离的岁月,屡屡有流失海外的风险,直到1950年才从香港辗转回到北京。

即使《中秋帖》可能并非献之原貌,也是最接近晋代风物的国之重宝,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然可以感受到王献之的风度与深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月光之下临摹《中秋帖》,酣畅淋漓,一往情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