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分的高考学渣到现在的万亿阿里扛把子,马云超强的煽动能力是如何练成的?
马云的助理陈伟写过一本书,里面提到马云特别喜欢YY,有一回和英语班的同学们喝茶,他就说起自己的梦想:
他们在现代城杭州招摇过市,其他人都是西装革履,而他一身白色稠衣,一副墨镜,头发锃亮,苍蝇停上去会摔断腿那种。边上两个女保镖,他左手一伸,一个保镖递上大饼,他咬上两口然后扔回去;右手一伸,一个保镖递上雪茄,他抽上几口,在女保镖手上拧灭雪茄,青烟冒气,女保镖面不改色。
英语班的人听完都惊呆了。
从阿里巴巴的口号“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到"西湖论剑”,再到前不久火的《风清扬》,作为互联网最会吹牛和鼓动人心的大佬,马云的鼓动能力也是出了名的。
那他的鼓动招术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我大概拆解为四种:
第一,制造代入感,引起共同话题。
第二,充分利用情绪的力量,大喜大悲大开大合之际,都是鼓动的好机会。
第三,学会讲故事,也要把自己活成故事,举手投足都要能被“贴标签”。
第四,懂得利用周边的一切去放大事件。
我们先具体来看第一种,如何向马云学习,制造代入感,引起共同话题。
上面提到了马云在和英语班同学喝茶时让大伙都惊呆了的YY。
创业的时候,马云又开始YY了。比如他会想象带着团队去巴黎过年,并给每个人都卖了一套别墅和一辆法拉利。
当初“十八罗汉”创业最艰难的时候,马云还组织大家一起“做梦”。有一年年底,没有年终奖却要加班。马云就把大家组织起来开会,说:“如果你们每个人都有500万年终奖,你们想怎么花?“
大家七嘴八舌地畅想起来,兴奋地YY了一个小时。马云突然打断说:“好,大家说的这些一定都会实现的,现在就先干活吧。”有人竟然回答说:“别呀,让我再说一会儿吧,我才花了300万。”
你看,马云非常了解对方需要什么,段位更高的地方在于,他还能够营造一个充满幻想的氛围,满足每个人的臆想,唤发他们的激情。
我的段位就没那么高了,但是可以用上些皮毛。
有段时间我去高校做演讲,最早编辑希望我像之前签售一样,讲自己的个人经历。但由于我没有暴得大名,讲了几次个人经历,反响都不是特别好。后来我就转换策略,学会了马云的这招:制造代入感。
讲课的时候我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毕业5年后你想过上怎样的生活?
根据大家的回答,我再告诉他们:从现在起,你该怎样去做,才能过上那样一种生活。
这个过程中会讲到,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怎么办?有孤独感怎么办?如何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等等。
加入这些问题后,我的演讲获得了很棒的回馈。互动环节,前排的人一个接一个提问,话筒都传不到后排去。
制造代入感,要旨就是,从对方角度考虑他需要什么,把自己想成他。
马云的第二招,就是充分利用情绪的力量。
马云和很多企业老板一样,带领团队初期,也遇到过团队想要解散的时刻,那么马云是如何让员工们消除抱怨重振士气的呢?
2000年,马云团队的十几个创始人就背着马云聚餐,席间开始倾倒满腹牢骚和委屈,这些人一直倾诉到深夜。
团队里有个大哥叫楼文胜,他挺有气魄,提议说:“光说没用,咱们应该把这些话都写出来送给马云,然后拍拍屁股就走。”
马云收到这篇类似造反的檄文后,立刻把18个人召集到一起,说:“既然你们有那么多牢骚和委屈,那你们今天就别回去了,把这些都说出来,想哭就哭,不说完不能走!”
于是那天,从晚上9点到凌晨5点,很多人就在现场争吵哭喊,情绪激动,痛哭失声。哭了这么一晚上,哭累了,心里的疙瘩也都消解了,工作也就重回正轨。
无论你是一个班干部,还是想要成为某个团队的管理者,哪怕是个群主,这种调动情绪的能力都是要有。
咪蒙和papi酱靠的就是这招,一个吐槽“贱人”“low逼”,一个吐槽身边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两人都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
我中学时的某任语文老师,就是由于声音高亢段子频出,加上一个招牌露牙龈的搞笑动作,使得全班同学在上他的课时格外认真、踊跃度也极高。
马云的第三招,是不仅能讲故事,还能活成故事,是出奇制胜的“贴标签”行为。
1982年,马云18岁,面临他的第一次高考。马云数学成绩不好,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报考北京大学。
但那年高考成绩出来后,马云的数学成绩确实破了纪录——只考了1分。
复读那年,经过艰苦努力,马云的数学成绩终于实现了1800%的迅猛增长——19分。
数学考1分竟然敢报北大,在当初旁人眼里恐怕也是神经病吧,但你不得不说,这个故事现在讲起来,居然镀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另外,马云能把“金庸迷弟”这个标签做到无人不知也是厉害。
他曾拜见金庸后回到杭州,在龙井山上喝茶时突发奇想:要不就在西湖边办场生日会,请几个朋友过来轻松下,再找来金庸,给大伙书上签名,做成IT界的“把酒论英雄”。
于是,2000年9月10日,马云就举办了第一场“西湖论剑”,金庸主持,张朝阳、丁磊等大佬也都来了。
马云“西湖论剑”的名气越来越大,到第五届,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来了,雅虎杨致远来了,到第六届,施瓦辛格、时任eBay的CEO 约翰·多纳霍也来了。
不得不说,能把自己的爱好变成商业基因,纳入商业体系,是个足够聪明的“标签化”举动。
这就好比于谦的“抽烟喝酒烫头”,王石的“爬珠穆朗玛峰玩帆船”,张朝阳的“登山瑜伽跑步”。
还有众所周知的,阿里入职员工都有花名,这些花名基本来自于武侠小说,比如马云叫做“风清扬”。而办公区取名也是同武侠风格,比如光明顶、桃花岛、达摩院、聚贤庄、侠客岛等。
杭州电视台曾经拍摄过一个街头情景测试。
一天晚上,杭州一路口井盖被一伙大汉撬起来偷走,经过的人多半不予理会。
这时一个小伙骑车路过,看了一会儿然后走开,又折返回来,大喊一声:“你们给我放下!”电视台的人等了一晚上,终于找到个见义勇为的。那时是93年左右,马大侠骑一28铁驴,甚是威武。
马云的传奇故事可谓数不胜数,比如在美国曾遭持枪绑架,脱逃后去赌,赢了600美金才回到国内;还有他与孙正义在厕所拿下融资的事,后来被证明融资是马云和孙正义几轮谈判后才慎重敲定的。
但这些故事是马云自己吹牛散播的,还是被舆论扭曲了事实,谁也不得而知。
这就类似明星对自己形象的包装和维护,普通人需要这种能力吗?是要有的。
个人品牌化的时代,每个人的收入、资源、圈层甚至受人尊敬的程度,都与个人品牌息息相关。
我大学时的一个辅导员,因为考上了中科院的博士,就辞掉了工作去专心读书。临走之前,他在各班的群里发了一篇文章,谈大学四年带我们的感受。
按理说,这样的文章应该写得娓娓动人、饱含深情。但他不,由于我们学校是在天津,他的标题写的是“天津的风真大”。
这个题目让我们同学记了好多年,逢人就说这个老师的奇葩故事,这个老师的名字就这么被传播开了。
但你仔细想,一个考上中科院博士的人,难道起不了高大上的题目吗?当然不,他是为了让自己的个人特征更明显,直白点说是,希望学生们都能记住他。
我们来看最后一点,就是利用周边的一切做放大镜之效。
在网上搜索,大概能出现多少条马云的经典语录?这些经典语录又有几条是马云说的呢?
但无论语录是正版还是盗版,马云“教父”“导师”的地位也已经确立。这些语录背后有没有阿里公关们的推动呢?我想恐怕是有的。
分析马云的演讲和报道,你能发现马云不仅能将故事“传奇化”,还能将自己“神化”。
马云说:“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后面还跟着一句:“要拿着显微镜才能找到。”马云类似这样的言论多如牛毛。
这种被惯称为吹牛逼的行为,让马云走上神坛,在媒体和舆论的追捧下,成了最遥不可及的互联网大佬。
在一些重要战役当中,马云放大事件的能力也格外凸显。比如在淘宝和eBay之战中,eBay占据90%的市场份额,硬生生被马云用舆论攻心,败于淘宝。那马云是怎么做的呢?
“人小梦想大”,他将淘宝直接对标强大的eBay,把自己定义为eBay的唯一竞争者。还反客为主,称“淘宝给eBay的最后通牒”。
淘宝最有趣的一点是,它在eBay的办公楼对面树立起自己的广告牌,放狠话说:“鲨鱼在长江里是打不过鳄鱼的。”
如果你拥有一个特点或优势,想要让它具备鼓动力,让更多人关注和喜欢,这在如今实现起来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