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的角度,反思诗歌
文/
作为后人,可以不知道唐高祖李渊,可以不知道重臣魏征,若不知道唐朝的李白,差不多要被别人看不起。床前明月光就连不识字的小朋友都知道。
后世的教育无意中把李白摆在无人不知的高度。这种通识教育到底有多少实用价值,至今没见有人反思。
翻看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朝的总结占了1/3,可里面怎么也找不到李白的名字和他的作品乃至只言片语。
同为诗人的杜甫却在该书中提到了一次。
能编历史的司马光毫无疑问写文章是一流高手,写诗也是顶尖高手,占有历史材料也比他人多的多。他不可能不知道李白的。
资治通鉴被称作帝王的教科书,可以看成是一部管理学巨著。是告诫管理者如何安身立命,好何定国安帮的。换个角度说,以李白为代表的思想对管理者而言没有可采纳的。
诗经作为诗歌的总源头,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可令人打脸的是,诗经在周朝只是礼乐制度的一部分,管理功能是其基本功能,文学教化是服务于礼乐制度的。
诗圣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从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宏伟的抱负。他的《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让人看到的是心系苍生,胸怀国事的杜甫。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种磅礴的胸怀和伟岸的志向。可反观诗人杜甫的一生,却发现这是一个倒霉透顶的家伙,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穷困潦倒。2次科举考试,都没考上。没法只好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揭,请客送礼等都试过了,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
杜甫的死和饥饿有着斩不断的联系,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一说是连续饿了5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炙(炙:烤肉)白酒招待他,难得狼吞虎咽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不良而死。
我们后人在杜甫塑造的思想里游来畅去,在他塑造的优美诗词中,体会生命的境界。但这种虚构的境界,到底有多少乌托邦成分? 我们在其中分不出真假。甚至连伪实都难以辨别。我们之于生活或者生活之于我们,时空的定位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