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 Asia 2020关键研究汇总!

// 前言:

/// 

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峰会(ESMO Asia 2020)虚拟大会于11月20-22日隆重召开,作为年度最后一场国际肿瘤盛会,众多经典研究的最新进展再次亮相,并带来了几项全新临床研究结果,彰显了亚洲肿瘤的发展盛况!

肺 癌

1. GEMSTONE-302研究:PFS/OS均获益,首个国产PDL1单抗舒格利单抗联合铂类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 III期研究数据公布

GEMSTONE-302研究旨在评估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在未经一线治疗的、IV期NSCLC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纳入480例初治IV期NSCLC(包含鳞状和非鳞状),2:1随机分为舒格利单抗+化疗(n=320)和安慰剂联合化疗组(n=160)。两组基线特征平衡。主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PFS。

结果显示:(1)截至2020年6月8日,479例患者(对照组一例患者)进入期中分析,数据显示,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为7.8月vs4.9月,风险比HR =0.5 (95% CI: 0.39, 0.64),p<0.0001;BICR评估的中位PFS为8.9月vs4.9月,风险比HR=0.54(95%CI:0.41,0.70), p<0.0001。显著延长患者的PFS,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

(2)亚组分析

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在鳞癌和非鳞癌患者、PD-L1表达≥1%和PD-L1表达<1%患者中均有获益:

鳞癌患者中,中位PFS分别为7.16月 vs 4.70月,HR=0.33;

非鳞癌患者中,中位PFS分别为8.57月 vs 5.16月,HR=0.66。

PD-L1表达≥1%患者,中位PFS 为8.90月 vs 4.90月,HR=0.42;

PD-L1表达<1%患者,中位PFS为6.97月 vs 4.93月,HR=0.66。

临床上预后较差的脑转移和肝转移患者中均观察到临床获益,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分别为10.1月 vs 4.5月和6.0月vs 3.9月。

(3)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安慰剂联合化疗组:61.4% vs 39.2%,p<0.0001,且疗效持续时间(DoR)相较安慰剂联合化疗组更持久:9.69月vs 3.68月;OS数据尚未成熟,但舒格利单抗联合组较安慰剂联合组已显现总生存获益(HR=0.66,p=0.0338),对照组化疗中位OS 14.75月,符合临床实际情况。

(4)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的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2. 奥希替尼再挑战2大新领域

作为EGFR靶向的王者,奥希替尼这次也带来一个全新的临床研究,FLAURA2研究。该研究是对比奥希替尼联合铂类/培美曲塞一线治疗EGFR突变患者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与奥希替尼联合贝伐单抗一起,共同开启了EGFR靶向联合治疗的探索。此次公布的是安全性结果,耐受性尚可,期待更高疗效数据的诞生。

除此,对于初步告捷的奥希替尼术后辅助的ADAURA研究中,此次奥希替尼公布了脑转移的治疗疗效。奥希替尼对比安慰剂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既往接受过或未接受过辅助化疗的可切除的ⅠB~ⅢA期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探索两组CNS DFS时间(至中枢复发/死亡时间)。结果显示,45例发生CNS DFS事件(奥希替尼:6例;安慰剂:39例;中位随访期22个月)。奥希替尼组12个月CNS复发率<1%,安慰剂组为7%。奥希替尼组的中位CNS DFS尚未达到,安慰剂组为48.2个月(HR=0.18,P<0.0001),下调了82%的中枢进展风险。为更早使用奥希替尼(术后辅助)增加了进一步的证据。

3. 真实世界研究:塞瑞替尼450mg随餐治疗脑转移肺癌患者,DCR93%

塞瑞替尼在完成了首个针对脑转移/脑膜转移的ALK临床研究ASCEND7研究后,填补了ALK靶向脑转移的数据空白。同时,基于ASCEND8研究,为中国患者带来了有别于既往750mg空腹的450mg随餐减量不减效的新用药方案。此次ESMO ASAIN,中国学者带来了塞瑞替尼450mg治疗脑转移ALK阳性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57例脑转移患者中,颅内有效率为73.7%,疾病控制率为93.0%。颅内的PFS为8.75月。在全身疗效上,整体有效率为87.7% ,疾病控制率为 98.2%,中位PFS为7.6个月。验证了塞瑞替尼减量疗法在脑转移有效的控制力。为ALK脑转移靶向治疗提供有力的循证和真实世界数据。

肝 胆

1. 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肝癌爆阳,国产版“A+T”方案诞生!

今年,罗氏的A+方案的FDA获批,为肝癌带来了靶免联合一线时代的到来,迅速成为了各大指南的一线优先推荐方案。此次ESMO ASAIN大会中,来自信达的国产版的“A+T”方案诞生!疗效不输进口方案。

研究ORIENT-32是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达攸同(贝伐珠单抗类似物)对比 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试验,是全球首个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的PD-1抑制剂联合治疗用于晚期以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癌为主要人群的一线治疗随机、开放、多中心III期研究。

研究共纳入571例不可手术或者转移且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HCC患者,按照2:1随机分配到信迪利单抗(200mg/q3w)+达攸同(15mg/kg)组和索拉非尼(400mg/bid)组。研究主要终点是OS和独立影像委员会即iRRC基于RECIST v1.1标准评估的PFS,次要终点包括基于RECIST v1.1标准评估的PFS、iRRC基于RECIST v1.1及HCC mRECIST标准评估的ORR。

(1)信迪利单抗+达攸同组的中位OS明显长于索拉非尼组(NE vs.10.4个月,HR 0.57,95%CI:0.43-0.75,P<0.0001)。信迪利单抗+达攸同降低了43%的死亡风险,1年OS 62.4% vs 48.5%。

与索拉非尼组相比,信迪利单抗+达攸同降低了43.5%的死亡或进展风险,信迪利单抗+达攸同组的中位PFS显著改善(4.5 vs 2.8个月,HR 0.57,95%CI:0.46-0.70,P<0.0001)。6个月OS率分别为43.6% vs 19.5%;9个月OS率分别为32.7% vs 11.6%。在所有相关亚组中,信迪利单抗+达攸同的OS和PFS都优于索拉非尼。

(2)在基线可评估肿瘤评估的患者中,iRRC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的ORR分别为:信迪利单抗+达攸同组20.5%,索拉非尼组4.1%;研究者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的ORR分别为19.6% vs 2.9%;iRRC根据mRECIST标准评估的ORR分别为24.3% vs 7.6%。

在至少接受一次药物剂量的患者中,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信迪利单抗+达攸同为88.7%(n=380),在索拉非尼组为93.5%(n=185)。3-4级TRAEs发生率分别为33.7%和35.7%。可以看出,与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相比,信迪利单抗联合达攸同一线治疗晚期肝癌在临床上的疗效显著提高,且联合治疗并未增加治疗相关毒性反应。

2. futibatinib用于FGFR2融合或重排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效果显著

不可逆FGFR抑制剂pemigatinib近期已被批准用于治疗FGFR2融合/重排的进展期/转移性胆管细胞癌患者。futibatinib是一种新型的高度选择性、强效不可逆共价结合的FGFR1-4小分子抑制剂。全球Ⅱ期FOENIX-CCA2研究(NCT02052778)旨在评估futibatinib对于具有FGFR2基因融合/重排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该研究纳入103例具有FGFR2融合/重排、不可切除/转移性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包括吉西他滨-顺铂在内的≥1线的系统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

所有患者接受口服futibatinib 20 mg,每日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无法耐受。研究主要终点为ORR,根据独立影像学委员会(ICR)和RECIST v1.1标准评估。次要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安全性和患者报告的结果(PROs)。还进行了ORR亚组分析(每个基线人口特征、基因融合伙伴,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分子改变,如TP53)。

该研究预设的中期分析报告了67例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的随访时间至少为6个月,其中,54%的患者为白人,24%为亚裔,55%的患者接受了≥2线的治疗,82%的患者有FGFR2基因融合的肿瘤,而在15例患者中有基因融合伙伴BICC1。

(1)ORR为37.3%,DCR为82.1%,中位DoR为8.3个月:在所有评估的亚组患者中均发生了客观缓解,并且在基线特征上一致,包括年龄、FGFR2融合伙伴(BICC1:33.3%)或存在另一种基因突变(TP53;16.7%)。值得注意的是,在年龄≥65岁的亚组患者中观察到的ORR为57.1%。

(2)futibatinib治疗的中位PFS为7.2个月。

(3)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包括高磷血症(81%的患者)、腹泻(37%)和口干(33%的患者)。27%的患者出现3级高磷血症。没有4/5级的TRAEs被报告。55%的患者采用了剂量中断的不良反应管理策略,51%的患者采用剂量减少,1例患者因病情恶化而停止了治疗。

总之,futibatinib在具有FGFR2融合/重排的难治性胆管细胞癌患者中可提供持久的客观缓解,包括各个治疗亚组。此外,不良事件可控,由专业人员评估的生活质量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不变。

3. 拓益大样本回顾性研究,三联方案创造晚期晚期肝癌疗效新高度

今年ESMO-ASIA会议上同样公布了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石明教授团队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结果,研究旨在评估HAIC+特瑞普利单抗+仑伐替尼三联方案对比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入选为e-poster,数据惊艳。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单独接受仑伐替尼(每天8 mg [≤60kg]或12mg [> 60kg]或仑伐替尼,特瑞普利单抗和HAIC治疗的患者,研究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

研究共纳入157名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三联治疗组显示更长的PFS(11.1 vs 5.1个月,p <0.001),更长的OS(未达到vs 11个月,p <0.001)。

三联治疗组有更高的DCR(RECIST或mRECIST:90.1%vs 72.1%,p = 0.005),更高的ORR(RECIST:59.2%vs 9.3%,p <0.001;mRECIST:67.6%vs 16.3%,p <0.001)。此外,三联治疗组中有14.1%的患者通过mRECIST标准获得了完全缓解。

三联治疗组比仑伐替尼组更常见的3/4级TRAE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8.5%vs 1.2%),血小板减少症(5.6%vs 0)和恶心(5.6%vs 0)。研究者们认为,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时,特瑞普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和HAIC三联方案与仑伐替尼单药方案相比可改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且毒性可接受。

乳腺癌

1. 免疫进驻腺癌新辅助领域

此次ESMO ASIAN,乳腺癌的免疫新辅助领域公布了两大研究更新结果。

(1)IMpassion031研究:阿替利珠单抗+化疗新辅助治疗TNBC的Ⅲ期研究

IMpassion031是评价阿替利珠单抗+化疗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Ⅲ期研究。阿替利珠单抗与安慰剂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0.6个月和19.8个月,ITT人群中阿替利珠单抗组pCR率提高16.5%(57.6% vs 41.1%),PD-L1阳性患者pCR率提高19.5%(68.8% vs 49.3%),EFS均未达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6%和15.6%。

(2)KEYNOTE-522亚洲亚组:帕博利珠单抗或安慰剂+化疗新辅助治疗后帕博利珠单抗或安慰剂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Ⅲ期研究

2019年ESMO大会已经报告了KEYNOTE-522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化疗新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pCR(64.8% vs 51.2%)。此次ESMO Asia大会进一步报道了亚洲人群的数据。截至2018年9月24日,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入组215例患者(帕博利珠单抗组136例)。中位随访13个月,帕博利珠单抗组和对照组的pCR率(ypT0/Tis ypN0;主要终点)分别为为59%和40%。ypT0 ypN0(51% vs 30%)和ypT0/Tis(61% vs 42%)等两种pCR定义的结果是一致的。在CPS≥10的患者中,其pCR率(ypT0/Tis-ypN0)分别为71%和63%,CPS<10患者则分别为51%和26%。

2. 化免联合一线治疗晚期乳癌结果更新

(1)IMpassion130:阿替利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乳癌,OS结果公布获阳!

IMpassion130是评价阿替利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A+nP)对比安慰剂+白蛋白紫杉醇(P+nP)治疗晚期TNBC的关键Ⅲ期研究,此前ASCO大会已报告过两次OS结果。此次ESMO Asia大会报告了最终OS结果。截至2020年4月14日,共有666/902(73.8%)死亡时间;中位随访时间为18.8个月。ITT人群中,A+nP组和P+nP组的中位OS分别为21.0个月和18.7个月(HR=0.87),3年OS率分别为28%和25%。PD-L1阳性亚组,中位OS分别为25.4个月和17.9个月(HR=0.67),3年OS率分别为36%和22%。

(2)KEYNOTE-355研究:帕博利珠单抗或安慰剂+化疗治疗一线治疗晚期乳癌Ⅲ期亚洲组结果

KEYNOTE-355是一项评估帕博利珠单抗+化疗一线治疗TNBC的随机、双盲的Ⅲ期研究。2020年ASCO大会报道结果显示,在CPS≥10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化疗取得了PFS的显著改善(9.7个月 vs 5.6个月)。本次ESMO Asia大会进一步报道了亚洲人群的数据。

截至2019年12月11日,纳入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的患者160例(帕博利珠单抗组11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5.7个月。在ITT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化疗可改善PFS(8.8 vs 6.7个月);随着PD-L1表达水平的增加,治疗效果提高。

声明: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本文版权归找药宝典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转载需获得找药宝典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找药宝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