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卷9:舌胎篇

 平人舌胎:

舌本宽厚红润,胎面呈荷花色。凡无此色的舌胎,中气不足。荷花色,粉白带红,有似腻非腻的一层。五脏六腑,皆系于舌本。故脏腑之气,皆现于舌。

舌的部位:

舌尖火,中属土,左属木,右属金,根属水。

舌尖鲜红,此心火不降,脉实者吉;脉虚者病重,重在中气虚不能降火也。脉实者,舌必痛;脉虚者则有种种衰败之病而不痛。老人舌尖红,用药错,多不利。脉虚之舌尖红,如食凉药,即生危险。危险在中气更伤,火更不能降也。

尖与中之间,如现水湿浮聚之形,主胸间有积水。

左有黄厚胎,主肝热之积,与胃之左部有积。

右有黄厚胎,主胆热之积,与胃之右部有积。

根部应常有厚腻,如不腻而是光胎,此肾气虚簿,体气单弱之人也。

舌左部肿硬,肝热;右部肿硬,肺胆热;全部肿硬,胃热。

伤寒舌胎:

病在荣卫时,舌无胎。

阴脏病时,荷花色变为猪腰浸在水中之淡灰色,虽有淡灰色,仍无胎。此淡灰色,里气阴寒之色也。

如淡灰色,而舌心有腻胎,此阴寒又兼湿滞也。

阳脏病时,舌胎现有黄燥色,此胃热之舌胎。再燥则转黑色,再燥则胎起断纹,黑上生刺,此胃中热燥至极之舌胎也。此种舌胎,便是大承气汤症。此黑色在舌中心与中心之两旁,若黄燥无黑胎,只可微下,用调胃承气汤,大黄、玄明粉、炙甘草,黄燥亦在舌之中心与中心之两边。若舌胎满黄而不燥者,此非胃热实症,乃湿热病。

凡外感病,数日不愈,必起胃热,即舌上生胎。表气不解,里气必郁之故也。

如系大承气汤证之胎,若不下之,胃热更甚,则津液烧干,舌必干缩而现虚象。实极反虚,最宜注意。由实转虚者,当下失下,手足濈然汗出、潮热、腹满痛等症渐渐消减,只余不大的潮热与拒按之一症。

大承气汤,阳盛脉实大,今则不现阳盛脉实,而成阳弱脉虚,舌胎缩小,伸不出来,黑胎缩成一小硬块。此时脉若沉部较多,可用调胃承气汤缓下之,若脉大重按虚少,便不可用承气汤,须用大黄兼理中汤,或加附子,方能下去拒按之点,而获愈也。舌既不能伸出,可用指探之。此黑胎粘在舌心,成一硬块,此等症使人难下判断,就只凭看拒按一点耳。阴寒里证,舌胎黑润而无胎,以干姜炙甘草温补中气即退,此种舌胎满黑而润,不似胃热实证之黑在中心,不似胃热实证之黑而干燥,内伤病误服寒药汤中,亦有此胎。

少阳胆经之大小柴胡汤证之舌胎,小柴胡汤证舌胎,白润而兼黄腻。大柴胡汤证舌胎,则润腻之中兼有干黄。

温病舌胎:

温病,病在荣卫无胎,入气分舌胎全白。如满铺干粉,此肺气大热之胎,必燥渴能饮。入血分无胎,舌全红或绛赤。有入肠胃者,则舌有干黄胎。入气分清气分之热,入血分清血分之热,入肠胃下肠胃之热。

暑病舌有少许黄胎,胆经相火之气停留胃中,故现少许黄胎,虽有黄胎,并无燥症证,只滞而仍虚之证耳。

湿病舌胎,有薄腻一层,湿润不燥,湿热病舌胎淡白,或厚腻,或干黄。湿热伤阴则淡白;湿热聚于胃中,则厚腻;湿热聚久津液灼伤,则干黄。

燥病舌胎,润而不燥,唯满布黄而腻之胎,亦润而不燥,燥乃敛结之气也。燥乃干燥敛结,燥寒燥热相兼,以证判之,如时病篇成都燥病,干姜、麦冬并用之证是也。

胃中燥热,黄胎在舌心两旁而成条形。如不成条形,满舌散见。此病不在胃,而在胸膈之间,须竹叶方能扫除。此胎多不黄而白润也。普通外感舌胎,或白或黄,腻而滋润,只是胃间小有滞气而已,无入胃腑病实之证也。

内伤舌胎:

无荷花色,而现淡灰色,此阳气不足,无论何病,皆属阳虚。如看不准,当参脉象与病证为断。如舌胎中前左右,有灰色、黑色、淡白色、淡黄色夹杂,而湿润,此中土大败之象。冬末春初,小儿发现此舌,先温补中土,俟夹杂之胎退去,乃按病治病。此种胎,中虚兼肾虚也。

凡舌胎黄腻湿润,去黄腻之药,必须兼温补中气。

凡诊病无论何病,须看舌胎。舌有厚黄胎少许,干燥者,有一部分胃热,方中须有兼清胃热、理胃滞之药,如槟榔、花粉之类。

舌心有黑腻一点如指大,极腻极密,紧贴舌本,拨之亦看不见肉,此有老瘀血,结在胃中,须用气血双补之药,加桃仁、红花、五灵脂、益母草通瘀。轻用多服乃愈。气血双补,八珍汤最佳,八珍丸更好。丸药服下,与胃中细毛缓缓摩擦,去瘀血之妙法。

舌之中心,有枣核大一块红色,此最坏之症。一些燥热药,补气药均用不得。用则真阴立竭多死。不死亦从此病重,无法挽回。此伤真阴之舌胎也,红而干者更危也。

又有病由外感,多日不愈,口苦,舌胎满布黄点,其点甚稀,胎润不燥,服党参、乌梅、麦冬而苦退黄退者。此胸隔有胆经木火之气,凝聚不降,胎之黄点,乃中虚之现象也。

虫病舌胎:

舌上有小黄圈,圈中有一点,此圈不止数个。病重者下唇内面有好些白点。此种舌胎,其脉必大小不定,忽燥忽急也。此舌胎的原理,不得详细的解释。大约土木二气不得之故。土气开窍于口,土气之中,发现木之动气,故有圆点之形,木之动气,乃虫为之。虫病秋冬多实,春夏多虚。秋冬阳内入故实,春夏阳外出故虚。

阴虚舌胎:

胎与舌本均淡白色,牙龈腮内满口肉色、唇内唇外之色、两眼角肉色,都一律淡白,满身肤色亦皆淡黄淡白,脉并不细数,有沉而博指有力之意。此种阴虚,须多日调养,方能转愈。脉沉搏指,是其证据。慎勿误认为阳虚,而服热药以加病。阴虚之胎,灰润不白。

舌胎光绛,阴虚血热;舌本圆而硬,与满舌无津液,或大而干,伸不出齿,亦阴虚血热。

舌胀满口,此中寒血热,干姜温中,蒲黄清热,即愈。共为末,擦舌上即消。如不知中寒,全用凉药,必生危险。阴虚舌胎,王孟英医案载的甚多。舌胎湿润,津液必多。舌胎干燥,津液必少。舌胎的“胎”字,有写作“苔”字者,胎乃底子之意,不可写作苔字。

舌本的本字,是整个肉质,胎乃面上一层,不可认为苔字。初学看舌胎,须兼脉证为断。脉证须兼舌胎为断。

舌胎代表整个内脏。阴阳调和、中气充足之人,舌胎必有荷花色。阴阳不调,中气不足,则现种种不足不调之象。多看舌胎,显而易见。

(0)

相关推荐

  • 卷四197,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抟,胃气生热,其阳则 绝.    注 脉浮而芤,浮为阳盛,芤为阴虚.阳盛则发热,阴虚     则汗出,二者相抟,则胃气生热愈盛,胃中津液立     亡.其阳则绝者,言阳 ...

  • 《证治准绳·杂病》重舌

    舌根肿胀为重舌,舌肿而不柔和者为木舌,风寒伤于心脾,令人憎寒壮热,齿浮舌肿痛,宜金沸草散漱口,吐一半,吃一半.治舌肿,黄药汤.或乱发烧灰,水调下.外用釜底煤研细醋调,敷舌上下,脱去更敷,能先决去血,竟 ...

  • 脾湿 胃火,一张方子同时化解,患者却说我...

    脾湿+胃火,一张方子同时化解,患者却说我满口胡言,明明水火不相容,又怎么会同时发作?没想到的是,这口胡言,解了数年痛苦. 说实话,我行医几十年,最怕碰到一种患者,不是病情复杂,而是他好像什么都知道,而 ...

  • 卷四182,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外出,胃中干燥,大便必硬,久则讝语,宜以小承气     汤主之,若一服利,讝语止,慎不可更服也.    集注 张璐曰:多汗讝语,下证急矣.以其人汗出既多,津     液外耗,故不宜大下.但当略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第十一卷:金匮方解 内伤呕吐下利

    导言 仲景先师著<伤寒杂病论>,为中医方药祖本.<金匮要略>,即杂病也.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为一整个病.因伤寒病的表里,是一整个的.荣卫为脏腑之表,脏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第十一卷:金匮方解 外感历节中风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四钱) 白芍(三钱) 麻黄(二钱) 防风(四钱) 生姜(五钱) 炙甘草(二钱) 白术(四钱) 知母(四钱) 附子(二钱) 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痛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第十一卷:金匮方解 妇人妊娠产后病及杂病

    桂枝茯苓丸 桂枝 茯苓 芍药(各三钱) 桃仁(二钱) 丹皮(二钱) 治妇人妊娠三月,血漏不止者. 妇人宿有症瘕之病,胎气渐大,与症瘕相碍,则血不止.桃仁.丹皮去症瘕,桂.芍调木,茯苓培土.癥瘕去则血流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主编:李洪渊老师 网络辅导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一.彭子益简介 彭子益(1871-1949),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出言诙谐辛辣,孤傲不驯,才学过人,识见超迈不与同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脉的原理 腕上动脉,能诊全身,此扁鹊脉法,非内经脉法,脉者,血中之气也,脉分寸关尺三部,正对腕后高骨为关脉,关上为寸脉,关下为尺脉,寸脉以诊胸上,尺脉以诊脐下,关脉以诊胸脐之间,左以诊左,右以诊右,尺 ...

  • 李可老中医弟子–李洪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前世今生

    李可老中医弟子–李洪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前世今生

  • 《伤寒论》的温病经文解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 ...

  • 中医的王道: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运用!

    本  期  导  读 何为王道?<书·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是指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服天下的方法.霸道则反之,是以威势,刑罚治理天下的方法.治国.治病有曲径相通之处. 为什么说圆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学习笔记1-2)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以明荣卫病.脏腑病与少阳经病之本体.中篇以尽其蕴.下篇以通其变.所谓本体者,荣卫主表,用汗法治病,脏腑主里,脏用温法,腑用下法治病,少阳经主半表半里,用和法治病是也.凡原文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