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等待
关于孩子,就像关于爱情,总能有说不完的话题。无论是朋友见面还是网上热点,孩子永远都可以成为焦点。
资讯不发达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还仅限于亲戚朋友和邻里街坊。像《哈佛女孩》这样的,终归是少数。
好么,到了今天,信息在指尖传递,「别人家的孩子」变得无处不在。
近的,小朋友班级群里老师每天都会表扬,哪个小朋友得了小红花,哪些小朋友考试又是全满分 A+了。
远的,就更不用说了,电视上、微信上,各个年龄段、各种才艺展示、各种大脑,总有一款让你自叹弗如。
受表扬的小朋友家长,当然是倍感欣慰。没被表扬的,虽然也没批评,但内心总还是要担心那么一下下的。
再看看那些优秀的,微信上传来传去的「别人家的孩子」,严重一点的,可能就会焦虑了。
所以,五岁孩子的简历一晒出来,瞬间成为舆论热点,原因就在于这种「比较的焦虑」无处不在。
当然,原因背后还有原因,说严重点,就是深藏于内心深处的阶级焦虑。
实话实说,我也焦虑。
焦虑的未必倒是自家孩子怎么不考满分,或者得没得小红花,更不是担心将来没出息。
我更多的担心是,一方面孩子要养成必要的学习习惯,成绩不好未必是笨,更有可能是习惯不好。
另外一方面,在对成绩普遍重视,且考核方式相对单一的情况下,有些差劲的老师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打击起来那是毫不留情,从来不顾及学生的颜面和自尊心。
当然,这样的是极少数,但碰上一个,足够毁掉一些内心不够强大、学习成绩又不够好的学生。
所以,既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还要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即便是万一面对打击,也要学会正视自己的问题,正确面对他人的评价。
更不用说,等到了高年级,特别是初中高中,不得不面对课本中那些漏洞百出的误导。
想当一个称职的奶爸奶妈,没点耐心、不做功课,还是不容易的。
不过,当个好父母,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这很难说。
有经济学家做过这方面的相关性分析,注意是相关性,并不一定完全是因果性。
在《魔鬼经济学》中,史蒂芬·列维特以一篇《怎样才算完美父母》为题,介绍了这样的研究。
文章介绍了美国的一项「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项目,这个项目跟踪调查了1000所学校的两万名学生,考察影响这些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
作者的结论是什么呢?这里简单引用一下:
高学历、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的父母所生育的子女往往能在学校取得优异成绩;但儿童是否去博物馆、是否被打、是否参加启智计划、是否经常听父母读书,或者是否经常坐在电视机前并无影响。
最后作者指出:
育儿专家的育儿之道似乎被严重高估了,但这并不是说父母毫无影响,显然,父母对育儿而言关系重大。难点在于,当多数人准备拾起育儿经的时候,为时已晚,因为真正重要的因素——身份、配偶、生活方式——早已注定。
简单来讲,那就是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本身就是什么样的人」。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研究有两个问题需要重新思考。
一方面,中小学的成绩对后来人生走向的影响,也是一个有相关性但未必是决定的。人生的分岔路口很多,可能性也很多,成绩重要,但唯成绩论也不足取。
成绩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不能当成了最终的目的。
另外一方面,和孩子一起玩耍,陪伴孩子成长,对我来说,本身就充满了未知和乐趣。幸福感的增加,足以抵消平日的操劳。
这个时候,陪伴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比如最近,我家小迈突然迷上了国际象棋,起因很简单,家里电脑唯一的一款游戏就是自带的国际象棋。
小家伙没事乱点一通,把这个游戏调了出来,很快就记住了路径,每次玩电脑,一定要乱点一通国际象棋。
他连最基本的走棋规则也不懂,就是乱点,但点的很开心。
几次之后,我问他感兴趣吗?回答,感兴趣。那要不要学?要学。
好,当即从网上找了入门教学视频,一长集,60分钟,我抱着他一气看完。
基本的走棋规则还真记得差不多,然后就每天拉着我下。学的倒也还快,幸亏我还有点中国象棋的底子,否则恐怕还未必能稳赢他。
更有意思的是,听了凯叔讲的诗词来了,对李白的豪放印象深刻。
额,主要是喝酒的豪迈。。。
然后,每次下棋,必定是摆好棋盘,跑去开瓶酸奶,给我倒满一杯,说:「来,爸爸,咱们先喝一杯美酒,然后接着下国际象棋。来,你先一饮而尽。」
我配合着说:「好,爸爸先一饮而尽。」然后要配音,「嗯。。。好酒啊。。。」
喝完,他再自己倒上一杯,然后这才开始下棋。
嗯,这成为了他的仪式。
周末去爬山,也不嫌麻烦不嫌重,坚持要带着象棋。
爬到山顶在一个视野开阔的小凉亭,硬是拉着我杀了两盘。
和孩子一起从零开始学国象,过程本身幸福感满满,至于将来能不能在这个方面有所成就,其实完全可以不用考虑。
在学习上,我的看法类似,考试是检验的手段,陪着孩子把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了,性格健全、人格健康。
至于将来的成就,人生充满了选择和试错,谁也说不准。
我们能做的,只有静静的陪伴,静静的等待吧。
2018年11月0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