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问题之便的旅行
我小时候比较宅,只愿意在家里自己玩儿,找些看不太懂的书翻。
老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觉得这很可能不准确。也能理解,经验归纳的东西,只求一个概率,遇到难移的,那就是印证了这句话,遇到容易移的,那就是肯定有某些难移的秉性没被看到,算是识人不明。
可我上了大学之后,忽然就觉得行万里路还是很有必要的。秉性就变了。那时候读一些李杜的诗。一千多年前啊,能用的交通工具也就只有驴了。可不管是老杜还是老李,真的是天南海北的四处都走过。那时候觉得要成为一个诗人(哪个文艺青年还没个诗人梦?),四处转转看来是必要的。
可一个穷学生,哪来的钱呢?总问家里要,也抹不开面子。那时候好像还没有穷游这个说法,就是想办法折腾,有事儿的时候四处跑就有理由了。
这个开会,那个论坛,参加各种本学科其他学科的活动。要求不高的,就报个名,交篇文章,毕竟也算是学习嘛,再依着学习的借口转悠转悠。这类还是极少数,交文章太难。
那时候最主要的由头是去自己读到的书的作者工作的学校拜访。最开始想着通过这些老师的博士生,起码把问题发过去,毕竟是读了他写的书。结果博士生们都把自己的老师当做充门面的独享资源,扭捏矫情一番,只有一次成功的经历。关于那次成功的经历,下面说。
总之,心疼银两,就得让每一趟行程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先尽量收集齐要拜访的老师的书来读,尽量理解书里面的思路,对不明白的地方,反复考虑,最后敲定几个要问的问题。然后就启程,穷游去。
我是后来才体会到,直接去见老师比通过他手底下的学生或者助教要容易的多。
通过他的学生呢,有些就是摆的架子巨大,禁忌很多,什么拍张的,签名的,不胜其烦,一路艰难审核完了,最后不能见的理由,不是开会就是出差。
助教更是狐假虎威的很,不是给你规定到底是十分钟还是十五分钟就必须出来,就是要先看看你要问的问题。
我不知道人要跟目标人产生联系是不是最多就需要五六个,反正是通过中间学生、助教去见老师,那排场我猜去见国家领导人也就那个难度了。
反而是你横下一条心,拿着问题去直接见老师,要容易很多。说明来意之后就能正常交流了,毕竟,又不是挖他们生活的狂热粉丝,就是千里迢迢来求教几个问题而已。
还有顺便转转,顺便。
因为流程繁琐,每次转的景点很少,转的学校倒是很多。后来别人跟我咨询报考学校,我还能说说学校环境。
工作后有了点收入了,反而不愿意四处跑了。想问问题,找找邮箱也比以前方便不少。说回那唯一一次成功的经过学生介绍的拜访。当时老师很忙,我拿出标记了问题的他的书,老师二话没说给我签了名,递给我之后说了句:多读书。
嗯,多读书。这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