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稚丨人在什么样的状态下适合阅读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与孩子一起炼爱》《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散文、随笔集。
阅读的目的是求知,求知并不只是“积累知识”,而是对自身,对世界的全面探索。阅读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写作文,也不是为了“让发展更有后劲”等等,它是一种生活方式,让人学会吸纳和审视,学会安静、从容、自主、智慧,阅读的孩子是美的,也是有力的。
阅读是心灵的营养之源,这个营养是多方面的,不只是知识。我们之所以捧起书本,最根本的原因是愉悦,是一种精神的满足,一切功利的阅读都是不能持久的,只有建立在自身需求基础上的阅读,才是真正有效的。
读书不能太功利。我的公众号叫“鲁稚的阳台”,现实生活中,阳台就是我的书房,它既开放又私密,与外面的空气离得最近,与家中的喧闹离得最远,它是家里最边缘的位置,我只有坐在这里才最心安。
其实,读书的人往往就处在边缘位置,只能旁观,不能介入,太想介入中心地位的人,是无法安心读书的,他对中心的观察和思考也往往会有问题。
阅读还往往发生在人生失意的时候。我发现,医院附近除了卖鲜花、水果、日用品的商店外,还必然会有书店,而且全都生意兴隆。
在医院这种环境里,阅读重新成为需要。人为什么非要生了病才会读书呢?因为生病才能闲下来。生病使你的欲望不得不节制,使你的生活不得不简单,你不得不慢下来,静下来。当许许多多的五光十色都被疾病所屏蔽,你被囚禁在一个单调的时空里,书这种东西,才重新显现它的价值。
生病也可以说是一种挫折,以往雄心勃勃的你,精力旺盛的你,战无不胜的你,突然发现自己也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无奈,而平时你所追求的那些东西,现在看来,又是那么的无用,没有意义。在生死面前,在疼痛面前,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样的。所以,病中的人会更多地回到自己内心,去体会生命,体会人生。这时候,就有了阅读的需要。阅读往往就是自我认识之路。
生一次病,往往能让人有一次蜕变。
医院是一个阅读的场所,说明我们终究还是需要阅读。人生能有一段生病的时光,倒也是一种福分。但为什么非要等到生病的时候呢?就像我们经常感叹,等我老了以后,要过怎样怎样的自在日子……可是,为什么非要等到老呢?
也许应该,从今天开始,阅读。
本文为原创,所获赞赏将全部转给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公号转载请与本阳台联系获得授权。